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一)未對采購的食品原料和生產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進行檢驗;
(二)未建立并遵守查驗記錄制度、出廠檢驗記錄制度;
(三)制定食品安全企業標準未依照本法規定備案;
(四)未按規定要求貯存、銷售食品或者清理庫存食品;
(五)進貨時未查驗許可證和相關證明文件;
(六)生產的食品、食品添加劑的標簽、說明書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
(七)安排患有本法第三十四條所列疾病的人員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釋義】本條是關于食品生產經營者違反本法的七種違法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一)本條規定的違法行為
1、未對采購的食品原料和生產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進行檢驗
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生產者采購食品原料時,對無法提供產品合格證明文件的食品原料,應當依據食品安全標準進行檢驗。對無法提供產品合格證明文件的食品原料進行入廠檢驗,是食品生產者應當把住的確保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關口,如乳制品企業所需要的原料奶,多是從奶農那里收購來的,而奶農無法提供產品合格證明文件,所以需要乳制品企業對收購的原料奶進行檢驗,以保證所生產的奶制品的安全。如果乳制品企業沒有履行對原料奶的檢驗義務,無論是否造成危害后果,都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的生產者,應當按照食品安全標準對所生產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實施檢驗,檢驗合格后方可出廠。食品生產企業是保證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要對社會和公眾負責,保證食品安全,接受社會監督,承擔社會責任。除了要把好入廠關,還要把好出廠關,確保產品合格才能出廠,否則就是對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不負責任的違法犯罪行為,要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2、未建立并遵守查驗記錄制度、出廠檢驗記錄制度
為了確保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應當建立并遵守查驗記錄制度、出廠檢驗記錄制度。
查驗記錄制度包括:一是食品生產企業應當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查驗記錄制度,如實記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的名稱、規格、數量、供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進貨日期等內容。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查驗記錄不得偽造,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二是食品經營企業應當建立食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如實記錄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生產批號、保質期、供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進貨日期等內容。食品進貨查驗記錄不得偽造,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出廠檢驗記錄制度是指:食品生產企業應當建立食品出廠檢驗記錄制度,查驗出廠食品的檢驗合格證和安全狀況,并如實記錄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生產批號、檢驗合格證號、購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銷售日期等內容;對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不得上市銷售。食品出廠檢驗記錄不得偽造,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如果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違反上述規定,未建立并遵守查驗記錄制度、出廠檢驗記錄制度,包括未如實記錄應當記錄的內容,記錄的內容不完備、不符合法律規定,偽造記錄,記錄的保存期限少于二年等,均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3、制定食品安全企業標準未依照本法規定備案
食品安全法規定,企業生產的食品沒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或者地方標準的,應當制定企業標準,作為組織生產的依據在企業內部適用。企業標準應當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備案。同時,為加強對食品添加劑的監管,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食品生產者應當按照食品安全標準關于食品添加劑的品種、使用范圍、用量的規定使用食品添加劑。如果食品生產企業違反上述規定,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4、未按規定要求貯存、銷售食品或者清理庫存食品
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經營者應當按照保證食品安全的要求貯存食品,定期檢查庫存食品,及時清理變質或者超過保質期的食品。食品流通經營者貯存散裝食品,應當在貯存位置標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者名稱及其聯系方式等內容。食品流通經營者銷售散裝食品,應當在散裝食品的容器、外包裝上標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經營者名稱及其聯系方式等內容。如果食品經營者未按上述規定貯存、銷售食品或者清理庫存食品,則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5、進貨時未查驗許可證和相關證明文件
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生產者采購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應當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產品合格證明文件。食品經營者采購食品,應當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食品合格的證明文件。根據這一規定,食品生產經營者在進貨時應當嚴格把關,認真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營業執照和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出廠的檢驗合格證明等,以確保所采購產品的安全性。如果食品生產經營者進貨時未查驗許可證和相關證明文件,要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6、生產的食品、食品添加劑的標簽、說明書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
食品和一些作為營養強化劑的食品添加劑所含的營養物質對保證人體健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食品和食品添加劑不是藥品,不能對疾病起到預防和治療作用。實踐中,確實有一些企業宣稱其所生產的保健食品具備預防或者治療某種疾病的作用,如減肥、降壓、降血脂等,甚至夸大療效,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以為吃了該種食品,就能防病、治病,從而耽誤了去醫院就醫,對公眾的身體健康造成很大危害。因此,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無論是普通食品,還是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其標簽、說明書均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如果生產者生產的食品、食品添加劑的標簽、說明書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7、安排患有本法第三十四條所列疾病的人員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并執行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的人員,以及患有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等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員,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如果食品生產經營者安排了患有上述疾病的人員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要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這里應當指出的是,本條所禁止的是上述人員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如果不是此類的工件,則不予禁止。例如,食品企業的工人雖患有上述疾病,但從事的是搬運包裝箱、機器維修等非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則不在本條所禁止的范圍之內。
(二)本條規定的法律責任
本條規定的法律責任是: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責令立即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這里的“有關主管部門”是指縣級以上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依據各自的職責,分別負責對本條所規定的違法行為進行處罰。具體是:違法行為發生在食品生產環節的,由質量監督部門進行處罰;違法行為發生在食品流通環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處罰;違法行為發生在餐飲服務環節的,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進行處罰。這里應當指出的是,各個執法主體依據職責分工進行執法時,要注意相互配合,并避免兩個方面的傾向:一是互相爭執法權,不是依法按職責分工進行執法,而是有利的事情爭著上,你處罰完了,我又處罰,造成一個違法行為,被多家執法主體處罰多次,違反過罰相當的原則,造成執法“濫”的問題,侵害食品生產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二是互相推諉,踢皮球,大家都不作為,都繞著走,造成執法出現“軟”,甚至無人執法的問題,使違法的行為得不到有效糾正,影響法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2011修訂)
2011-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外交人員法
2009-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的決定(主席令第八十三號)
2007-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1998年特別國債付息問題的報告》的決議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五十三條第二款的解釋
2005-04-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友好合作伙伴關系條約》的決定
2005-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1994-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
1990-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1991-04-09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199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具體產生辦法
1998-11-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的意見
1999-01-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文物的規定適用于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古人類化石的解釋
2005-12-29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2016修正)
2016-06-06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2019修訂)
2019-10-11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
2019-02-17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
2017-10-07衛星地面接收設施接收外國衛星傳送電視節目管理辦法(2018修正)
2018-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3年修正)
2013-12-07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
2010-09-14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不動產登記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4-02-2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2-10-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海南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1-09-17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1-01-08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埃塞俄比亞等32個最不發達國家部分商品實施零關稅的通知
2010-06-0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國殘聯等部門和單位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