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條 請求國請求引渡,應當作出如下保證:
(一)請求國不對被引渡人在引渡前實施的其他未準予引渡的犯罪追究刑事責任,也不將該人再引渡給第三國。但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同意,或者被引渡人在其引渡罪行訴訟終結、服刑期滿或者提前釋放之日起三十日內沒有離開請求國,或者離開后又自愿返回的除外;
(二)請求國提出請求后撤銷、放棄引渡請求,或者提出引渡請求錯誤的,由請求國承擔因請求引渡對被請求引渡人造成損害的責任。
【釋義】 本條是關于請求引渡的國家在提出引渡請求時,應當向我國政府作出有關保證的規(guī)定。
引渡活動主要是國與國之間的協助關系,一方在給予另一方提供引渡合作時,要求對方作出有關保證,主要是為了保證引渡的正常進行以及順利處理由于引渡引起的相關事宜。本條要求請求國在引渡罪犯時向我國政府作出保證,這種保證是引渡的先決條件之一,如果請求國拒絕作出保證,我國可以拒絕引渡。
本條包括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讓請求國保證,只對準予引渡的罪行追究被引渡人的刑事責任;第二層意思是如果因請求國的原因,造成提出引渡請求后又撤銷、放棄或者提出的引渡請求的對象是錯誤的,給被請求引渡人造成的損害責任,應當由請求國來承擔的保證。
(一)本條第一項規(guī)定,請求國不得對被引渡人在引渡前實施的其他未準予引渡的犯罪追究刑事責任,也不將該人再引渡給第三國。但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同意,或者被引渡人在其引渡罪行訴訟終結、服刑期滿或者提前釋放之日起三十日內沒有離開請求國,或者離開后又自愿返回的除外。根據這一規(guī)定,請求國必須保證將被引渡人引渡回國后,只能針對我國準予引渡的犯罪追究被引渡人的刑事責任。關于這一問題《聯合國引渡示范條約》有類似的規(guī)定,《聯合國引渡示范條約》第十四條規(guī)定,除被請求國準予引渡的犯罪行為和被請求國同意的其他犯罪行為外,請求國不得因被引渡人在移交之前該人所犯的任何罪行對其進行訴訟程序、判刑、扣押、再次引渡到第三國,或對他施加任何其他的人身自由限制。但是如果該人在其受引渡罪行結案之后三十至四十五天之內有機會離開請求國而沒有離開,或在離開請求國后又自愿返回請求國的領土的除外。我國引渡法所表達的意思與聯合國引渡示范條約表達的意思是一致的。也就是說被請求國對被引渡人的保護是有期限限制的,被引渡人在法律規(guī)定的期限內沒有離開請求國或者離開后又自愿返回的,如果請求國對被引渡人實施逮捕或審判,我國政府不予干涉。
實踐中,有些被請求引渡人,有多種犯罪行為,但請求國只對其中某一犯罪提出引渡,如被請求引渡人在引渡前實施了盜竊罪和詐騙罪,但請求國并未對盜竊罪向我國政府提出引渡,而是以詐騙罪向我國政府提出引渡該人,如果我國政府同意將被請求引渡人引渡給請求國,請求國必須保證回國后只對被引渡人的詐騙罪追究責任。“也不將該人再引渡給第三國”是指請求國也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罪名將被引渡人交其他國家進行審判。如果被引渡人以后再犯其他罪,則不屬于這種情況。
“但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同意,或者被引渡人在其引渡罪行訴訟終結、服刑期滿或者提前釋放之日起三十日內沒有離開請求國,或者離開后又自愿返回的除外”,是指如果經我國政府同意,請求國可以對被引渡人的其他犯罪進行追訴或將被引渡人再引渡給第三國,如果被引渡人在訴訟終結、服刑期滿或者提前釋放之日起三十日內未離開請求國,或者離開后又自愿返回請求國的,請求國有權對被引渡人的其他犯罪進行追訴或引渡給第三國,我國政府對被引渡人不再保護。
(二)第二款是關于請求國撤銷、放棄引渡請求和引渡請求錯誤的,應由請求國承擔由此而給被引渡人造成損害的責任。撤銷引渡,是指請求國在向我國提出引渡請求后,在引渡案件終結前,通過法定渠道,向我國政府提出撤銷對被請求引渡人的引渡。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發(fā)現不應該對其引渡和不想進行引渡等各種因素。放棄引渡,主要是指引渡請求已經提出,而且引渡請求已經實現,但請求國由于種種原因,又決定不接收被請求引渡人等。
“提出引渡請求錯誤的”是指請求國向我國提出引渡請求后,請求國或我國在對案件進行審查中,發(fā)現該案有錯誤,包括對案件事實和適用法律上的錯誤。如發(fā)現犯罪的不是被請求引渡人,而是另外一個人等。對這種情況,如果我國已經對該人實施了強制措施,或查封了財產,就涉及賠償被請求引渡人經濟損失的問題。這種賠償責任以及由此引起的一切費用,均由請求國負擔。這樣規(guī)定,主要是因為被請求引渡人是請求國提出,相關證據也是由請求國提供,是請求國要對被請求引渡人追究刑事責任,而我國只是依法、依條件對請求國提出一種司法協作,因此如果引渡請求錯誤的,應當由請求國承擔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12修訂)
2012-12-28政務院及其所屬各機關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2-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2004)
2004-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政府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6-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1988-01-2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失效)
1995-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年修正)
2014-11-27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
2004-09-19關于印發(fā)《供電企業(yè)信息公開實施辦法》的通知
2014-03-10國務院醫(yī)改辦關于加快推進城鄉(xiāng)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通知
2014-01-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質量工作考核辦法的通知
2013-05-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guī)定的通知
2013-03-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襄陽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的通知
2013-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的意見》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1-12-28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江蘇省宜興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1-24水域灘涂養(yǎng)殖發(fā)證登記辦法
2010-05-24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法實施細則》的決定
2010-04-24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huán)境條例
2009-09-0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意見的通知
2009-05-07國務院關于印發(fā)物流業(yè)調整和振興規(guī)劃的通知
2009-03-01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火工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8-09-05國務院關于印發(fā)2008年工作要點的通知
2008-03-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準備工作的通知
2007-08-04國務院關于修改《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的實施辦法》的決定
2007-07-20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
200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