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馬萍,女,1964年6月8日出生,漢族,個體工商戶,住址:沈陽市沈河區令聞街55號941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張建偉,男,1966年6月3日出生,漢族,無職業,住址:沈陽市沈河區令聞街55號941號。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趙東升,男,1965年9月13日出生,漢族,系遼寧省港深房地產開發公司經理,住址:沈陽市大東區大東路3段19號。
委托代理人:王石、吳麗萍,均系沈陽市經緯法律事務所法律工作者。
上訴人馬萍、張建偉與被上訴人趙東升民間借貸糾紛一案,原經沈陽市沈河區人民法院于1999年12月20日作出(1999)沈河民初字第192號民事判決。宣判后,趙東升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經審理于2000年10月30日將此案發回重審。原審法院重審后于2001年12月4日作出(2001)沈河民初字第267號民事判決。宣判后,馬萍、張建偉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02年4月1日受理此案,依法由代理審判員宋寧擔任審判長,與代理審判員王惠麗(主審)、曹杰共同組成合議庭,于2002年12月30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馬萍、張建偉及委托代理人耿寶航、被上訴人趙東升及委托代理人王石、吳麗萍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經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馬萍與張建偉系夫妻關系,張建偉與趙東升系同學。1998年12月,趙東升憑借一張欠條訴至原審法院,并自述分多次借給馬萍、張建偉51萬元錢,后二人陸續分多次償還10萬元,1995年7月4日馬萍出具了該欠條,后又償還4萬元,現要求馬萍、張建偉償還欠款 37萬元。
再查明:該欠條上半部分內容為:“欠條 肆拾壹萬元整 95.7.4”,下半部分內容為:“馬萍 95 4/7”。該欠條下半部分內容的后面有明顯的復寫紙痕跡。趙東升自認該欠條上半部分內容為自己書寫,下半部分為馬萍所寫。
在原審法院審理期間,馬萍否認欠條上的簽名為其所寫。經本院訴訟證據鑒定中心鑒定,結論為:“欠條”中的“馬萍”簽名及95年7月4日日期是馬萍本人所寫。馬萍對此鑒定提出異議,要求重新鑒定,原審法院委托遼寧省公安廳刑事技術處重新鑒定,鑒定結論為:欠條下方落款字跡“馬萍 95 4/7”是馬萍所寫,欠條上方內容字跡與下方落款字跡不是一次書寫形成,形成的先后次序為落款字跡書寫在先,內容字跡后添加書寫。原審法院據此判決駁回趙東升的訴訟請求。趙東升不服,上訴至本院。本院審理中委托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對欠條重新進行鑒定,鑒定結論為:欠條下方落款是馬萍本人書寫,欠條上方與下方落款不是一次性書寫的,書寫的先后順序無法確定。據此,本院認為原判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遂做出裁定:撤銷原判,發回重審。
另查明:自起訴以來,趙東升多次陳述該欠條上所載明的欠款的最主要的借款事實是:1995年3月27日,趙東升應張建偉、馬萍的請求攜帶40萬元到廣州,并在廣州將此40萬元以張建偉的名頭直接存入當地銀行,后由張建偉提取7萬元交給趙東升后,剩余的33萬元趙東升從沒支取過,全由張建偉從銀行支配使用。后雙方經核算,尚欠41萬元,由馬萍出具了該欠條。
對這一陳述,馬萍、張建偉始終予以否認,并在本院第二次審理中書面申請本院到廣州市商業銀行大新支行調取95年3月27日存款40萬元的存、取款原始憑條。據此本院前往該行調取了戶名均為趙東升的活期儲蓄存款憑條一份及活期儲蓄取款憑條十一份(復印件),存款憑條的存款日期為1995年3月27日,存入金額為36萬元,取款憑條自1995年3月30日至1995年4月17日共十一張,共計取款金額36萬元。調取證據后,本院委托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技術處對該十二張存、取款憑條是否為趙東升本人書寫進行鑒定。該技術處的鑒定人員又親自到廣州市商業銀行大新支行調取并拍照了這十二張原始存、取款憑條,最后做出鑒定結論:1995年3月27日的《存款憑條》及1995年3月30日至1995年4月17日十一份《取款憑條》中字跡為同一人書寫,均為趙東升本人書寫。對這份鑒定結論,馬萍、張建偉沒有異議,趙東升對檢材沒有異議,但對鑒定結論提出異議,并要求重新鑒定。
原審法院重審認為:趙東升要求還款的主要依據是欠條,在本案審理過程中進行了三次鑒定,均認定欠條下方的落款系馬萍所寫。遼寧省公安廳的鑒定中確認“欠條”中落款字跡在先,內容字跡后添加書寫的鑒定結論,與目前國家證據鑒定的權威部門中國刑警學院和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的結論相矛盾,故對遼寧省公安廳的鑒定結論第二項不予采信。據此應認定“欠條”真實有效,被告欠款事實存在,應承擔還款責任。馬萍、張建偉提出欠條系偽造的主張,沒有充分證據,無法推翻其落款的欠條,故判決:一、馬萍、張建偉于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給付趙東升欠款370,000元整;二、馬萍、張建偉于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給付趙東升欠款利息(從1998年12月起至本判決生效之日止,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計算);三、馬萍、張建偉于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給付趙東升二審期間鑒定費500 元整,其他鑒定費2,000元由馬萍、張建偉自行負擔;四、駁回原、被告其他訴訟請求。一審訴訟費8,060元,二審訴訟費8,060元由馬萍、張建偉負擔。
宣判后,馬萍、張建偉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稱:趙東升所述的欠款事實根本不存在,請求駁回趙東升的訴訟請求。趙東升答辯認為:原審判決正確,請求維持原判。
本院認為:本案中趙東升據以起訴的欠條不僅馬萍、張建偉始終予以否認,而且該欠條本身也存有很大疑點,根據原始存、取款憑條所做出的鑒定結論也與趙東升對主要借款事實的陳述相矛盾。趙東升陳述1995年3月27日將40萬元以張建偉的名頭存入廣州市商業銀行大新支行,而現在調取的銀行存款憑條上顯現的是趙東升填寫存款憑條,以自己名義存入36萬元;趙東升陳述在廣州拿回7萬元后,剩余的33萬元全由張建偉從銀行提取、支配使用,但現在調取的十一次取款憑條全部為趙東升本人填寫,取款金額為36萬元,由此可見是趙東升自己在廣州銀行存、取36萬元,趙東升關于本案的主要借款事實的陳述是虛假的,其在廣州借給張建偉33萬元的事實不存在,因此該欠條也就失去了真實性,故不能做為定案依據,而應以根據原始書證所做的鑒定結論做為認定案件事實的重要證據。至于欠條上剩余8萬元的借款,趙東升陳述是雙方多筆借款、多次償還后計算形成,但除了這張存有很大疑點、不能做為定案證據的欠條外,沒有其他任何證據證明,因此本院對趙東升的陳述不予采信,該8萬元的借款證據不足。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技術處是有鑒定資格的鑒定單位,其據以鑒定的鑒定材料是原始的存、取款憑條,鑒定程序合法,所以該鑒定結論合法有效。趙東升要求重新鑒定的申請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十七條所規定的重新鑒定的條件,故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本案趙東升據以起訴的欠條這份物證的本身存在疑點,而馬萍、張建偉始終予以否認,且欠條上載明的主要借款事實不存在,其他借款事實不清,所以不能僅憑這張欠條認定雙方借款關系的存在,而應根據經庭審查明的法律事實做為判決依據。趙東升依據欠條索要欠款的訴訟請求,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本院不予確認。原審法院判決馬萍、張建偉償還趙東升欠款本息是錯誤的,應予糾正。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一款(三)項、《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沈陽市沈河區人民法院(2001)沈河民初字第267號民事判決;
二、駁回趙東升的訴訟請求。
一、二審案件受理費共計24,180元,本案鑒定費共計14,500元均由趙東升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宋 寧
代理審判員 曹 杰
代理審判員 王 惠 麗
二00三 年 四 月 七 日
書 記 員 高 麗 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起訴狀
2020-10-14刑事判決書(對嚴重擾亂法庭秩序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的人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罰款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報請核準假釋案件的報告(有特殊情況假釋用)
2020-10-14勘驗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解除監視居住執行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律師事務所函(向偵查機關提交,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刑事抗訴書
2020-10-14查詢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回執)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撤回抗訴決定書(報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備案)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立案決定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提請抗訴報告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詢問通知書
2020-10-14沒收保證金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不準予會見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沒收保證金決定書
2020-10-14換押證
2020-10-14×××公安局鑒定聘請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