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上海星巴克咖啡館有限公司、上海星巴克咖啡館有限公司南京路分公司與星源公司(Starbucks Corporation)、上海統一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商標侵權及不正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0-10-14 · 303人看過

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2006)滬高民三(知)終字第32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上海星巴克咖啡館有限公司,住所地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路1881號。
法定代表人莊莉芝,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徐沖,北京市天為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孟霆,北京市力珉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上海星巴克咖啡館有限公司南京路分公司,住所地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黃浦區南京東路257號東側。
負責人莊莉芝。
委托代理人徐沖,北京市天為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孟霆,北京市力珉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星源公司(Starbucks Corporation),住所地美利堅合眾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南猶他大道2401號(2401 Utah Ave. South, Seattle, U.S.)。
法定代表人戴維·M·南道(David M. Landau),高級副總裁和副總顧問。
委托代理人楊軍、黃劍國,上海市華誠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上海統一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住所地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淮海中路937號金葉大樓第一、二層。
法定代表人林蒼生,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楊軍、黃劍國,上海市華誠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上海星巴克咖啡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星巴克)、上海星巴克咖啡館有限公司南京路分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星巴克分公司)因商標侵權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不服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04)滬二中民五(知)初字第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6年11月28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上海星巴克、上海星巴克分公司共同的委托代理人徐沖、孟霆,被上訴人星源公司、上海統一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統一星巴克)共同的委托代理人楊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經審理查明:
星源公司是一家在美國注冊成立的公司,以公司經營和特許經營方式在美國及世界范圍內從事咖啡零售業務,公司成立證明的簽發日期為1985年11月4日。
統一星巴克系一家中外合作企業,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準,于2000年3月2日成立。經營范圍為:咖啡、茶座(含飲料)、點心、冰淇淋、餐飲。
“STARBUCKS”文字標識于1985年11月26日在美國進行了商標注冊,核定使用商品為國際分類第 21類的咖啡壺、茶杯等。截至2003年3月11日,“STARBUCKS”文字標識還在第7、9、11、14、16、18、25、29、30、32、 42等類商品及服務類別上進行了商標注冊;“STARBUCKS”文字及圖形標識在第30、31、42類商品及服務類別上進行了商標注冊; “STARBUCKS COFFEE”文字及圖形標識在第7、9、11、14、16、18、21、25、28、29、30、32、35、42類商品及服務類別上進行了商標注冊。
此外,上述各類包含“STARBUCKS”文字標識的商標(以下簡稱“STARBUCKS”系列商標)還在英國、法國、德國、巴西、南非、澳大利亞、印度、日本以及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臺灣地區等12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注冊,類別包括國際分類第30、42類在內的20多個商品及服務類別。至本案受理時,“STARBUCKS”系列商標在世界各國和地區注冊總數已近1,400次,其中 “STARBUCKS”商標、“STARBUCKS COFFEE”文字及圖形商標分別約600次,“STARBUCKS”文字及圖形商標超過100次。
1997年9月28日,星源公司與星源美國品牌公司(STARBUCKS U.S. BRANDS CORPORATION)簽訂一份商標保護與許可協議,根據該協議及其修訂文件,星源美國品牌公司授予星源公司一項非獨占權利、許可和特權,星源公司據此有權使用和再許可他人在美國(但不包括夏威夷、美國的領地和屬地)使用星源美國品牌公司的包括商標和服務標志在內的各項財產。
根 據 星 源 公 司 會 計年度報告,星源公司1999年度在中國等13個國家擁有2,498家門店,公司凈收入16.8億美元,資產總計12.5億美元;2002年度,星源公司已擁有門店5,886家,遍布30個國家和地區,公司凈收入32.3億美元,資產總計22.9億美元。
根據因特網上及美國發行的權威刊物發布的信息,在2001年《商業周刊》全球最佳品牌龍虎榜中, “STARBUCKS”品牌名列第88位,品牌價值17.6億美元。在《財富》雜志所作的“美國最受推崇的公司”排名中,2001年、2002年 “Starbucks”在食品服務類公司中連年排名第1位;2002年,在“Fortune 1000”(美國1000家最大公司)排名中,列食品服務類第4位。2003年美國《品牌周刊》第25期所載美國超級品牌中,“STARBUCKS COFFEE”名列快餐超級品牌第8位。在中國商標轉讓網(www.dealbrand.com)(2004年5月9日登陸)設立的世界馳名商標欄目里,列有“美國星巴克”以及“STARBUCKS COFFEE”文字及圖形商標的圖案。
1999年10月,韓國知識產權局在對一起商標注冊異議申請的決定中認定,在該國注冊于第112類(飯店業)等9個商品及服務類別上的“STARBUCKS”商標作為外國商標在韓國構成馳名。
經中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核準,星源公司于1996年5月14日、6月28日將“STARBUCKS” 文字標識、“STARBUCKS”文字及圖形標識在第42類進行了商標注冊,注冊號分別為839975、851969,核定項目均為咖啡館、餐館。 1997年1月7日,星源公司又將“STARBUCKS”文字標識、“STARBUCKS”文字及圖形標識在第30類進行了商標注冊,注冊號分別為 926045、926050,核定使用商品均為咖啡、咖啡飲料、咖啡調味品、茶及茶葉代用品等。從1996年5月至2003年3月,星源公司還將 “STARBUCKS”文字標識、“STARBUCKS”文字及圖形標識、“STARBUCKS COFFEE”文字及圖形標識在其他多類商品及服務類別上進行了商標注冊。其中“STARBUCKS”商標的注冊類別為第7、9、11、14、16、 18、21、25、28、29、32類,“STARBUCKS”文字及圖形商標的注冊類別為第7、11、21、25、29類,“STARBUCKS COFFEE”文字及圖形商標的注冊類別為第30、42類等。
1999年2月1日,星源公司首次將“STARBUCKS”的中文譯文“星巴克”文字標識在中國臺灣地區注冊于第42類。2001年12月,臺灣地區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在一起商標異議的審定中認定“星巴克”商標為“著名標章”。在中國大陸,星源公司于1999年 12月28日將“星巴克”文字標識在第35類進行了商標注冊。此后,又分別于2000年2月21日、28日將“星巴克”文字標識在第42類(餐館、咖啡館、餐廳、快餐館等)、第30類(咖啡、咖啡飲料、加奶咖啡飲料、咖啡調味品及餅干、糕點、面包等)進行了商標注冊,注冊號分別為1367394、 1369000。此外,星源公司還將“星巴克”文字標識在第21、25、35類進行了商標注冊。至本案受理前,星源公司又將“星巴克”文字標識在香港特別行政區于第21、25、30類進行了商標注冊,在澳門特別行政區于第21、25、30、35、42類進行了商標注冊。


1999年1月,中國大陸范圍內的第一家星巴克連鎖店在北京開業。在此前后,星源公司為配合新店開業,通過印制廣告宣傳材料宣傳其商標及產品與服務,內容涉及咖啡制作方法、產品目錄、新店開業、星巴克品牌背景、服務質量等多個方面。在這些宣傳材料中,使用了 “STARBUCKS”、“STARBUCKS COFFEE”文字及圖形商標,同時使用了“星巴克”文字。截止2003年12月,除上海以外,星源公司在北京、廣州、深圳以特許經營方式開設的星巴克連鎖店達49家。
2000年3月23日,星源公司與其在美國設立的全資子公司STARBUCKS COFFEE INTERNATIONAL, INC(以下簡稱SBI公司)及統一星巴克三方共同簽訂一份商標許可協議。根據該商標許可協議,星源公司作為商標所有人準許SBI公司授予統一星巴克在中國上海市,為開發和經營STARBUCKS商店、從事核心業務和銷售核心產品使用相關商標的權利,許可使用的商標為星源公司注冊或未注冊的商標,其中包括屬于第42類的“STARBUCKS”、“STARBUCKS COFFEE”文字及圖形和“星巴克”商標。該協議的性質為普通使用許可合同。2002年8月,三方對上述協議進行了修訂,根據修訂后的協議附件的規定,統一星巴克可以使用星源公司在中國大陸分別注冊于第30類、第42類的“STARBUCKS”、“星巴克”和“STARBUCKS”文字及圖形商標。
統一星巴克成立后,陸續開設星巴克咖啡連鎖店以擴大經營,并在經營活動中使用“STARBUCKS”商標、 “STARBUCKS”文字及圖形商標和“星巴克”商標。截至2004年1月,統一星巴克已設立分支機構36家,其中上海市28家,杭州市4家,南京市2 家, 寧波市1家,昆山市1家。 根據統一星巴克的財務報告, 公司2000年度資產總計人民幣4,300余萬元, 營業收入約人民幣980萬元,凈利潤約人民幣-716萬元; 至2002年度,公司資產總計人民幣5,811萬余元,營業收入近人民幣1.06億元,凈利潤逾人民幣700萬元;2003年度,公司的營業收入仍呈持續增長趨勢。統一星巴克及其他關聯人通過委托發布廣告、贊助及其他合作方式,投入了大量的廣告費用,對“STARBUCKS”系列商標等進行了市場推廣宣傳。各類媒體對原告及上述商標作了大量的宣傳報道。
上海星巴克是一家經營飲料、西餐、零售堂飲酒的企業,1999年10月20日獲得企業名稱預先核準,2000年3月9日成立。2003年7月1日,上海星巴克經核準設立了上海星巴克分公司,其經營范圍為飲料、食品(不含熟食)、堂飲酒。
經兩原告的委托代理人申請,上海市黃浦區第一公證處于2003年10月29日對兩被告位于上海市虹橋路 1881號和南京東路257號東側各自的經營場所進行了保全證據公證,并于2003年11月19日出具了(2003)滬黃一證經字第7486號公證書; 2004年1月6日,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裁定準許兩原告的證據保全申請,并對兩被告采取了證據保全措施。
上述公證保全和法院證據保全取得的證據材料證明,兩被告在其經營場所及其經營活動中,實施了下列行為:
1.玻璃門、門面玻璃、屏風上使用印有“上海星巴克咖啡館有限公司”文字及三顆五角星的綠色圓形圖形標識;
2.燈箱、咖啡店名片上使用中間有咖啡杯圖案、周圍有“上海星巴克咖啡館”文字及兩顆五角星的綠色圓形圖形標識;
3.在玻璃窗、立牌、收銀條、定額發票、咖啡店個人名片上使用“上海星巴克咖啡館有限公司”文字標識;
4.在玻璃門、價目表封面、立牌、咖啡店名片上使用“星巴克咖啡館”文字標識;
5.在價目表中使用“星巴克特色咖啡Starbuck Coffee”文字標識;
6.在收銀條上使用“星巴克特色”文字標識。
原審法院認為:在中國大陸,星源公司是“STARBUCKS”等六個商標的注冊人,依法享有商標專用權,統一星巴克按約享有對上述商標的使用權。因此,星源公司、統一星巴克共同提起訴訟主張各自權利并無不當。
兩原告在2005年1月7日的庭前聽證中將其商標保護范圍擴大到注冊于第30類商品類別、第42類服務類別的 “STARBUCKS COFFEE”文字及圖形商標的主張,實質系增加訴訟請求。鑒于兩原告系在舉證期限屆滿后提出此項訴訟請求,而兩被告又不同意其增加訴訟請求,故對兩原告增加的訴訟請求不予受理。
根據兩原告要求確認“STARBUCKS”等六個商標為馳名商標的請求,為了解決兩原告“星巴克”商標與兩被告企業名稱之間的爭議,有必要對本案涉及的“星巴克”等相關商標是否構成馳名商標作出判斷。
在兩原告主張權利的商標中,“STARBUCKS”商標最先注冊,此后,形成了以其為核心的系列商標。 “STARBUCKS”文字及圖形商標、“STARBUCKS COFFEE”文字及圖形商標均包含“STARBUCKS”商標文字。自“STARBUCKS”商標1985年在美國注冊后,“STARBUCKS”系列商標在世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注冊于20多個商品及服務類別上。通過相關權利人的經營和宣傳,“STARBUCKS”系列商標在世界范圍內獲得良好聲譽?!癝TARBUCKS”商標在韓國還曾得到馳名商標保護。在中國大陸,“STARBUCKS”商標早在1996年就進行了注冊。
“STARBUCKS”商標與“星巴克”商標聯系十分密切?!靶前涂恕鄙虡耸恰癝TARBUCKS”商標文字的中文對譯,是“STARBUCKS”商標在華語地區的延伸。1999年2月,“星巴克”文字標識在中國臺灣地區進行了商標注冊,并曾被認定為“著名標章”。雖然星源公司在中國大陸注冊“星巴克”商標的時間略遲,但在1998年已提出注冊申請,并開始就“星巴克”文字標識進行宣傳使用。1999年12 月,第35類“星巴克”商標經核準注冊,此后星源公司又在第42類進行了商標注冊。
星源公司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后,以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為中心,通過特許經營方式發展經營,星巴克咖啡店連鎖規模快速擴張,銷售業績亦連年巨幅上升。商標權人及關聯人通過各類媒體、促銷和公益活動對“STARBUCKS”商標、“星巴克”商標等進行了長時間的廣泛宣傳,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由于“STARBUCKS”系列商標廣泛的國際知名度,以及在華語地區對“星巴克”商標的宣傳、使用, “STARBUCKS”、“星巴克”商標的知名度迅速擴大,已為中國大陸相關公眾所熟知。因此,基于上述事實,應當認定“STARBUCKS”商標(第 42類)、“星巴克”商標(第42類)為馳名商標。對這兩個馳名商標的認定,足以使兩原告的權利得到充分、有效的法律保護,因此對兩原告主張的其他四個商標是否構成馳名商標并無認定的必要,故對兩原告的相關確認請求不予支持。
星源公司對“星巴克”文字的使用在先。星源公司在中國臺灣地區注冊“星巴克”商標的時間為1999年2月1 日,而上海星巴克企業名稱預先核準的時間為1999年10月20日。從企業名稱和商標在中國大陸的登記、注冊時間看,“星巴克”商標最早于1999年12 月28日核準注冊,星源公司自核準注冊之日起取得商標專用權;上海星巴克成立于2000年3月9日,其企業名稱于1999年10月20日得到預先核準。但是,根據我國《企業名稱登記管理實施辦法》的有關規定,企業對其申請登記注冊的名稱自成立之日起享有名稱權。
上海星巴克將“星巴克”文字作為企業名稱中的字號進行登記具有主觀惡意。在上海星巴克登記其企業名稱之前, “STARBUCKS”、“星巴克”商標均已具有較高知名度。上海星巴克也是一家從事咖啡服務經營的企業,應當知曉同行業中具有高知名度的 “STARBUCKS”、“星巴克”商標。2003年8月1日《解放日報》曾報道,上海星巴克總經理茆先生在接受該報采訪時承認,因覺得美國星巴克公司開了4,000多家店、“星巴克”牌子好,為此在上海對“星巴克”進行了搶注??梢?,被告登記其企業名稱前已知曉“STARBUCKS”或“星巴克”商標。然而,在庭審中,上海星巴克對其企業名稱的注冊卻作了另外的解釋:該公司董事長莊莉芝觀看了影片《獅子王》后,非常喜愛影片中的主人公辛巴,并對辛巴坐在繁星密布的夜空下的景象印象深刻,就此萌生創意,遂將“辛巴”改為“星巴”,兼之考慮到做生意要克制對手,故加“克”字組合成“星巴克”文字。被告的創意解釋顯然十分牽強,難以令人相信被告對“星巴克”文字的使用只是出于創意上的巧合,同時也與其先前自認“搶注”的陳述產生矛盾,故應認定上海星巴克將“星巴克”文字作為企業名稱中的字號進行登記具有主觀惡意。
因此,無論是“星巴克”文字的使用還是相關權利的取得,星源公司均早于上海星巴克。上海星巴克明知其對“星巴克”文字不享有合法民事權益,卻將與星源公司“星巴克”商標相同的“星巴克”文字作為企業名稱中的字號進行登記,并在其分支機構上海星巴克分公司的企業名稱中使用,該行為屬于我國商標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規定的“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行為,違背了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侵犯了星源公司“STARBUCKS”、“星巴克”馳名商標(均為第42類)專用權。
經營者在市場交易中,應當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遵守公認的商業道德。被告系經營咖啡館,提供咖啡服務經營的企業,與原告存在同業競爭關系。上海星巴克登記的“星巴克”字號是其企業名稱中的核心部分,與星源公司享有并許可統一星巴克使用的“星巴克”商標在文字上完全相同,其登記行為具有明顯惡意,并已造成相關公眾對商標注冊人與企業名稱所有人的誤認或者誤解,這既包括對服務來源的混淆,也包括對原、被告之間具有關聯關系的混淆,構成對星源公司的不正當競爭。上海星巴克依法應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民事責任。
兩被告在其經營活動中使用了以下各類標識:1.“上海星巴克咖啡館有限公司”文字及三顆五角星的綠色圓形圖形標識;2.“上海星巴克咖啡館有限公司”文字標識;3.“上海星巴克咖啡館”文字及兩顆五角星的綠色圓形圖形標識;4.“星巴克咖啡館”文字標識;5. “星巴克特色咖啡Starbuck Coffee”文字標識;6.“星巴克特色”文字標識。?
上述六類標識中均有“星巴克”文字,兩被告或將該文字作為字號包含于上海星巴克企業名稱或企業名稱簡稱中使用,或與商品通用名稱等結合使用。由于上海星巴克將“星巴克”文字作為企業名稱中的字號進行登記構成商標侵權,因此兩被告在其經營活動中使用各類含有“星巴克”字號的標識同樣不具有合法根據。
經將兩被告標識5中的“Starbuck”文字與兩原告“STARBUCKS”商標的文字比較, “Starbuck”字母組合少一個字母“s”,大小寫方式上也有區別。兩者在其他字母的排列上則完全一致,讀音也十分近似。由于“Starbuck”屬于標識5的核心部分,考慮到兩原告“STARBUCKS”商標的顯著性和知名度因素,應認定包含“Starbuck”英文文字的標識5構成對 “STARBUCKS”商標的近似。
經將兩被告標識3(原、被告稱為“咖啡杯圖案”)與“STARBUCKS”文字及圖形商標(原、被告稱為“美人魚商標”)進行比較,兩者相同的部分是:兩個標識均有兩個圓環,大圓環套小圓環;兩個標識均以綠色為基本色調;兩標識均有兩只五角星,并都對稱處于兩環之間的中間部位。兩者不同的部分是:兩原告商標標識中,內環中為美人魚圖案,兩被告標識的內環中則為咖啡杯圖案;兩原告商標標識中,兩環之間的上部排列有 “STARBUCKS”文字,下部為空白,而兩被告標識在相同部位則是“上海星巴克”文字,下部為“咖啡館”文字。各要素組合后,整體結構亦相類似。經隔離觀察,同時考慮“STARBUCKS”文字及圖形商標的顯著性和知名度因素,應認定兩被告標識3構成對“STARBUCKS”文字及圖形商標的近似。
由于上海星巴克和上海星巴克分公司在其經營活動中使用含有與星源公司“星巴克”商標相同文字的各類標識,并使用與星源公司“STARBUCKS”商標、“STARBUCKS”文字及圖形商標近似的標識,故共同侵犯了星源公司享有的“STARBUCKS”、“星巴克”馳名商標(均為第42類)專用權、“STARBUCKS”商標、“星巴克”商標(均為第30類)專用權和“STARBUCKS”文字及圖形商標(第 30、42類)專用權,以及統一星巴克的商標使用權,兩被告的行為同時構成對兩原告的不正當競爭。上海星巴克和上海星巴克分公司依法應共同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
由于兩被告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和兩原告因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均難以確定,故應依法酌情確定賠償數額。本案中兩被告實施了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行為,兩種侵權行為中有部分行為競合。對于競合部分,不能重復計算侵權損害賠償額。在確定賠償數額時,將考慮兩被告侵權行為的性質、期間、后果,兩原告商標的知名度和聲譽,兩原告為制止侵權行為的合理開支等因素綜合確定。
為在合理范圍內消除兩被告的侵權行為給兩原告造成的影響,兩被告應在《新民晚報》上刊登聲明,就其實施的侵權行為向兩原告賠禮道歉、消除影響。對兩原告要求兩被告在兩家報刊上刊登聲明的請求不予支持。兩原告要求沒收和銷毀兩被告現有的侵權物品的訴訟請求,因不屬于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故應另行處理。
綜上所述,上海星巴克將與星源公司“星巴克”馳名商標相同的“星巴克”文字作為企業名稱中的字號進行登記,并在其分支機構上海星巴克分公司的企業名稱中使用的行為,侵犯了星源公司享有的“STARBUCKS”、“星巴克”馳名商標(均為第42類)專用權,同時構成對星源公司的不正當競爭;兩被告在經營活動中使用含有與星源公司“星巴克”商標相同的“星巴克”文字的各類標識,以及使用與星源公司 “STARBUCKS”商標、“STARBUCKS”文字及圖形商標近似的標識,侵犯了星源公司享有的“STARBUCKS”、“星巴克”馳名商標(均為第42類)專用權,“STARBUCKS”商標、“星巴克”商標(均為第30類)專用權和“STARBUCKS”文字及圖形商標(第30、42類)專用權以及統一星巴克的商標使用權,同時構成對兩原告的不正當競爭。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條、第一百一十八條、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一款第(一)、(七)、(九)、(十)項、第二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十四條、第五十二條第(五)項、第五十六條第一、二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第一、二款、第二十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二條第一、二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十一條、第三十四條第三款、第三十八條第二款之規定,判決:一、被告上海星巴克、上海星巴克分公司停止侵犯原告星源公司享有的 “STARBUCKS”、“星巴克”馳名商標(均為第42類)專用權;停止侵犯原告星源公司享有的“STARBUCKS”商標、“星巴克”商標和 “STARBUCKS”文字及圖形商標專用權;停止侵犯原告統一星巴克商標使用權。二、被告上海星巴克、上海星巴克分公司停止對原告星源公司、統一星巴克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三、被告上海星巴克、上海星巴克分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變更企業名稱,變更后的企業名稱中不得包含“星巴克”文字。四、被告上海星巴克、上海星巴克分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共同賠償原告星源公司、統一星巴克經濟損失人民幣500,000元。五、被告上海星巴克、上海星巴克分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在《新民晚報》上刊登聲明,向原告星源公司、統一星巴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內容需經本院審核)。六、對原告星源公司、統一星巴克的其余訴訟請求不予支持。本 案 案 件 受 理 費 人 民幣15,310元,由原告星源公司、統一星巴克負擔人民幣4,044元, 由被告上海星巴克、 上海星巴克分公司負擔人民幣11,266元; 財產保全申請費人民幣5,820元,由原告星源公司、 統一星巴克負擔人民幣1,537元, 由被告上海星巴克、 上海星巴克分公司負擔人民幣4,283元。
上海星巴克、上海星巴克分公司不服一審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請求撤銷原判,駁回對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其上訴的主要理由是:一、原審判決審理程序不公。第一,原審法院一再延長兩原告的舉證期限,至兩原告起訴后一年多的2005年3月25日,原審法院仍在接受兩原告提供的證據。在兩原告提供大量證據的情況下,原審法院沒有給予兩被告相應的閱看對方證據及提供反駁證據的時間;第二,原審法院接受了兩原告提供的證據,但對兩被告提供的紙杯、回憶隨身杯、餐巾紙等實物證據卻不予授受。二、原審判決在認定兩原告提供的境外證據方面存在明顯不公和錯誤。第一,兩原告提供的許多境外證據并未在證據的形成地進行公證、認證,而原審法院卻對這些證據予以采信;第二,兩原告提供的境外證據與公證、認證機關的證明文件分開放置,因此這些境外證據的真實性不能確定,而原審法院卻對這些證據予以采信。三、原審判決認定“星巴克”中文商標是馳名商標顯屬錯誤。第一,原審判決沒有查明“星巴克”商標(第42類)的馳名情況;第二,原審判決書遺漏兩被告提供的2000年10月26日、2000年8月15日的《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備案通知書》。 2000年10月26日的《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備案通知書》表明,案外人北京美大咖啡有限公司,即經營國內首家連鎖店的北京公司于2000年2月21日才取得“星巴克”商標的許可使用權,也表明在此之前,“星巴克”商標在國內沒有被使用過。由于原審判決書故意遺漏該證據,導致原審判決錯誤認定“星巴克”商標在國內最早使用的時間;第三,未被原審判決確認為馳名商標的“STARBUCKS”商標(第30類)、“STARBUCKS”文字及圖形商標(第30類、 42類)遠比“星巴克”商標(第42類)更馳名。四、原審判決認定被告上海星巴克存在惡意,缺乏依據。五、原審判決認定兩被告的商標與 “STARBUCKS”文字及圖形商標近似,沒有依據。六、原審判決根據兩原告提供的律師代理費、公證認證費及翻譯費所確定的50萬元的賠償額明顯錯誤。七、上海星巴克的企業名稱一經工商部門預先核準,其就對該名稱享有合法權利,而且上海星巴克的企業名稱是在先取得的合法權利。八、原審判決顯失公平,偏袒國際大企業。
被上訴人星源公司、統一星巴克辯稱,原審判決審理程序公正,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當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程序中各方當事人均未向本院提供新的證據材料。
經審理查明,原審判決認定事實屬實。
本院認為:
認定商標是否馳名是對與商標有關的事實進行法律評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二條第一款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商標糾紛案件中,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和案件的具體情況,可以對涉及的注冊商標是否馳名依法作出認定?!币虼?,對當事人提出的系爭注冊商標已構成馳名商標的主張,法院可以根據該主張與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及案件事實與理由的關系,決定是否對該主張作出認定。本案中,兩被上訴人請求法院確認其主張的六個系爭注冊商標為馳名商標,因此法院可以結合案件的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對兩被上訴人主張的六個系爭注冊商標是否構成馳名商標作出認定。
原審法院根據“STARBUCKS”、“星巴克”商標注冊的時間和地理范圍、兩注冊商標持續使用的時間、兩注冊商標的廣告宣傳情況、兩注冊商標的知名度和聲譽等因素,認定“STARBUCKS”商標(第42類)、“星巴克”商標(第42類)為馳名商標。同時,原審法院認為,對以上兩個馳名商標的認定,足以為兩原告的權利提供充分、有效的法律保護,因此沒有必要對兩原告主張的其他四個注冊商標是否馳名作出認定??梢?,原審法院關于本案馳名商標的認定具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應予維持。
上訴人上海星巴克明知“STARBUCKS”或“星巴克”系他人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商標,仍然擅自將“星巴克” 作為其企業名稱中的字號進行登記和使用,并在其分支機構上海星巴克分公司的企業名稱中使用,兩上訴人的行為違反了誠實信用的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足以造成相關公眾對“STARBUCKS”及“星巴克”商標的注冊人與兩上訴人的混淆,或使相關公眾誤認為雙方有特定的聯系。因此,兩上訴人以不正當的手段利用了星源公司良好的商業信譽,從而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故兩上訴人的行為構成對被上訴人星源公司的不正當競爭,兩上訴人應當依法承擔停止侵害、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
兩上訴人在咖啡館的經營服務活動中,擅自使用含有“星巴克”文字的標識、含有“Starbuck”的標識以及 “上海星巴克咖啡館”文字及兩顆五角星的綠色圓形圖形標識,這些標識分別與星源公司的“星巴克”商標(第30類、42類)、“STARBUCKS”商標(第30類、42類)、“STARBUCKS”文字及圖形商標(第30類、42類)相近似,故兩上訴人的行為構成對星源公司就以上六個注冊商標享有的商標專用權的侵犯以及對統一星巴克就以上六個注冊商標享有的商標使用權的侵犯。兩上訴人的商標侵權行為同時構成對兩被上訴人的不正當競爭。因此,兩上訴人依法應當共同承擔停止侵害、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
由于兩被上訴人因侵權所受損失及兩上訴人因侵權所獲利益均難以確定,故依法應當適用法定賠償方法,酌情確定兩上訴人應當承擔的損害賠償數額。原審法院根據本案侵權行為的性質、期間、后果,被侵權商標的知名度和聲譽以及兩原告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等因素,并考慮到兩被告實施的商標侵權行為及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后果有部分重合,在確定賠償數額時不能對重合部分重復計算賠償數額的因素,酌情確定兩被告共同賠償兩原告經濟損失人民幣50萬元。因此,原審法院確定的賠償數額并無不當,應予維持。
兩上訴人認為,原審判決審理程序不公。第一,原審法院一再延長兩原告的舉證期限,至兩原告起訴后一年多的 2005年3月25日,原審法院仍在接受兩原告提供的證據。在兩原告提供大量證據的情況下,原審法院沒有給予兩被告相應的閱看對方證據及提供反駁證據的時間;第二,原審法院接受了兩原告提供的證據,但對兩被告提供的紙杯、回憶隨身杯、餐巾紙等實物證據卻不予授受。對此,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三十六條明確規定,“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確有困難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申請延期舉證,經人民法院準許,可以適當延長舉證期限。當事人在延長的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仍有困難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請,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決定?!庇捎诒景干婕暗淖C據材料繁多,因此,原審法院根據兩原告的申請,依法準許延長舉證期限并無不當。原審法院在準許延長舉證期限的同時,給予了兩被告充分的閱看對方證據及提供反駁證據的時間。此外,兩被告在一審程序中,并未在舉證期限內將上述紙杯、回憶隨身杯、餐巾紙等作為證據向原審法院提供。因此,兩上訴人的上述上訴理由沒有事實依據,該上訴理由不能成立。
兩上訴人認為,原審判決在認定兩原告提供的境外證據方面存在明顯不公和錯誤。第一,兩原告提供的許多境外證據并未在證據的形成地進行公證、認證,而原審法院卻對這些證據予以采信;第二,兩原告提供的境外證據與公證、認證機關的證明文件分開放置,因此這些境外證據的真實性不能確定,而原審法院卻對這些證據予以采信。對此,本院認為,第一,兩上訴人在一審程序中就對兩被上訴人提供的境外證據提出以上異議,原審法院也依法駁回了該異議。兩上訴人在二審程序中仍舊提出以上異議,但未提出新的事實或理由支持其異議。第二,兩被上訴人提供的境外證據均在證據材料所在國或所在地區辦理了相關的公證、認證手續;同時,由于兩被上訴人提供的境外證據數量眾多,兩被上訴人對這些證據材料及其公證、認證文件分開裝訂便于證據材料的裝訂和舉證,并且對于分別裝訂的的證據材料,公證書中列有清單,清單所列文件名稱與公證文件相對應。因此,在兩上訴人未提供相反證據證明這些境外證據不真實或不合法的情況下,原審法院對這些境外證據的真實性和合法性予以認可并無不當。因此,兩上訴人的上述上訴理由不能成立。
兩上訴人認為,原審判決認定“星巴克”中文商標是馳名商標顯屬錯誤。第一,原審判決沒有查明“星巴克”商標(第42類)的馳名情況;第二,原審判決書遺漏兩被告提供的2000年10月26日、2000年8月15日的《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備案通知書》。2000年 10月26日的《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備案通知書》表明,案外人北京美大咖啡有限公司,即經營國內首家連鎖店的北京公司于2000年2月21日才取得“星巴克”商標的許可使用權,也表明在此之前,“星巴克”商標在國內沒有被使用過。由于原審判決書故意遺漏該證據,導致原審判決錯誤認定“星巴克”商標在國內最早使用的時間;第三,未被原審判決確認為馳名商標的“STARBUCKS”商標(第30類)、“STARBUCKS”文字及圖形商標(第30類、42類)遠比“星巴克”商標(第42類)更馳名。對此,本院認為,第一,原審判決書在第10頁至第12頁詳述了“星巴克”商標的注冊、使用情況,廣告宣傳情況,市場知名度和聲譽,與“STARBUCKS”商標的關系等事實,因此,原審判決已經查明了“星巴克”商標(第42類)的馳名情況。第二,雖然原審判決書沒有表述2000年10月26日、2000年8月15日的《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備案通知書》,但這并未影響原審判決對相關事實的認定。前述《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備案通知書》并不能真實地反映“星巴克”商標在中國大陸最早使用的時間。原審判決書已在第11頁明確認定,“1999年1月,……在此前后,星源公司為配合新店開業,通過印制廣告宣傳材料宣傳其商標及產品與服務,內容涉及……星巴克品牌背景……。在這些宣傳材料中,……同時使用了‘星巴克’文字?!币虼?,原審判決書認定的上述事實證明,星巴克商標在中國大陸的使用并非如兩上訴人所稱的是2000年2月21日之后才發生的。第三,原審判決書在第19頁、第20 頁論述了沒有必要對兩原告主張的全部注冊商標是否構成馳名商標作出認定的理由。原審法院根據兩原告的主張以及本案案情,已對兩原告主張的“星巴克”商標(第42類)、“STARBUCKS”商標(第42類)認定為馳名商標。因此,兩上訴人的上述上訴理由不能成立。
兩上訴人認為,原審判決認定被告上海星巴克存在惡意,缺乏依據。對此,本院認為,根據上海星巴克總經理茆先生在接受《解放日報》采訪時的陳述,可以確定該公司在登記企業名稱前,已經知曉“STARBUCKS”或“星巴克”商標的良好聲譽和市場影響力,上海星巴克為了利用“STARBUCKS”或“星巴克”商標的商業信譽而在上海搶注了“星巴克”企業字號。而兩上訴人也未提供充分證據或理由,證明其在登記“星巴克”企業字號前,對“星巴克”文字享有正當的民事權益。因此,原審判決認定上海星巴克惡意注冊“星巴克”企業字號具有事實依據,兩上訴人的上述上訴理由不能成立。
兩上訴人認為,原審判決認定兩被告的商標與“STARBUCKS”文字及圖形商標近似,沒有依據。對此,本院認為,原審判決書在第23頁具體闡述了兩被告使用的“上海星巴克咖啡館”文字及兩顆五角星的綠色圓形圖形標識與“STARBUCKS”文字及圖形商標構成近似的理由。原審法院采用隔離觀察、整體比對的方法,同時考慮到“STARBUCKS”文字及圖形商標的顯著性和知名度,認定兩被告使用的標識與 “STARBUCKS”文字及圖形商標構成近似,原審法院的這一認定并無不當。兩上訴人的這一上訴理由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不能成立。
兩上訴人認為,原審判決根據兩原告提供的律師代理費、公證認證費及翻譯費所確定的50萬元的賠償數額明顯錯誤。對此,本院認為,原審判決并非僅僅依據兩原告提供的律師代理費、公證認證費及翻譯費來確定損害賠償額。由于兩原告因侵權所受損失及兩被告因侵權所獲利益均難以確定,故原審判決依法適用法定賠償方法確定損害賠償額。原審判決在綜合考慮兩被告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性質、期間、后果,系爭商標的知名度和聲譽,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行為造成的損害后果有部分重合,以及兩原告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等因素的基礎上,酌情確定兩被告應當承擔50萬元的損害賠償額并無不當。兩上訴人的這一上訴理由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不能成立。
兩上訴人認為,上海星巴克的企業名稱一經工商部門預先核準,其就對該名稱享有合法權利,而且上海星巴克的企業名稱是在先取得的合法權利。對此,本院認為,判定上海星巴克對其企業字號是否享有合法民事權益的關鍵不在于其預先登記企業名稱的時間是否早于星源公司“星巴克”商標的核準注冊時間,而在于上海星巴克在登記其企業字號時,是否具有主觀過錯,是否對“星巴克”文字享有正當權益。本案事實表明,上海星巴克在登記其企業名稱前,就已知曉“STARBUCKS”或“星巴克”商標具有良好的商業信譽,其將“星巴克”登記為企業字號是為了利用“STARBUCKS”或 “星巴克”商標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以提高自身的聲譽和市場影響。因此,上海星巴克在核準登記其企業字號時,具有主觀惡意,其對包含“星巴克”文字的企業名稱不享有在先的合法權利。故兩上訴人的上述上訴理由不能成立。
兩上訴人認為,原審判決顯失公平,偏袒國際大企業。對此,本院認為,原審判決認定事實屬實,適用法律正確。兩上訴人既沒有相應的證據證明,也沒有充分的理由說明原審判決顯失公平,偏袒國際大企業。因此,兩上訴人的這一上訴理由缺乏事實依據,不能成立。
此外,兩上訴人在二審開庭審理程序中還提出,原審判決對以下事實認定不清:第一,1985年11月26日在美國注冊“STARBUCKS”商標的注冊人的身份;第二,被上訴人星源公司是如何獲得在美國本土以外使用“STARBUCKS”商標權利的;第三, 1999年被上訴人星源公司在中國開設了多少家門店;第四,兩被上訴人主張權利的商標數量。對此,本院認為,第一,“STARBUCKS”商標在美國的注冊人身份不是本案爭議焦點,且該注冊人為星源公司的關聯公司是各方當事人不爭的事實。因此,雖然原審判決書未表述1985年11月26日在美國注冊 “STARBUCKS”商標的注冊人身份,但這并未影響原審判決正確認定本案基本事實。第二,原審判決書已明確表述,星源公司是“STARBUCKS”商標在中國大陸的商標注冊人,因此星源公司在中國大陸使用“STARBUCKS”商標無需他人授權。第三,被上訴人星源公司1999年在中國開設了多少家門店并非本案必須查明的事實,因此原審判決無需對此節事實作出明確認定。第四,原審判決書在第15頁明確闡述了兩原告主張權利的商標數量。兩上訴人認為原審判決未查明兩被上訴人主張權利的商標數量,實系兩上訴人未認真閱讀原審判決書所致。
綜上所述,原審判決認定事實屬實,適用法律正確,審判程序合法,應予維持;兩上訴人的上訴請求和理由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應予駁回。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5,310元,由上訴人上海星巴克咖啡館有限公司、上海星巴克咖啡館有限公司南京路分公司各半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
審 判 長 朱丹
代理審判員 李瀾
代理審判員 馬劍峰


二○○六年十二月二十日

書 記 員 董爾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徐亞萍

徐亞萍

執業證號:

13207201111925229

江蘇瑞里特律師事務所

簡介:

江蘇瑞里特律師事務所律師,擅長人身損害賠償、交通事故、勞動合同、婚姻家庭、債權債務、醫療事故、房地產糾紛、刑事辯護等。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徐亞萍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文書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谷县| 武宁县| 邓州市| 长岭县| 资溪县| 澎湖县| 昌吉市| 马鞍山市| 平定县| 常德市| 淄博市| 抚顺县| 清原| 邢台县| 独山县| 沂水县| 沂南县| 汕尾市| 崇州市| 呼和浩特市| 杭锦后旗| 家居| 丹凤县| 高碑店市| 汤阴县| 米林县| 怀安县| 米林县| 高淳县| 佳木斯市| 寻乌县| 北流市| 民乐县| 睢宁县| 唐海县| 怀远县| 通城县| 疏勒县| 竹北市| 屯门区| 米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