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獎金的來源、使用范圍
第三章 獎勵類別、等級和待遇
第四章 申報條件
第五章 評審機構
第六章 評審程序
第七章 附則
院屬各單位、院機關各部門:
為進一步推進我院科技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化工作,在反復研討并征求各分院的意見的基礎上,院對《中國科學院與省市、企業合作獎勵暫行條例》進行了修訂。現將修訂后的《中國科學院與省市、企業合作獎勵暫行條例》印發給你們。本條例自下發之日起施行。 2000年7月21日院印發的《中國科學院與省市、企業合作獎勵暫行條例》同時廢止。
1.分院在院與地方省市合作中的區域(重點)分工
2.中國科學院與省市、企業合作獎評審委員會名單
3.中國科學院與省市、企業合作獎申報表(略)
中國科學院
二○○一年十一月六日
中國科學院與省市、企業合作獎勵暫行條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進一步支持和推動院與省市、企業合作和產業化工作使之逐步形成規模;充分調動分院、研究所(含整體轉制的單位)和有關科技人員、科技管理人員和科技副職人員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及對產業化工作的積極性,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進程,特制定《中國科學院與省市、企業合作獎勵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暫行條例)。
第二章 獎金的來源、使用范圍
第二條 獎金來源為中國科學院與省市、企業合作獎金。
第三條 每年的獎金用于獎勵在院與省市、企業合作中做出貢獻的分院、研究所開發工作組織管理部門(含分院和研究所有關領導及科技管理人員)、科技人員、科技副職人員。
第三章 獎勵類別、等級和待遇
第四條 中國科學院與省市、企業合作獎,設集體獎和個人獎兩大類;集體獎和個人獎下各分設一等獎和二等獎;
(一)集體獎:
一等獎:獎勵人民幣50,000元;
二等獎:獎勵人民幣30,000元。
(二)個人獎:
一等獎:獎勵人民幣10,000元;
二等獎:獎勵人民幣6,000元。
第五條 此獎項是院級獎勵。
第四章 申報條件第六條 申報集體獎應具備的基本條件:
(一)單位領導重視科技開發和技術成果轉化工作(有專職領導負責開發工作,組織機構落實),重視院與省市、企業合作和科技副職選派與管理工作;
(二)按時、按質完成每年院與省市、企業合作項目和合作經濟效益(含社會經濟效益)統計報表,寫出本年度與省市、企業合作工作分析報告。
第七條 符合本暫行條例第六條規定,以及下列條件之一的單位可申報集體一等獎;
(一)研究所以研究成果到地方實現產業化,以及與地方合作形成的企業在評獎年度實現的銷售收入達到4億元及以上(以地方政府提供的,與中科院統計調查結果相一致的統計數據為準,下同);同時該研究所在評獎年度實現與地方各種合作的合同收入(指研究所從地方得到的科研成果轉讓收入,委托研究收入,聯辦企業中按研究成果形成的股份所帶來的收益等;下同)達到3000萬元及以上;
分院按院地合作工作的分工區域內中科院系統的所有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在該區域實現產業化,以及在該區域內與地方各種合作形成的企業在評獎年度實現的銷售收入達到20億元及以上;同時按分工區域內的研究所在評獎年度實現與地方各種合作的合同收入達到1億元及以上;
(二)以資源環境社會發展類工作為主的研究所,在評獎年度實現與地方各種科技、社會發展合作的合同收入以及共建研究基地的地方支持經費等達到1000萬元及以上;
以資源環境社會發展類工作為主的分院,按分工區域內的研究所在評獎年度實現與地方各種科技、社會發展合作的合同收入以及共建研究基地的地方支持經費等達到5000萬元及以上;
(三)在與省市、企業合作過程中,組織過產生重大影響和社會經濟效益的活動,受到省級政府表彰、獎勵的研究所或分院。
第八條 符合本暫行條例第六條規定,以及下列條件之一的單位可申報集體二等獎:
(一)研究所以研究成果到地方實現產業化,以及與地方合作形成的企業在評獎年度實現的銷售收入達到2億元及以上;同時該研究所在評獎年度實現與地方各種合作的合同收入達到1500萬元及以上;
分院按分工區域內中科院系統的所有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在該區域實現產業化,以及在該區域內與地方合作形成的企業在評獎年度實現的銷售收入達到10億元及以上;同時按分工區域內的研究所在評獎年度實現與地方各種合作的合同收入達到5000萬元及以上;
(二)以資源環境社會發展類工作為主的研究所,在評獎年度實現與地方各種科技、社會發展合作的合同收入以及共建研究基地的地方支持經費達到500萬元及以上;
以資源環境社會發展類工作為主的分院,按分工區域內的研究所在評獎年度實現與地方各種科技、社會發展合作的合同收入以及共建研究基地的地方支持經費等達到2500萬元及以上;
(三)在與省市、企業合作過程中,組織過產生重大影響和社會經濟效益的活動,受到省政府有關部門或地市級政府表彰、獎勵的研究所或分院。
第九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報個人一等獎:
(一)以研究成果到地方實現產業化,以及與地方合作形成的企業在評獎年度實現的銷售收入達到1億元及以上;同時在評獎年度實現與地方各種合作的合同收入達到800萬元及以上的科技人員;
(二)以研究成果到地方實現產業化,以及與地方合作形成的企業在評獎年度實現的銷售收達到1億元及以上;同時在評獎年度實現與地方各種合作的合同收入達到800萬元及以上的組織管理人員;
(三)積極組織與省市、企業合作,共同承擔(列入國家計劃的)攻關課題,解決企業重大難題的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
(四)為院與省市、企業合作做出重大貢獻,給研究所帶來明顯經濟效益(當年實現100萬元及以上);
(五)積極為地方經濟發展作貢獻,為地方引進科技合作項目6項以上,或引資1000萬元及以上;在企業技術改造、企業脫困、農村脫貧致富及綜合管理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績的現職科技副職人員。
第十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報個人二等獎:
(一)以研究成果到地方實現產業化,以及與地方合作形成的企業在評獎年度實現的銷售收入達到5000萬元及以上;同時在評獎年度實現與地方各種合作的合同收入達到400萬元及以上的科技人員;
(二)以研究成果到地方實現產業化,以及與地方合作形成的企業在評獎年度實現的銷售收入達到5000萬元及以上;同時在評獎年度實現與地方各種合作的合同收入達到400萬元及以上的組織管理人員;
(三)積極組織與省市、企業合作,共同承擔(列入省級計劃的)攻關課題,解決企業較大難題的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
(四)為院與省市、企業合作做出重大貢獻,給研究所帶來明顯經濟效益(當年實現80萬元及以上);
(五)積極為地方經濟發展作貢獻,為地方引進科技合作項目4項以上,或引資600萬元及以上;在企業技術改造、企業脫困、農村脫貧致富及綜合管理工作中作出顯著成績的現職科技副職人員。
第五章 評審機構
第十一條 院成立“中國科學院與省市、企業合作獎”評審委員會,評審委員會成員由兩位副院長和10位管理專家組成(見附件2)。評審委員會辦公室設在高技術產業發展局。
第十二條 獎勵工作由院高技術產業發展局歸口管理、組織,主要職責是:
(一)擬定獎勵的標準和管理辦法;
(二)組織評審工作;
(三)會同有關部門辦理撥付獎金等手續;
第六章 評審程序
第十三條 “中國科學院與省市、企業合作獎”每年評審一次。
第十四條 有分院地區的研究所通過分院申報;無分院地區的研究所直接向院評審委員會辦公室申報。
第十五條 分院和研究所主要職責是:
(一)組織好初選工作;
(二)排序推薦出所屬單位的先進集體和個人;
(三)填報“中國科學院與省市、企業合作獎申報表”(見附件3),并按時向院評審委員會辦公室申報。
第十六條 評審委員會辦公室,根據獎勵范圍和條件,組織對分院和研究所申報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進行資格審查,資格審查通過后,上報評審委員會,由評審委員會進行評獎。
第七章 附則
第十七條 本暫行條例中所指的合同收入、銷售收入、引資、引進項目等指標均是指在評獎年度從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實現的累計數據。
第十八條 申報“中國科學院與省市、企業合作獎”時,對單位和個人做出的成績應附有真實的證明材料(指合同副本、各種收入的到款票據復印件、合作單位證明、表彰嘉獎的復印件等)。
第十九條 本獎勵的申報時間為評獎年度次年的第三季度。院將每年在工作會議上宣布上一年度獎勵評審結果,并向獲獎的集體與個人頒發獎牌、獎勵證書和獎金。
第二十條 本暫行條例由院高技術產業發展局負責解釋,自院發文之日起實行。
附件1:分院在院與地方省市合作中的區域(重點)分工
12.新疆分院: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
京、津地區和河北省由院直接負責
附件2:
中國科學院與省市、企業合作獎勵評審委員會名單
主任委員:白春禮 副院長
楊柏齡 副院長
副主任委員:何 巖 副秘書長、人事教育局局長
鄧麥村 副秘書長
竺 玄 院與省市合作領導委員會副主任
委 員:趙 勤 高技術產業局局長
桂文莊 高技術局局長
朱 禎 生物局副局長
黃 勇 基礎局副局長
范蔚茗 資源環境局副局長
陳曉峰 人事教育局調配與編制處處長
孟憲民 高技術產業局技經處處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黑龍江東禹律師事務所成立于2002年10月,是黑龍江省司法廳批準注冊的合伙制律師事務所位于北國冰城哈爾濱南崗經濟技術開發區,會展CBD。擁有300平方米的現代化辦公場所,本著現代化高配置的資源配置硬件辦公設備,同時擁有一支由31名優秀律師及行政管理人員及顧問組成的高素質專業化律師團隊。東禹律師以客戶為關注焦點;以質量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以創新求發展;追求個人、事務所、社會的和諧發展。 律師簡介 李曉航律師,2013年考取司法資格,一次性通過司法考試取得A證。現任哈爾濱市仲裁法學會委員,現執業于黑龍江東禹律師事務所。從業以來為多家企業解決復雜疑難問題,提供專業系統的法律服務。并且擅長辦理民商事疑難案件,曾擔任某某離婚案件律師,為當事人爭取最大化權益取得300余萬元財產。擅長婚姻家庭、合同糾紛、債權債務糾紛、遺產繼承糾紛和公司、企業法律顧問事務。 李律師希望以自己耐心、恒心、嫻熟的業務技能,為當事人爭取最大化合法權益。以己推人,把當事人的事當做自己的事來辦是一直秉承的信念!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2019修正)
2019-04-23人民陪審員法
2018-04-27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2011年修正)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
2013-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2009年8月27日)
2009-08-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十一屆〕第十號
2009-06-27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1998修正)
1998-04-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有關人員就職宣誓事宜的決定
1999-07-03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2006-03-15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退耕還林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法規匯編編輯出版管理規定(2019修正)
2019-03-02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8)
2018-09-18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7-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6-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1-08-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1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1-02-28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浙江省嘉興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1-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建立和規范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采購機制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1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關于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0-10-16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
2010-04-02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的通知
2010-01-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0-01-06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