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理解合同法第228條的精神 |
合同法第228條規定了第三人的原因致使承租人不能對租賃物使用、收益的,承租人可以要求減少租金或不付租金。該條的立法意旨在于賦予承租人的瑕疵抗辯權,以保護承租人的租賃權利。 承租人享有該抗辯權的條件有:1.第三人對租賃物主張權利;2.承租人不能對租賃物進行使用、收益。承租人的抗辯內容包括減少租金或不付租金,至于在什么時候減少租金,什么時候不付租金,應解釋為視第三人對租賃物造成的影響而定。 根據上述分析,只要有第三人對租賃物主張權利,就極有可能使承租人享有抗辯權,誠然,這對承租人是一種保護,但同時對出租人的利益也是一種責任。然而,如果承租人在租賃合同簽訂前已知悉該租賃物上存在權利負擔,卻仍簽訂租賃合同的,是否仍有必要賦予承租人的抗辯權予以保護,是否還有必要要求出租人承擔該項責任。 二、《擔保法司法解釋》對出租人、承租人、第三權利人的利益予以平衡 《解釋》第六十五、六十六條妥善地平衡了出租人、承租人、第三權利人的利益。根據該司法解釋,是否賦予承租人抗辯權,要區分抵押與租賃合同成立時間的先后,先出租后抵押的,承租人有權對抗第三人的權利主張;先抵押后出租的,要區分承租人是否知悉財產抵押情況,而證明是否知悉是看出租人是否已經書面告知。 筆者認為,司法解釋從實體上和程序上都妥善地平衡了出租人、承租人、第三人的利益。“買賣不破租賃”使得租賃具有了一定的物權性,故租賃在先的當然可以對抗在后的抵押物權。當抵押在先時,立法者并非直接認定抵押權人可以對抗承租人,而是區分承租人的主觀意圖。更為精妙的是,立法者在舉證責任的分配上,將證明承租人主觀意圖的責任,推向了出租人。只有出租人證明自己進行了書面通知的,才能認定承租人已知悉了租賃物的權利負擔。這樣的立法構思,既體現了法律對于弱勢群體的人文關懷,又不至于因 “群體弱勢”而破壞其他合法權利人的利益。 總而言之,司法解釋的立法者在深刻領會“買賣不破租賃”所包含的人文關懷的基礎上,秉承法律理性。在實體上賦予了承租人享有物權性的權利,給予了承租人以主觀意圖進行抗辯的可能。在程序上,創設了充滿人文氣息的舉證分配規則。同時也有效地保護了出租人的利益。司法解釋這樣的規定,既體現了現代法治的人文情懷,也實現了市場主體的利益平衡,對指引從前不太合理的法律制度、規范進行解釋大有參考、借鑒之用。 三、根據《解釋》精神解釋《合同法》第228條 根據司法解釋的規定,再來對《合同法》第228條。該條未區分租賃物上權利負擔與租賃設立時間,未區分承租人在訂立租賃合同時的主觀狀態,而一律賦予承租人以抗辯權,雖然客觀上保護了承租人的利益,但這對出租人和不確定第三人而言,顯屬不公。如承租人在設定租賃合同時,知悉了權利負擔狀況,承租人即有可能要求降低租賃價格,此時承租人已經獲得了風險對價,如再賦予其抗辯權,顯然權利與義務不對等。另外,從法理上而言,民事主體應為自己的意思表示負責,承租人獲知財產負擔的情況下仍然承租,就表明其愿意承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而法律規定承租人可以免除此后果,顯然屬于蛇足之舉,亦為矯枉過正之舉。 因此,應該結合司法解釋的立法精神來對《合同法》二二八條進行解釋。當然,若權利負擔屬抵押權時,自可直接適用司法解釋規定,司法實踐也多如此操作。但如果權利負擔是抵押權之外的負擔時,應將《合同法》條文中“因第三人主張權利”解釋為因第三人主張“成立于租賃之前,且承租人對此明知或應知道”的權利負擔。至于明知或應知的認定標準,應以出租人是否在訂立合同之初向承租人發送了書面通知。 四、結語 我國的法制不健全,其中可能有缺乏理性而崇尚感性的問題。法律固然需要人文關懷,需要對弱勢群體的偏斜,但法律也需要理性,需要權利義務對等的完美平衡。可喜的是,近幾年來,隨著我國法學理論研究成果的進一步涌現,立法者素質的進一步提高,媒體、人民監督力量逐步增強,我國的法律體系中,也不乏人文關懷和理性并存的法律。在法律沒有修改的情況下,我們也可以現行先進法律、法規的先進理念為指引,對原來不合理的法律規定進行合理解釋,這或許也是優化我國司法環境的一個權宜之計。 (摘抄自華東政法學院趙徐文章)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者對顯失公平的工傷賠償協議享有撤銷權
2020-03-05民事訴訟起訴流程
2020-03-05搶劫罪的追訴期如何規定
2020-03-10生命健康權的含義
2020-04-09保密協議是否侵犯我們的權利
2020-04-10醫療損害調解書的效力怎樣認定
2020-04-10關于公休假,國家是怎么規定的?
2020-04-11被迫辭職,只能打碎牙往肚里咽嗎
2020-04-14婚姻保證書該怎么寫
2020-04-15未成年工在勞動中的特殊保護
2020-04-17如何體面地結束一份工作
2020-04-17北京房產稅你了解多少?
2020-04-22買二手房被拒貸怎么辦
2020-04-23債務人揮霍欠款,能不能報案其詐騙
2020-04-24農村離婚子女撫養有哪些難題?
2020-04-28挪用公款的細剖
2020-04-29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協議多久生效?
2020-04-30誣告陷害罪什么情況下會立案處理
2020-04-30解除勞動合同要依法
2020-04-30妻子拒絕生孩子丈夫能起訴離婚嗎?
2020-05-01女性婚后遭遇家庭暴力起訴狀怎么寫?
2020-05-02離婚子女撫養費能夠要求逐年加嗎?
2020-05-03子女探望權協議應該怎么寫?
2020-05-03夫妻離婚什么情況下擁有子女探視權?
2020-05-04裝修期間工人摔傷誰承擔責任
2020-05-04酒后劃車是否算尋釁滋事
2020-05-28補辦結婚登記有哪些效力
2020-05-05女方出軌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
2020-05-05誰能夠做未成年精神病人的監護人?
2020-05-06解除勞動合同怎么進行補償
2020-05-06財產保全具體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0-05-08收養子女有沒有繼承權?如何確定繼承權?
2020-05-08企業負債和企業債務人個人債務沖突時清償方法
2020-05-09遭遇家暴離婚夫妻共同財產怎么判決?
2020-05-10夫妻離婚財產糾紛法院怎么樣收費?
2020-05-10公司清算的范圍是怎么樣的
2020-05-10夫妻離婚時沒有談及撫養權問題是否可以?
2020-05-10離婚爭奪子女撫養權需要收集哪些有利證據?
2020-05-10付了定金之后,對方不履行責任怎么辦
2020-05-11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的判定與量刑
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