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申請撤銷裁決
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提出證據證明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一)沒有仲裁協議的;
(二)裁決的事項不屬于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委員會無權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
(五)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
(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
人民法院經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決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
人民法院認定該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裁定撤銷。
〔釋義〕 本條是關于當事人申請撤銷裁決的條件及人民法院管轄權的規定。
撤銷仲裁裁決是人民法院對仲裁進行監督的方式之一。根據本條的規定,當事人能夠提出證據證明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一)沒有仲裁協議的。仲裁協議是當事人申請仲裁的前提條件,沒有仲裁協議,仲裁委員會對當事人的爭議沒有仲裁管轄權,仲裁庭對當事人爭議所作的裁決就失去了存在根據;
(二)裁決的事項不屬于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委員會無權仲裁的。對某一爭議交由仲裁庭仲裁是當事人的權利,如當事人未將其爭議列入仲裁協議即表示當事人不愿將其爭議提交仲裁,仲裁庭即不得對未在仲裁協議中列明的爭議進行仲裁;仲裁委員會對不屬仲裁管轄范圍的爭議不得進行仲裁,否則,因其管轄缺乏法律上的權力而無效;
(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仲裁庭的組成是否合法、仲裁活動的程序是否合法,直接關系到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是否能夠得到法律上的保障。為保障當事人的利益,仲裁法十分重視當事人上述程序上的權利。凡仲裁活動中存在程序上的違法行為的,仲裁裁決均可申請撤銷;
(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盡管裁決所依據的證據都要經過當事人質證和仲裁庭查證,但并不能完全排除偽造證據的可能性。如果偽造證據被用于裁決,很可能導致裁決的不公正。因此,為保證仲裁裁決的公正性,凡是根據偽造證據所作的裁決,無論是否影響到了裁決的公正性,當事人均可申請撤銷;
(五)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對于當事人隱瞞證據情況下所作的裁決,并不必然導致裁決可被申請撤銷。只有當被隱瞞的證據足以影響到裁決的公正性時,當事人才可申請撤銷裁決;
(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仲裁員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是指仲裁人員利用仲裁案件職務上的便利,索取當事人財物或非法接受當事人財物,從而偏袒一方當事人,明知案情是與非,而故意顛倒黑白,作枉法裁判的行為。
有權作出撤銷裁決裁定的,只能是作出該裁決的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選擇中級人民法院是為了慎重,為了與仲裁的一裁終局制相稱。
法院收到當事人撤銷裁決的申請后,應當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決是否有前面所述的情形。經審查核實裁決有前面所述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此外,法院如認定該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也應當裁定撤銷。
需要說明的是,申請撤銷裁決程序與我國仲裁制度原有的“一裁兩審”不同,與一裁終局也不矛盾。撤銷裁決的程序并不是必經程序和必然發生的。原因是:1.申請撤銷裁決的情形有嚴格的法律限制,其內容以程序性問題為主,對事實只是極有限度的涉及;2.當事人必須對撤銷裁決的申請提出符合法律規定的有效的證據證明,否則申請不能成立;3.法院只對裁決是否有效作出裁定,而不對裁決所涉及的糾紛進行審理和判決。#p#分頁標題#e#
第五十九條 當事人申請撤銷裁決的,應當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釋義〕 本條是關于當事人申請撤銷裁決的期間的規定。
期間分法定期間和指定期間兩種。法定期間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的期間,它不能由當事人協商,仲裁庭也不能隨意變更;指定期間是由仲裁庭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確定完成某種仲裁行為的期限。指定期間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變更或延長。
本條規定,當事人申請撤銷仲裁裁決的,應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6個月內提出。6個月是法定期間,不得隨意變更,否則,在法定期間之外完成的行為沒有法律效力。
第六十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撤銷裁決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撤銷裁決或者駁回申請的裁定。
〔釋義〕 本條是關于法院受理撤銷裁決的期限的規定。
人民法院收到當事人撤銷裁定的申請后,認為符合條件的,應依法受理,組成合議庭進行審查核實。法院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裁定。凡是審查核實裁決確有仲裁法第五十八條規定情形的,裁定撤銷裁決,否則,應裁定駁回申請。
第六十一條 人民法院受理撤銷裁決的申請后,認為可以由仲裁庭重新仲裁的,通知仲裁庭在一定期限內重新仲裁,并裁定中止撤銷程序。仲裁庭拒絕重新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恢復撤銷程序。
〔釋義〕 本條是關于法院中止、恢復撤銷程序的規定。
人民法院受理撤銷裁決的申請后,經審查,認為可以由仲裁庭重新仲裁的,應當通知仲裁庭在一定期限內重新仲裁,同時,裁定中止撤銷程序。仲裁庭是仲裁爭議的原仲裁庭,不必重新組合。在什么情況下法院認為仲裁庭可重新仲裁,法律沒有明文規定。一般認為,如果仲裁庭重新仲裁不會影響仲裁的合法性和公正性的均可。這樣規定的目的也是為了減少當事人的訟案。
仲裁庭收到法院有關重新仲裁的通知后拒絕重新仲裁的,法院應裁定恢復撤銷程序,并作出是否撤銷裁決的裁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友好合作條約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和立陶宛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8-25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2001-12-29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幾個問題的解釋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9-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決定
1998-04-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正確理解和執行《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一條第二款的答復
1992-01-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
1981-06-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長江南通港、張家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82-11-1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決定
1990-04-04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8-03-10快遞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船員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中藥品種保護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
2017-05-28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3年修正)
2013-12-07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
2010-09-14學校體育工作條例
1990-03-12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修改《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的決定
2012-12-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減災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08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通知
2012-11-09國務院關于廣東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8-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西壯族自治區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1-10-22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做好2011年電力運行調節工作的通知
2011-03-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1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0-12-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
201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