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領導:
因某機械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原職工張某職務行為導致公司利益受損,公司擬要求張某承擔賠償責任。為正確評估公司的訴求的法律風險,探析公司訴求的可行性,為公司主張權利提供相關事實與法律依據。現根據我國現行相關法律法規、司法解釋、法學理論以及司法判例,特提出如下分析,僅供領導決策參考。
一、公司與張某糾紛案概述:
張某于2012年4月1日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約定勞動合同期限從2012年4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試用期三個月,月薪2200元。合同還對工作時間、工作紀律、合同解除與終止,違約責任等內容做出了相應的約定。
勞動合同期滿后,公司繼續為張某繳納社保費,張某繼續為公司提供勞動,雙方之間的勞動關系一直延續至2015年6月1日。2015年6月1日,張某以公司拖欠其工資為由單方面解除了與公司之間的勞動關系。
2015年1月26日,張某在工作中,嚴重違反操作規程,導致公司一臺新購置的機器完全報廢,由此導致公司直接經濟損失高達20000元。經公司監察、安全等部門聯合調查,結論為重大生產事故;張某在此事故中存在重大過錯,負全部責任。
目前,張某以公司拖欠工資為由,已提起勞動仲裁,向公司主張權利。
公司欲通過司法途徑要求張某賠償損失25000元(含罰款5000元)。
二、公司訴求應該滿足的條件
1、公司主張權利,要求張某賠償損失必須具備的條件
公司要求張某對因其工作過錯致公司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必須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公司與張某之間存在勞動關系,公司系以勞動糾紛為案由申請仲裁與訴訟。因當事人雙方均認可雙方之間系勞動關系,該事件發生于雙方勞動關系存續期間。故此條件已滿足。
(2)張某工作嚴重失誤,對事件的發生具有過錯。這從公司相關部門調查報告等材料能反映張某過錯較大,應該屬于重大過失行為。此條件已滿足。
(3)公司因張某的工作失誤遭受損失,且損失已經實際發生。此條件已經滿足。
(4)公司要求張某賠償損失,應該具有合同依據。也就是說,公司與張某之間的勞動合同應該有關于員工工作過錯致公司損失,員工應該承擔賠償責任的約定。考察當事人雙方之間簽訂的勞動合同,在該合同中有相應具體約定。此條件已滿足。
(5)公司要求張某賠償損失,應該具有公司制度依據,且該制度制定程序合法,已經經過公司職工或職工代表民主討論,并已經公布。公司《管理制度》有關于員工過錯行為賠償單位損失的規定,但該制度制定程序是否合法,是否已經經過公司職工或職工代表民主討論不確定。此條件尚有欠缺。
2、公司欲主張權利,必須解決的幾個問題
(1)提供實際損失20000元的證據。比如該公司與機器經銷商簽訂的買賣協議、銷售商開具的銷售發票等。
(2)提供公司制定的《管理制度》已經經過公司職工或職工代表民主討論的證據。例如職工簽名的關于討論《管理制度》的會議記錄等證據。
三、公司訴求可行性分析
1、在完全滿足本報告第二部分所述幾個條件后,公司要求張某賠償部分損失具有相應的事實和法律依據。
2、張某應該就其嚴重工作過錯致公司損失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但不可能就損失承擔全部賠償責任,更不可能賠償金額超過公司實際損失。
(1)張某承擔部分損失賠償責任的法律依據
原國家勞動部頒發的《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資部分低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則按最低工資標準支付。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九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全面履行各自的義務。
《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公民、法人違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2)張某承擔部分損失賠償責任的法理依據
第一,合同成立后,只要不具有無效情形,合同就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按照合同履行各自的義務;任何違反合同義務的行為都應該受到否定性的法律評價,應該承擔相應的不利法律后果。勞動者違規操作,造成用人單位經濟經濟損失,這既是違反勞動合同相應規定的違約行為,也是有違誠信勤勉義務的侵權行為,勞動者理應為自己的過錯行為買單。
第二,勞動者與單位之間的勞動關系具有人身依附性等特點,勞動者是用人單位經濟目的的實施者,用人單位通過勞動者的勞動獲得相應的經濟利益;相應的,用人單位在享受利益的同時,必然要承擔因此帶來的合理風險與代價。讓勞動者對自己工作失誤一律承擔全部賠償責任甚至要求勞動者對單位承擔超過單位實際損失的賠償責任,對勞動者是不公平的。勞動者工作失誤造成用人單位經濟損失是否應該承擔賠償責任,必須根據勞動者職務行為具體情形、是否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等情況綜合而定。
第三,對勞動者因輕微過錯導致用人單位經濟損失的,這屬于用人單位用工風險的范疇之列,勞動者不承擔賠償責任;只有在勞動者履行職務時,存在故意行為或重大過失行為,勞動者的主觀惡性較深時,才有必要通過讓其賠償損失的手段來達到懲治、教育違規勞動者,維護正常工作秩序,警醒教育其他勞動者,維護用人單位合法權益的目的。但矯枉不能過正,即便勞動者因故意或重大過失行為致用人單位經濟損失,應該承擔賠償責任,也不可能全部賠償用人單位的實際損失,更不可能超額賠償用人單位的經濟損失。
(3)張某承擔部分損失賠償責任的判例依據
A、上海仲品房地產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訴蔡燕勞動合同賠償糾紛案(滬一中民一(民)終字第2018號)。法院認為:“……因此,通常情況下,只有在勞動者由于故意或重大過失,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情況下,勞動者才負賠償責任。如果勞動者沒有過失或者僅存在輕微過失,則無需賠償。……”
該案肯定了勞動者因故意或重大過錯職務行為致用人單位經濟損失時,應該承擔有限的賠償責任。法院認定蔡燕的職務行為不具有故意或重大過失,而屬于一般過失,故法院判決蔡燕不承擔不賠償責任。
B、海Y物流有限公司訴龔某勞動合同賠償糾紛案。生效判決認為:“……由于快遞員送貨過程中未盡合理的謹慎注意義務,導致貨款失竊。認定勞動者的賠償責任,應在明確損失金額的基礎上,衡量其過錯程度及對損失發生的原因力大小,充分考慮實質公平及案件社會效果,審慎裁判。……”
最終法院賠償有過錯的快遞員承擔了45%的賠償責任。
C、張建與原告重慶飛亞公司勞動糾紛案。萬州區法院生效判決認為:“……勞動者出于故意或重大過失向用人單位承擔適當的賠償責任,則有利于用人單位行使正常的監督權和管理權,更能敦促勞動者認真履行職責,嚴格遵守勞動合同的約定和執行用人單位制定的有關勞動規章制度。……”
綜合考慮被告張建的過錯程度、承擔損失的能力、重慶飛亞公司的損失額大小等因素,萬州區法院判決張建對公司損失承擔了20%的賠償責任。
綜上所述,因張某工作嚴重失誤致公司遭受一定經濟損失,在滿足本報告所列條件的前提下,張某應該對公司的損失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司法實踐中,賠償責任的比例大概在20%——50%之間)。公司的部分訴請具有較高的實現可能性。
四、公司主張權利的風險與成本分析
1、公司通過司法途徑要求張某承擔賠償責任的主要法律風險提示
(1)若沒有相應證據證實《管理制度》在制定時經過職工討論等民主議事程序,該規則可能會被認定程序違法而無效,可能影響案件勝訴與否。
(2)盡管前已分析,在滿足一定條件下,此案公司部分請求勝訴是大概率事件;但凡事均有風險,尤其是影響訴訟案件最終結果的因素非常之多,加之本案所涉法律規定并不具體明確,以及由于公司證據原因,由于法官認識不同等等原因,不能保證本案百分之百勝訴。
2、公司通過司法途徑要求張某承擔賠償責任的成本收益分析
(1)即便此案最終判決公司勝訴,但法院判決張某賠償公司的損失可能只是在4000元---10000元之間。要求張某賠償25000元絕無可能。
(2)此案的成本
盡管此案標的額很小,公司最終可能得到的賠償金更少,但若啟動司法途徑,公司委托律師辦理的話,可能支出的律師費就高達5000-6000元(一審程序,啟動二審程序代價更高)。若公司自行委派職工處理此案,公司也需要支付相應的精力、人力成本,可能承擔的敗訴風險更大。
與較低經濟收益相比,此案成本不可謂不高。
五、結論
1、在滿足本報告所列各前提條件下,公司要求張某就工作失誤致公司遭受損失承擔部分賠償責任的主張實現的概率較高,但可能與公司訴訟期望值存在一定的差距。
2、此案經濟收益與訴訟成本不成正比,僅從經濟效益考量,本案起訴意義不大;若領導不考慮經濟效益,追求其他訴訟目的,當然可以一試。是否堅持訴訟或是另尋它途主張權利,請領導綜合各因素,審慎抉擇。
3、影響案件勝訴的因素很多,本報告僅依據相應的法律與法理對案件所做的理論分析,律師不對案件必然勝訴做任何擔保。
4、此報告僅就公司通過司法途徑向張某主張賠償責任可行性所做的理論分析,僅供領導參考,不做其他任何用途,亦不構成任何擔保與承諾。
5、本報告是以公司所提供現有資料為基礎分析,若公司所述情況有變,則本報告不再適用。
此為簡要分析報告,請審查。
此致
重慶誠冠律師事務所律師?葉禮輝
2015-08-11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停止執行死刑命令(停止執行死刑用)
2020-10-14報請核準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案件報告(中級人民法院用)
2020-10-14×××高級人民法院報送罪犯×××死刑案件備案材料的報告(死刑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通知書(管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共同賠償決定書(供人民檢察院辦理共同賠償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縣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通知書
2020-10-14逮捕通知書
2020-10-14適用簡易程序意見書
2020-10-14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違法所得意見書(回執)
2020-10-14詢問證人筆錄
2020-10-14×××公安局責令具結悔過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逮捕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取保候審決定書
2020-10-14×××看守所健康檢查筆錄
2020-10-14×××公安局鑒定聘請書
2020-10-14×××公安局辦案協作函
2020-10-14犯罪嫌疑人訴訟權利義務告知書
2020-10-14罪犯保外就醫征求意見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