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信訪的通知》要求,為全面規范和強化教育信訪工作,教育部辦公廳對原國家教委辦公廳制定的有關教育信訪工作規定做了修訂。現將《關于進一步加強教育系統信訪工作的幾點意見》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單位的實際情況貫徹執行。
關于進一步加強教育系統信訪工作的幾點意見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五大會議精神和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適應教育改革、發展和穩定工作的需要,現對進一步加強教育系統的信訪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高度重視信訪工作,明確工作職責
教育系統信訪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育行政機關聯系廣大師生員工和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了解教育方針、政策、法規的貫徹執行情況,聽取群眾批評建議的窗口;是接受群眾監督、促進勤政廉政、克服官僚主義、改進工作作風的重要渠道;是化解矛盾,維護機關、學校正常秩序,保持穩定的一項重要工作。信訪工作責任重大,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從講政治顧全局的高度,重視和認真做好信訪工作。
(一)教育部信訪工作的職責是:
1、教育部信訪辦公室是教育部機關信訪工作的綜合協調部門,對全國教育戰線信訪工作具有宏觀指導職能。其職責是: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信訪工作方針政策,協助部、辦公廳領導檢查、督促、指導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和部屬高校的信訪工作。
2、承辦上級機關和領導交辦的信訪案件,協調黨中央、國務院各部門之間涉及教育工作方面的信訪問題及應由教育部受理的信訪問題。
3、按照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教育部機關各司局、直屬單位的職權范圍,分別將向教育部反映的有關信訪問題,轉交地方教育部門、部內各司局和部屬高校、直屬單位處理并負責督促、協調、催辦、檢查信訪案件的落實情況。
4、處理有關教育方面的來京集體上訪和突發事件。
5、定期匯總并通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和部屬高校的信訪工作情況,及時向領導反映重要信訪信息,辦好信訪摘報、簡報。
(二)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信訪工作的職責是:
1、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和教育部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人民政府關于信訪工作的方針政策,負責對本系統信訪工作的宏觀指導;幫助所屬單位、部門加強信訪組織建設,組織交流經驗、表彰先進。
2、負責受理上級機關、領導交辦的信訪案件;負責受理師生員工及群眾涉及教育方面的信訪問題;對下屬單位處理不服的信訪問題進行復查,幫助下屬部門重新處理;對個別久拖不決的案件,提出限期結案的意見。
3、負責督促檢查本系統所轄部門和單位的信訪工作及信訪案件的承辦情況;協調教育系統以外有關單位、部門對涉及教育方面信訪問題的處理。
4、及時處理突發信訪事件和集體上訪、特別是發現有集體到
北京上訪的苗頭,應及時勸阻、疏導,并及時上報教育部。
5、定期分析信訪情況,重要情況及時上報。
(三)部屬高校和其他部屬事業單位的信訪工作職責,參照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信訪工作職責執行。
二、做好信訪信息工作
信訪信息是教育信訪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教育部信訪辦公室要向廳、部領導及時報告各地、各高校的信訪的信息。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部屬高校要定期、準確地提供本地區、本學校的熱點、難點問題,以及重大事件、批評建議及信訪工作新舉措等情況。信訪辦以摘報、簡報的方式不定期轉發重要信息。每年年終要通報各地報送信息的采用情況。
三、全面貫徹《
信訪條例》,實施“群眾逐級上訪和分級受理制度”
1、《信訪條例》的實施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在信訪工作上的具體體現,是信訪工作向法制化、規范化邁進的重要標志。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全面貫徹《信訪條例》,完善本地區、本單位教育信訪工作的制度建設,在信訪工作中提高依法辦事、依法行政的水平。對群眾來信來訪中涉及法律、法規方面的問題,要積極引導信訪者通過法律途徑尋求解決。
2、實施“群眾逐級上訪和分級受理制度”,努力減少越級上訪、重復信訪。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處理好本轄區的來信來訪。對群眾反映的問題,按照“分級負責,歸口管理 ”的原則,本著高度負責的態度認真處理,做到問題發生在哪里,
就在哪里解決,力爭做到群眾反映問題,小事不出校、鎮,大事不出縣、市。
3、信訪工作要建立雙向監督機制,明確責任。要堅持信訪工作領導責任制,誰主管誰負責,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對基層單位該受理的不予受理,拖延推諉,不負責而導致的越級上訪案件,上級部門有權責成下級單位限期處理。對玩忽職守、頂拖不辦、因處理不及時或不妥當而造成嚴重后果的,視情節追究有關領導和工作人員責任。
4、要重視對群眾舉報案件的處理。對群眾舉報揭發的重要違紀案件,要認真對待,絕不允許置之不理或層層照轉。更不允許將群眾的舉報材料轉交當事人處理。對壓制、打擊舉報人的報復案件要嚴肅查處。
5、要高度重視并切實做好“重點人、重點問題”和集體訪的處理工作。集體上訪影響社會安定和機關正常辦公秩序,對集體上訪反映的問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認真對待,除積極做好疏導穩定工作外,還要迅速向主管部門通報情況,責成受理單位果斷處理。對來到教育部的集體訪和纏訪人員,經教育部信訪辦公室做工作后仍滯留不歸的,一律通知地方派人接回,減少在京滯留時間。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部屬高校要積極協助、配合處理進京上訪問題,不得相互推諉,更不要將矛盾上交。上訪老戶問題比較復雜,時間跨度長,涉及范圍廣,處理難度大。對上訪老戶的處理,要區別情況逐個研究,分別采取不同方法和措施,妥善處理。要防止出現新的上訪老戶。對無理糾纏及揚言鬧事的上訪人,要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控制,穩定在當地。
6、強化信訪案件的交辦、查處工作。凡教育部辦公廳或信訪辦公室函請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及高校調查處理并報送結果的信訪問題,應在三個月內查結上報。對個別復雜案件不能按期結案報送的應及時用書面或電話說明情況。省級教育信訪部門、部屬高校信訪部門負責人要在查辦結果上簽署意見。教育部信訪辦公室將定期對案件的查結情況予以通報。
四、加強領導,健全信訪機構,搞好隊伍建設
1、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部屬高校和其它部屬單位要切實加強對信訪工作的領導,要有一位主要領導負責信訪工作,要經常研究解決信訪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有條件的單位應建立領導同志接待制度和“包案”制度,經常閱處來信,直接接待來訪。
2、加強信訪機構建設。信訪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部屬高校要根據精簡高效的原則健全信訪機構,配備一定數量的作風正派、政策性強、工作能力強的干部從事信訪工作。各級領導要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關心信訪干部,創造條件,使他們能參加必要的會議,閱讀有關文件,提供學習機會,合理地解決信訪工作人員的職級待遇問題,努力改善辦公條件,配備必要的辦公設備,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在機構改革調整中,要保證信訪工作人員的配備與承擔的工作任務相適應。
3、要文明辦信訪,發揮“窗口”作用。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和部屬高校的信訪機構要搞好自身建設,增強服務意識和工作責任心,在受理信訪事項時,要做到文明禮貌,熱情耐心,答復問題明確,處理問題公正。凡需要解決落實的信訪問題,一定要認真負責到底,切實為群眾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