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1.1 為搞好機車段修工作,保證機車質量,適應運輸生產的需要,特制定本規程。
1.2 機車檢修干部和職工,必須牢固樹立為運輸服務的思想,貫徹“質量第一”和“修養并重、預防為主”的方針,在段修工作中加強管理,嚴格紀律,按照本規程和其他有關規定檢修機車。在確保段修質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成本、提高檢修效率和機車完好率,為鐵路運輸提供質量可靠、數量充足的牽引動力。
1.3 機車段修的各級管理機構和干部要加強對機車檢修工作的領導,按照全面質量管理的基本原則和要求,聯系實際,講求實效,抓好各項基礎工作。按照機車運用的要求和“專業化、集中修”的原則組織生產,加強質量管理和生產管理,改革、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積極采用診斷技術,擴大按狀態修理成分,科學合理地延長檢修周期。堅持“四按”(按范圍、按“機統-28”及機車狀態、按規定的技術要求、按工藝)、“三化”(程序化、文明化、機械化)、記名檢修制度。建立嚴密而協調的生產秩序,做好技術資料的積累和分析工作,依靠科學技術進步,不斷提高機車段修的工作質量和產品質量。
1.4 各型內燃、電力機車基本技術規定和限度表與本規程的規定條文具有同等效力,是段修機車檢修、驗收的依據,必須嚴格執行。
1.5 在段修工作中,遇有以下情況時,應按下述原則辦理:
1.5.1 因機車改進設計或遇到超出該車型段修技術規程規定內容的檢修作業時,應參照產品圖紙、設計資料、大修規程及其他有關文件處理。
1.5.2 運用機車發生臨時修理時,應視不同情況,按相應檢修技術要求執行。
第二章 段修管理
2.1 段修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
鐵道部:對全路機車檢修工作統一規劃,督促指導;負責組織制定和修改機車檢修有關規章、規定并監督實施;審批機車技術改造方案;調研、總結、推廣先進經驗;積極為基層服務,及時幫助解決有關問題。
鐵路局:貫徹執行鐵道部有關規章、規定;本著“專業化、集中修”和提高總體經濟效益的原則,對全局機車檢修工作全面規劃、綜合平衡,督促檢查;完善或改革檢修生產的經濟運行機制,逐步形成專業分工明確、集中修理的體制;組織制定和修改本局有關機車檢修實施細則和辦法、機車中修范圍、探傷范圍、主要部件檢修工藝,會同部駐鐵路局機車驗收室共同制定段修機車驗收范圍;組織制定配件互換范圍及定量,并負責機車及大型互換配件的配置、報廢和補充;審批機車中修計劃和段做機車技術改造方案,檢查執行情況;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及時處理有關問題。
鐵路分局:貫徹執行部、局有關規章、規定;審定并督促機務段完成機車檢修計劃以及相應的財務成本計劃;審批小修范圍;督促、檢查、協調本分局管內各機務段的機車檢修工作。
注:不設鐵路分局的鐵路局承擔分局的職責(以下同)。
機務段:貫徹執行部、局、分局有關規章、規定;編制并執行年度檢修工作計劃,制定和修改機車及主要部件的技術作業網絡圖和有關制度,編制機車小修、輔修范圍和工藝;開發或推廣機車診斷技術、信息技術進步成果,提高機車質量和管理水平;組織工藝教育,堅持按范圍、按工藝修車;編制本段機車檢修計劃,全面完成段修任務和相應的財務成本計劃,保證提供質量可靠、數量充足的機車。
2.2 技術管理
2.2.1 機務段必須建立健全以總工程師為首的逐級負責技術管理制度,發揮技術科(室)的技術管理主導作用,不斷加強技術管理工作。
2.2.1.1 要組織落實各項技術規程;掌握機車及主要部件狀態,編制檢修計劃;制定技術組織措施;組織技術革新和機車技術改造;加強工、卡、量具,計量儀表及專用工藝裝備的管理。
2.2.1.2 要認真做好機車履歷簿和檢修臺賬的填寫及其他技術資料的積累,并妥為保管。對有關數據要定期進行數理統計分析,及時制定質量改進措施。
2.2.1.3 要建立健全機車檢修工作分析制度。年、季、月度定期分析的主要內容應包括:檢修任務和各項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的完成情況,機車質量狀況以及有關技術組織措施的執行情況。
上述各項分析情況應每季匯總,并經段長審查后于季度后10日內報鐵路分局、鐵路局。鐵路局進行綜合分析后于1月末提出上年度的檢修工作總結報鐵道部。
2.2.1.4 按照全面質量管理的要求,對機車檢修作業過程、機破、臨修、碎修、超范圍修、返工修等進行定期分析,并針對存在問題開展QC活動,提出改進措施,不斷提高檢修工作質量和產品質量的水平。
2.2.1.5 技術科(室)負責編寫及修改檢修范圍、工藝和技術規定,并做好機車各部(柴油機、電機、電器及電線路、蓄電池、輔助裝置、制動、輪對、儀表)的技術管理工作。加強機車部件和重要配件壽命的數據積累,為提高質量和修訂有關規程提供科學依據。
2.2.2 要充分利用電子計算機技術做好數據儲存、分析和信息管理及反饋工作,用好信息資源,為檢修生產和技術管理服務,以提高管理工作水平和綜合經濟效益。
2.3 生產管理
2.3.1 機車檢修的生產管理在分管副段長領導下,由檢修車間具體負責。
2.3.1.1 檢修車間主要負責編制、修改和實施機車及主要部件檢修技術作業網絡圖;抓好機車檢修質量;完成檢修任務、勞動生產率、配件材料及能源消耗等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2.3.1.2 機車檢修實行按機車大部件和專業性質劃分的專業修或按機車的包修負責制。
2.3.1.3 生產調度室負責組織均衡生產,保證按技術作業網絡圖實施機車中、小、輔修和大型互換配件檢修。切實加強機車修后服務工作,積極搶修故障機車,保證運用機車質量。
2.3.1.4 質量管理室負責制定并落實檢修質量控制、跟蹤及檢查的各項制度;質量檢查員要加強檢修作業過程中的質量控制,交驗合格的配件及機車。
2.3.1.5 加強安全生產的思想教育。堅持安全生產制度,及時總結和推廣安全生產經驗,確保人身和設備的安全。
2.3.1.6 建立健全會議制度。按時召開各種檢修會議,確定超修范圍,檢查生產進度,協調各有關方面的工作,確保完成檢修生產任務,并按照機車檢修評定標準,對每臺機車的檢修工作進行總結評定。
2.3.1.7 搞好班組建設。加強班組的生產管理,考核班組“四按、三化、記名修”制度的執行情況和有關檢修記錄,提高班組管理水平。
2.3.1.8 抓好職工培訓工作。按時組織學習,不斷提高檢修人員的技術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
2.3.1.9 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認真吸收和推廣先進經驗,不斷提高機車質量、降低修車成本。
2.4 修程和周期
2.4.1 機車修程和周期應根據機車構造特點、運用條件、實際技術狀態確定其修程和周期,以保證機車安全可靠地運用。
2.4.1.1 修程
分為大修、中修、小修、輔修四級,其中中修、小修、輔修為段修修程。
大修:機車全面檢查修理,恢復機車的基本質量狀態;
中修:機車主要部件檢查修理,恢復其可靠使用的質量狀態;
小修:機車關鍵部件和易損易耗零部件檢查修理,有針對性地恢復機車運行可靠性。有診斷技術條件者,可按其狀態進行修理;
輔修:機車例行檢查,做故障診斷,按狀態修理。
2.4.1.2 周期(公里或期限)
各級修程的周期,應按非經該修程不足以恢復其基本技術狀態的機車零部件,在兩次修程之間保證安全運用的最短期限確定。根據當前機車技術狀態,檢修周期規定如下:
電力機車
客、貨運本務機車:
大修:160~200萬公里;
中修:40~50萬公里;
小修:8~10萬公里;
輔修:1~3萬公里。
補機和小運轉機車:
大修:不少于15年;
中修:不少于3年;
小修:不少于6個月;
輔修:不少于1個月。
內燃機車
客、貨運本務機車:
大修:70~90萬公里;
中修:23~30萬公里;
小修:4~6萬公里;
輔修:不少于2萬公里。
補機和小運轉機車:
大修:8~10年;
中修:2.5~3年;
小修:4~6個月;
輔修:不少于2個月。
小、輔修周期為參考值,各局可根據機車實際技術狀態自行確定;中修周期各局可根據本規程規定的范圍內,結合客、貨運輸任務及各地運用條件的具體情況確定。但需報鐵道部核備。
2.4.1.3 為了不斷提高機車的使用效率,應認真掌握機車狀態的變化規律。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經報鐵道部批準后,允許鐵路局進一步延長機車或部件的檢修周期和進行檢修周期新的計算方式(如運行時間)的嘗試,實行“彈性周期計劃修”或“定期檢查狀態修”。但危及行車安全的部件必須嚴格按周期檢查和修理,可不與機車修程同步。
2.5 檢修計劃
機車檢修應按計劃進行。檢修計劃由機務段技術科(室)負責會同檢修、運用車間,根據機車走行公里、實際技術狀態,以及檢修、運用車間的生產情況等進行編制,按照程序審批后下達實施。
2.5.1 小修及輔修計劃
機車小修及輔修月度或旬(周)計劃應在月或旬(周)開始前三至五天提出,經機務段長批準,報鐵路分局核備后執行。運用車間要于機車修程開工48小時前填好“機統-28”,并于24小時前交檢修車間。
2.5.2 中修計劃
機務段應在每年度開始前85天,編制出次年分季的年度機車中修計劃報鐵路局。機務段每季度開始前45天編制出分月的季度中修計劃報鐵路局,鐵路局審查、平衡、批準后,于季度開始前30天下達到承修段,并通知委修段。委修段于月度開始前25天將中修機車不良狀態書寄給承修段。承修段于每月開始前10天,編制出中修施工月計劃,報鐵路局審核后執行,并通知委修段按計劃送車。
2.6 檢修范圍
2.6.1 機車各級段修修程必須有科學合理的檢修范圍(含探傷范圍、驗收范圍、配件互換范圍),并認真貫徹執行。
輔修范圍由機務段負責編制并確定。
小修范圍由機務段負責編制,報鐵路分局審批、鐵路局備案。
中修范圍由鐵路局組織編制,報鐵道部備案。
段修范圍應由編制單位根據執行中出現的機破、臨修、碎修、超范圍修等情況定期組織修訂。
2.6.2 機車段修范圍編制的依據:
2.6.2.1 段修周期;
2.6.2.2 各機組、部件的技術要求;
2.6.2.3 機車狀態的變化規律;
2.6.2.4 原范圍執行情況。
2.7 檢修工藝
2.7.1 為了保證機車的檢修質量和提高勞動效率,必須有合理、先進的檢修工藝(包括車上檢修工藝及部件檢修工藝)。
鐵路局組織編制主要機組和部件的檢修工藝,并報鐵道部備案;機務段負責編制段修車上作業項目、小部件檢修及其他作業檢修的工藝,并報鐵路分局或鐵路局備案。各種工藝對質量關鍵的主要部位應標明質量管理點。
2.7.2 編制、貫徹檢修工藝的基本要求:
2.7.2.1 檢修工藝應符合本規程和圖紙、技術條件以及國標、部標等有關規定。各級修程的基本技術要求和尺寸限度要互相銜接。
2.7.2.2 檢修工藝應對質量標準、工藝裝備、檢測器具、特殊材料、配件清潔度、作業環境、重點作業方法、作業要領等做出明確的規定,力求實用,操作簡便安全。
2.7.2.3 在生產實踐中,應注意總結、推廣先進經驗,使工藝不斷完善和提高。新編或修改的工藝內容,均需經過實際驗證,并經主管部門批準后方可執行。
2.7.2.4 應有計劃地進行工藝教育和工藝操作考核。檢修人員必須熟知自己所從事作業的工藝并嚴格按照工藝要求進行檢修工作。認真填好、管好規定的工藝記錄。工藝裝備、工具和量具需定期校驗、維修,經常保持良好狀態。
2.7.2.5 鐵路局和鐵路分局應定期檢查和分析機車段修工藝執行情況,提高工藝兌現率。注意總結推廣先進經驗,不斷地在實踐中發展和完善各項工藝,使之達到合理、科學、先進的要求。
2.8 配件互換及管理
2.8.1 機車修理實行配件互換是提高檢修質量、縮短檢修時間、組織均衡生產的前提條件。
2.8.1.1 機務段要執行鐵路局下達或批準的配件定期互換和非定期互換范圍。配件定期互換應納入機車段修范圍。條件成熟時要逐步擴大互換范圍。
2.8.1.2 根據少占用資金的原則,機務段應按鐵路局下達或批準的儲備定量,在檢修車間配備定期互換和非定期互換配件,實行集中管理并建立互換配件的管理制度。良好互換配件保有量應符合規定要求?;Q配件報廢時,由機務段按照規定組織鑒定并辦理報廢手續,經批準后要及時申請補充。
2.8.1.3 鐵路局應根據修車需要和專業化協作的原則,將換下的舊配件(包括有修復價值的小型配件)按品種統一規劃,進行專業分工,建立專修點,開展集中修,提高質量和效益。機車可逐步實行換件修,有條件的配件專修點,可實行工廠化管理。
2.9 機車檢驗工作
機車及其配件的質量檢查和驗收工作,是段修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監督機車檢修質量達到規定技術標準的重要一環,為此機務段和局駐段驗收室要做好以下工作:
2.9.1 凡屬重點驗收范圍的配件及項目,先由工作者(或組長)按照該車型段修技術規程(或工藝)規定的質量標準進行自檢、工長(或質量檢查員)復檢,再經驗收人員驗收后方可進入下一道工序。
2.9.2 機車和重要部件檢修后,須經驗收員驗收合格方可投入運用和裝車。
2.9.3 機務段要定期召開段、驗聯席會議,研究有關機車、配件的質量問題,做出改進、提高檢修質量的措施和決定,檢查上次會議措施、決定的實施情況。
2.10 機車交接
跨局、段的委修機車必須嚴格按照計劃(合同)規定的日期回送入段。所有零部件不得拆換。機車履歷簿和補充技術資料等須在機車入段時一并交給承修段。
委修段的機車乘務員及代表要在開工前向駐段驗收室報到,當好驗收員的助手,并在交車工長領導下完成鐵路局規定范圍的作業。交車后,承修段和駐段驗收室對機車保養狀態和乘務員在修程期間的表現做出書面鑒定,連同考勤表一起寄送所屬機務段。
委修機車自交車時起,應于48小時內離開承修段。承修段要將填寫齊全的機車履歷簿及驗收記錄交給接車人員簽收后帶回。
2.11 機車段修保證期
機車經委修后在正常運用和保養維修的情況下,承修段應按規定的范圍保證規定的使用期限,其范圍和保證期由各鐵路局制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
200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1995修正)
1995-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決定(1998)
1998-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增發長期建設國債和今年財政預算調整方案的決議
2000-08-25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1988-01-2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已修定]
1980-09-10生豬屠宰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殘疾人教育條例(2017修訂)
2017-02-01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
2016-03-10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2第一次修正)
2012-03-30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8-15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
2013-08-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7-11中華人民共和國第634號國務院令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1-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浙江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11-04-22關于印發《2011年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整頓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1-03-28國務院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
2011-01-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通知
2010-07-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0-01-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對口支援方案的通知
2008-06-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清理規范各類職業資格相關活動的通知
2007-12-31國務院批轉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及考核實施方案和辦法的通知
2007-11-17關于開展中央企業所屬賓館酒店類單位情況調查的通知
2007-08-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藥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
2007-03-31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通知
2007-04-04人體器官移植條例
2007-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