(2004)東民四終字第14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王存義,男,1964年1月12日生,漢族,東營市河口區新戶鄉小拓村農民,住該村。
委托代理人:肖春嶺,山東恒源盛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王明國,男,1967年2月28日生,漢族,東營市河口區新戶鄉永合村農民,住河口區新戶鄉市場。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徐衛民,男,1967年2月28日生,漢族,下崗職工,住山西省垣曲縣比子溝礦新建區。
上訴人王存義為與被上訴人王明國、徐衛民合伙糾紛一案,不服東營市河口區人民法院(2003)河民初字第1397號民事判決,提出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王存義及委托代理人肖春嶺,被上訴人王明國、徐衛民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2003年2月份,王明國、徐衛民與王存義合伙搞鹵蟲卵加工生意。三人口頭約定,掙錢平分,虧損平擔。王明國負責管錢和帳。徐衛民第一次投入31830元,第二次投入31430元,后王明國退還給徐衛民20000元,徐衛民的投資為43260元。三人從收貨到賣出共支出121102元,該批貨賣給大洋生物飼料有限公司,總計貨款 96341元,賠了24759元,三人平均每人虧損8253元。王存義代表合伙人在大洋生物飼料有限公司結算貨款71841元,結算后王存義付給徐衛民 10000元,余款在王存義手中,大洋生物飼料有限公司尚欠三合伙人貨款24500元,欠條在王存義手中。
2003年10月1日,三合伙人對投入金額和收益情況進行了結算,并由王明國記錄后三人共同簽名,徐衛民并在簽名時附加上了“以上情況明國、存義和我三人共同算出,我認可。”具體內容為:“總投入 121102元,賣出96341元,平均3人每人賠出8253元,其中徐衛民投入43260元去8253元還剩35007元,其余是我和王存義的 96341-35007=61334”。2003年10月9日,王明國、徐衛民為合伙收益的分成問題提起訴訟,要求王存義支付給王明國現金30667元,徐衛民現金25007元,并按銀行貸款利率計算利息,賠償經濟損失,承擔訴訟費用。
原審法院認為,原、被告之間訂立了口頭的合伙協議,合伙人應本著誠實信用的原則履約。合伙終止時,三人對合伙事務進行了結算,應按此書面結算內容分配。原告要求被告按所訂協議分配已得貨款,符合法律規定和個人合伙的基本要求,予以支持。原告要求被告將尚未得到的債權一并支付的主張,不予支持。原告要求按銀行貸款利率支付利息并賠償經濟損失的主張,因原告對利息的計算未提供起止時間,應從三人達成清算協議之次日起支付利息,原告要求其他經濟損失,因未提供有效證據,不予支持。王明國稱其與王存義的投資相同,均為38921元。王存義則稱其投資為93057元,王明國的投資已抽出,其不再有任何投資,王明國與王存義對他們的投資情況均未提供證據予以證實,對其主張不予支持。被告主張王明國沒有投資、投資數額與事實不符及清算協議有偽造的嫌疑,因其未提供有效證據加以證實,對其主張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第一百零八條、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一款第七項之規定,判決:一、王存義支付給王明國合伙應得款22501元及利息(自 2003年10月2日至判決執行之日止,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二、王存義支付給徐衛民合伙應得款16841元及利息(自2003年10月2日至判決執行之日止,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三、大洋生物飼料有限公司尚欠王明國、王存義、徐衛民的債權24500元,王明國、王存義、徐衛民均享有債權 8166元。以上一、二項判決內容于判決生效后10日內付清。案件受理費2180元、實支費872元,由王明國、徐衛民負擔1386元,王存義負擔 1666元。
王存義上訴稱,一、原判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原判認定銷售款96341元沒有證據。3人平均每人賠8253元,也無計算依據。徐衛民投入了43260元,其他二人各投入多少元,王明國有沒有投資,上述事實均未查清。原判認定證據一為有效證據不符合法律規定。上訴人曾經提供了算帳時的兩盤錄音帶,證明三人中只有徐衛民和上訴人有投資,王明國無投資,王存義投資93057元,王明國將賣給大洋公司的10萬元貨款私自占用,錄音帶足以證明以上事實。二、原判認定事實錯誤。原判在未認定三人投資相等的情況下,認定掙了錢平分、虧損平擔,缺少事實依據。原判既然認定王明國負責管錢管帳,又認定余款在王存義手中,相互矛盾。原審認定總投資12萬元,其中一人投資4萬多元,其它8萬元的投資來源,原判未查清。只有在三人投資相等的情況下才可平分,由于協議沒有確定算出三人的投資數額,而且又不相等,更沒有確定各人分配的數額,在此情況下平均分配貨款沒有法律規定。在審關于利息的認定也是錯誤的。三、原判適用法律錯誤。原判既然認定平分,卻判決二人的數額不等同是錯誤的。綜上,原判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適用法律錯誤,請求二審法院查清事實,撤銷原判,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王明國答辯稱,徐衛民投入43260元,王明國、王存義各投資38921元,與總投資相等。貨款96431元在協議上已經確認。大洋公司出具證據,說明王存義代表三合伙人收款。合伙共虧損24760元,人均8253元。
徐衛民答辯稱,同意王明國的答辯意見。投資時,我先出的錢,第一次是我全付的,第二次是在我的錢情況不夠的情況下他們二人拿出的錢,購了5萬元的貨。
經審理查明,二審查明的事實與一審認定的事實一致。
二審過程中,上訴人提交如下證據:證據1、徐衛民出具的欠條一張,證明徐衛民欠大洋公司1萬元現金,委托上訴人將該款已經還了;證據2、單據一宗,證明上訴人在經營合伙業務時花費租車費600元;證據 3、徐衛民書寫的證明一份,證明三人的合伙投資是119939元,與徐衛民稱的的所謂清算數額不一致;證據4、大洋公司出具的證明一份,證明上訴人與王明國賣給大洋公司的176000元貨款已由王明國收回使用。
被上訴人質證認為,證據1是徐衛民與大洋公司之間的關系,與本案無關。關于證據2,上訴人在清算時沒有提出來,是上訴人私自用車,被上訴人不予認可。證據3是徐衛民在清算之前寫的,后來在銷售時雙方當事人吃、住、行又支出了部分費用,最后清算是12萬余元。證據4是2002年王明國和王存義二人合伙時的證明,該帳早已結清,且與三人合伙無關。
本院認為,雙方當事人合伙經營的事實清楚。被上訴人一審中提供2003年10月1日的記錄條,從內容上看是一份合伙清算的記錄單,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在該記錄單上私自添加對上訴人不利的內容,證據不足,本院不予支持。根據上述記錄條,扣除雙方認可的徐衛民應得到的25007元,余款61334元應歸上訴人和王明國共同所有。根據雙方當事人在2003 年12月1日庭審筆錄中關于平均承擔責任、平均分配盈余的陳述,原判將該61334元判令上訴人與王明國平均享有是正確的。關于貨款的歸屬,上訴人在一審中明確承認貨款在其手中,因此,原判判令上訴人向兩被上訴人支付合伙分配款項是正確的。關于上訴人二審中提供的四份證據,證據1是徐衛民與大洋公司之間的關系,證據4是王明國和王存義二人之間的關系,均與本案涉及的三人合伙事宜無關。證據2和證據3均發生在2003年10月1日三方清算之前,不能對抗清算后形成的記錄條,故該四份證據均不能證實上訴人的主張。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180元,由上訴人王存義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宋子美
審 判 員 潘 霞
審 判 員 紀紅廣
二00四年二月十七日
書 記 員 周愛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判決書(一審自訴、反訴并案審理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適用普通程序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準許撤訴或者按撤訴處理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假釋用)
2020-10-14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準許調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解除監視居住執行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拘留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查詢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回執)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不提請抗訴決定書
2020-10-14糾正不當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意見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不立案決定書
2020-10-14刑事賠償確認書
2020-10-14刑事賠償復議申請書
2020-10-14×××看守所羈押期限屆滿通知書
2020-10-14罪犯保外就醫征求意見書
2020-10-14保外就醫保證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通知立案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解除扣押郵件、電報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