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
為了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全面、準確地掌握財政部門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處罰工作情況,研究財政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處罰工作中的問題,完善財政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處罰案件統計制度,進一步推動財政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處罰工作,我部決定建立和完善財政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處罰案件統計報告制度。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統計報表分為財政行政復議案件統計報表、財政行政應訴案件統計報表和財政行政處罰案件統計報表,每一年統計一次。
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的法制工作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的財政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處罰案件的匯總統計和報表填報工作。
縣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的法制工作機構對本行政區域的財政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處罰案件進行匯總統計,并于翌年1月底以前,將本年度的統計報表報送上一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的法制工作機構;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的法制工作機構和行政公署財政部門的法制工作機構對本行政區域的財政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處罰案件進行匯總統計,并于翌年2月底以前,將本年度的統計報表報送上一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的法制工作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的法制工作機構對本行政區域的財政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處罰案件進行匯總統計,并于翌年3月底以前,將本年度的統計報表報送財政部條法司。
三、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的法制工作機構在報送每年度的財政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處罰案件統計報表的同時,應當一并報送本年度財政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處罰案件的統計分析報告。統計分析報告應當對財政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處罰案件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總結財政執法工作中的經驗及不足,提出財政立法、財政執法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意見。
四、財政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處罰案件統計工作是一項經常性、嚴肅性的工作,具體承擔統計任務的法制工作機構應當指定專人負責。負責財政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處罰案件統計工作的人員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做好統計工作。
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可以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和特點,根據本通知的規定,制定具體執行辦法。
六、本通知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一:————年度財政行政復議案件統計報表及說明
————年度財政行政復議案件統計報表
填表單位(蓋章):———— 單位: 件
總件數 |
受理情況 | 申請人 | 被申請人 | 申請復議事項 | 已審結 | 未審結 | 行政賠償 | 按財政業務范圍劃分 | ||||||||||||||||||||||||
受理 | 不予受理 | 其他 | 公民 |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 縣級政府財政部門 | 市<地>級政府部門 | 省級政府財政部門 | 其他 | 行政處罰 | 行政許可 | 行政強制措施 | 行政收費 | 不作為 | 其他 | 撤回申請 | 維持 | 撤銷 | 變更 | 確認違法 | 責令履行 | 其他 | 件數 | 賠償金額<元> | 預算類 | 稅收類 | 國有資產類 | 財務類 | 會計類 | 注冊會計類 | 其他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填表人: 核表人: 電話: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財政行政復議案件統計報表》說明
一、1欄中的“總件數”,是指本統計年度共收到財政行政復議申請的總數。
二、4欄中的“其他”,是指行政復議機關決定受理行政復議申請之前,申請人撤回行政復議申請的案件;符合行政復議法的規定,但不屬于本機關受理,告知申請人向有關行政復議機關提出申請的案件等。
三、6欄中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包括公民和法人作為共同申請人的案件。
四、10欄中的“其他”,包括:(1)除7~9欄以外的被申請人;(2)一個行政復議申請涉及兩種或者兩種以上被申請人的;等等。
五、11欄中的“行政處罰”,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六條第(一)項的內容。
六、12欄中的“行政許可”,包括:行政審批,頒發許可證、執照以及資質證書、資格證書,核準等。
七、13欄中的“行政強制措施”,包括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收容審查、勞動教養、強制遣返、強制戒毒等)和對財產的強制措施(查封、凍結、扣押等)。
八、15欄中的“不作為”,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六條第(八)、(九)、(十)項規定的行政行為以及其他屬于行政復議受案范圍的不作為行為。
九、16欄中的“其他”,包括:(1)除11~15以外可以申請行政復議的事項;(2)一個行政復議申請涉及兩種或者兩種以上事項的;等等。
十、“已審結”一欄,是指受理后在本統計年度內已審理終結的案件。
十一、23欄中的“其他”,包括:(1)部分維持、部分撤銷的決定;(2)部分維持、部分變更的決定;(3)部分維持、部分責令履行的決定;(4)部分撤銷、部分變更的決定;(5)部分撤銷、部分責令履行的決定;(6)部分變更、部分責令履行的決定;(7)行政復議申請受理后轉送的案件等。
十二、24欄中的“未審結”,是指受理后在本統計年度內尚未做出行政復議決定,也未撤回申請或轉送結案的案件。
十三、25、26欄中的“行政賠償”是指申請行政復議時提出的行政賠償:“件數”是指申請行政復議時提出的行政賠償案件的件數:“賠償金額”是指行政機關依法支付的賠償數額。
十四、27欄中“預算類”,包括預算資金管理、預算外資金管理、政府采購管理等。
十五、32欄中的“注冊會計師類”,包括對注冊會計師的管理、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的管理等。
附件二:————年度財政行政應訴案件統計報表及說明
————年度財政行政應訴案件統計報表
填表單位(蓋章):———— 單位: 件
總件數 | 原告 | 被告 | 復議后應訴情況 | 未經復議直接應訴情況 | 行政賠償 | 按財政業務劃分 | |||||||||||||||||||||||||||
應訴機關 | 審理與判決 | 應訴件數 | 審理與判決 | 件數 | 賠償金額<元> | 預算類 | 稅收類 | 國有資產類 | 財務類 | 會計類 | 注冊會計師類 | 其他 | |||||||||||||||||||||
公民 |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 縣級政府財政部門 | 市<地>政府財政部門 | 省級政府財政部門 | 其他 | 應訴件數 | 原具體行政行為機關 | 復議機關 | 撤訴 | 維持 | 撤銷 | 變更 | 期限履行職責 | 其他 | 未審結 | 撤訴 | 維持 | 撤銷 | 變更 | 限期履行職責 | 其他 | 未審結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填表人: 核表人: 電話: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財政行政應訴案件統計報表》說明
一、1欄中的“總件數”,是指本統計年度共收到財政行政應訴通知的總數。
二、7欄中的“其他”,包括:(1)除4~6欄所列種類以外的被告,如依法設立的派出機構等;(2)一個訴訟請求涉及兩種或者兩種以上被告的。
三、報表中的“應訴件數”,是指人民法院已決定受理并通知行政機關應訴的行政訴訟案件數。
四、報表中的“審理與判決”,是指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經二審的,只填寫二審結果。
五、16、24欄中的“其他”,包括駁回起訴、終結等情形。
六、報表中的“未審結”,是指在本統計年度內人民法院尚未做出判決、裁定的案件。
七、28欄中“預算類”,包括預算資金管理、預算外資金管理、政府采購管理等。
八、33欄中的“注冊會計師類”,包括對注冊會計師的管理、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的管理等。
附件三:————年度財政行政處罰案件統計報表及說明
————年度財政行政處罰案件統計報表
填表單位(蓋章):———— 單位: 件
《財政行政處罰案件統計報表》說明
一、1欄中的“總件數”,是指本統計年度共做出財政行政處罰的總數。
二、7欄中的“其他”,包括:(1)除4~6欄所列種類以外的實施機關,如依法設立的派出機構等;(2)一個行政處罰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機關實施的。
三、10欄中“預算類”,包括預算資金管理、預算外資金管理、政府采購管理等。
四、15欄中的“注冊會計師類”,包括對注冊會計師的管理、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的管理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第三修改議定書》的決定
2011-08-26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09-03-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兒童權利公約關于兒童卷入武裝沖突問題的任擇議定書》的決定
2007-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香港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臨時立法會在1997年6月30日前工作決定
1997-02-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
2005-02-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
2005-03-08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8-12-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土耳其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1992-09-28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1992-04-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國務院提請審議授權深圳市制定深圳經濟特區法規和規章的議案的決定
1989-04-04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修訂]
1989-02-21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失效]
1986-12-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決定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2006-03-25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2006-03-15廣播電視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艾滋病防治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財政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2019-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
2018-01-01《食鹽專營辦法》修訂
2018-01-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不動產登記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4-02-28國務院關于發布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3年本)的通知
2013-12-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2-01-19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
2011-03-27個體工商戶條例
2011-04-16國務院批轉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