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某某涉嫌故意傷害罪一案
辯護詞
尊敬的審判長、審判員:
張某某涉嫌故意傷害罪一案,云南圓合圓事務所接受被告人張某某的委托,指派我們擔任其辯護人參加訴訟,經過查閱本案卷宗。根據法庭調查的事實,辯護人對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無異議,但辯護人對量刑部分有不同的看法,現發表辯護意見如下:
一、本案被害人對本起案件的發生存在一定的過錯。
本案事實是,被害人被判刑入獄之前,被害人與蔡某就已經通過法院判決離婚,孩子由被害人直接撫養。被害人入獄后,蔡某便帶上原本由被害人直接撫養的兩個子女和被告以夫妻名義同居。被害人2013年8月11日被刑滿釋放,在明知蔡某與其早已不是夫妻,明知蔡某早于和被告以夫妻名義同居,明知被告養育其兩個兒子近一年的時間,仍然執意要破壞被告家庭。被害人兄弟二人還揚言隨時可以殺掉被告。以上事實有張某某的《詢問、訊問筆錄》和蔡某的《詢問筆錄》為證。辯護人認為被害人對本案的發生有一定的過錯,對矛盾的激化負有責任。如果被害人兄弟兩不揚言隨時可以殺掉被告,如果被害人不執要意破壞被告家庭,相信這起傷害案是不會發生的。
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法院量刑指導意見(試行)》實施細則關于常見量刑情節適用第19條規定“[被害人過錯]被害人對犯罪發生有過錯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0%以下”。綜上事實和法律,辯護人建議法庭在依法對被告人進行刑事處罰的同時,應當考慮被害人的過錯這一情節,對被告人酌情從輕處罰。
二、本案是因婚姻家庭矛盾引起,被告人犯罪主觀惡性和社會危害性較小。
根據查閱案卷資料和今天的庭審,我們可以看到,此次事件是因蔡某究竟要嫁給受害人還是嫁給被告人而引起的傷害案件,實屬婚姻家庭矛盾引起。該案案發確實是事出有因,被告人與蔡某以夫妻名義同居已久,被告人撫養被害人的兩個兒子已近一年之久。被害人刑滿被釋放回家,不念恩情,反而執意要破環被告家庭。本案被告人為了解決此矛盾,自始至終只是想嚇唬蔡某,并沒有想要實際傷害到任何人。本案所有證據均證實,當時被害人從后面鎖住被告人,受害人在與被告搶刀過程中被傷害的。在場的都十分清楚,被害人并非武林高手,假設被告人有意傷害被害人,被害人面對手執日本武士刀的壯漢,他能輕易控制住被告嗎?事發后,被告人還協助民警及時將被害人送往醫院救治。因此,本案系因婚姻家庭矛盾激化引發,被告人屬于臨時起意型激情犯罪,其主觀惡性和社會危害性都相對較小。
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法院量刑指導意見(試行)》實施細則關于故意傷害罪第4條規定“有下列情節之一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1)因婚姻家庭、鄰里糾紛等民間矛盾激化引發的;(2)因被害人的過錯引發犯罪或對矛盾激化引發犯罪負有責任的;(3)犯罪后積極搶救被害人的”。綜上事實和法律,法庭在對被告人進行刑事處罰時,應當考慮這一特殊情節,對被告人酌情從輕處罰。
三、被告人案發后有積極賠償的行為,真誠悔過。
案發當天,被告積極籌措資金支付被害人的醫療費3000元。事后幾天仍然想盡辦法籌措資金賠償被害人2600元。雖然被告人的家庭也很困難,但為了彌補自己的過錯,其已經盡到最大的努力,并且被告人至今承諾愿意賠償因此給被害人造成的相關經濟損失。被告的此舉已經充分表明其真心真誠悔過。
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法院量刑指導意見(試行)》實施細則關于常見量刑情節適用第17條規定“[積極賠償]對于積極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的,應當綜合考慮犯罪性質、賠償數額、賠償能力等情況,確定從寬的幅度……”。因此,懇請法院考慮到被告的這一情節,酌情考慮對被告人從輕處罰。
四、被告人有自首情節,依照法律規定可以從輕、減輕處罰。
根據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自動投案是指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機關發覺,或者雖被發覺,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訊問、未被采取強制措施時,主動、直接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因此,自動投案并未將時間要件限定在“被司法機關發覺以前”,而是規定在“犯罪后到第一次受到訊問、被采取強制措施前”的任何時間。本案中,被告人在民警僅是口頭傳喚,并未采取任何強制措施情況下,第一次詢問便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有《到案經過》和被告人第一次《詢問筆錄》加以證實。被告的此情節依法應認定為自首。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量刑指導意見(試行)》第二十五條第(四)項規定“犯罪分子犯罪后,犯罪事實和犯罪分子均已被發覺,犯罪分子尚未受到司法機關訊問或者被采取強制措施而自首的,輕處20%”。因此,法庭在對被告人量刑時依法應考慮被告的這一情節,對被告人給予從輕處罰。
五、被告人系沒有文化的農民,當庭自愿認罪,認罪態度較好,請求法院酌定從輕處罰。
通過庭審可以看出,被告對自己的行為也有較深刻的認識,具有悔罪表現,認罪態度很好,其主觀惡性不深,社會危害性不大,其犯罪原因與其是一個文化程度不高、法律意識淡薄的農民有關,其再次犯罪的可能性較小。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關于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公訴案件的若干意見》第九條“人民法院對自愿認罪的被告人,酌情予以從輕處罰”和《全國法院維護農村穩定刑事審判工作座談會紀要》(二)關于對農民被告人依法判處緩刑、管制、免予刑事處罰問題中:“對農民被告人適用刑罰,既要嚴格遵循罪刑相適應的原則,又要充分考慮到農民犯罪主體的特殊性……”的規定,請求法庭對此情節予以考慮酌情從輕處罰。
六、被告人平時表現良好,沒有前科,是偶犯、初犯。
《前科劣跡證明》和《抓獲經過》均可以證實,被告人以往沒有過違法犯罪記錄,系初犯、偶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見》第19條“對于較輕犯罪的初犯、偶犯,應當綜合考慮其犯罪的動機、手段、情節、后果和犯罪時的主觀狀態,酌情予以從寬處罰”的規定,希望法庭量刑時予以考慮。
七、從被告目前自身條件及家庭環境來看,希望法庭對被告酌情從輕處罰
前幾年被告因交通事故評定為十級傷殘,至今體內仍然有鋼板沒有取出。如今早于離異的被告不僅身負傷殘,還要撫養尚在中小學讀書的兩個未成年女兒(長女張瑞蘭讀初中且因事故腳斷、兒女張潤瓊讀小學且語言四級殘疾)。鑒于此,希望法庭能對被告酌情從輕處罰。
綜上所述,辯護人認為:本案系因家庭矛盾糾紛引起,被告人在案發后積極搶救、賠償被害人,能如實供訴罪行,主動認罪、積極配合調查,被告人的主觀惡性和社會危害性較小,再犯的可能性很小。《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見》第16條規定:“對于所犯罪行不重、主觀惡性不深、人身危險性較小、有悔改表現、不致再危害社會的犯罪分子,要依法從寬處理。對于其中具備條件的,應當依法適用緩刑或者管制、單處罰金等非監禁刑。同時配合做好社區矯正,加強教育、感化、幫教、挽救工作”。因此,辯護人懇請法院本著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寬嚴相濟的原則,對被告人從輕量刑,建議對被告實行緩刑,給其改過自新、重新做人的機會。
以上辯護意見懇請法庭予以參考并采納。謝謝!
云南圓合圓律師事務所
王洪興?律師
2015年5月11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被告承認原告全部訴訟請求的,民事簡易程序訴訟文書樣式(試行))
2020-10-14刑事答辯狀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適用普通程序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減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恢復審理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死刑的情況報告(死刑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出庭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卷內目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不予批準逮捕案件補充偵查提綱
2020-10-14×××公安局逮捕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退還保證金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扣押/解除扣押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撤銷案件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書
2020-10-14死亡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解剖尸體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逮捕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查詢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未成年證人法定代理人到場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