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條 抵押權人應當在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行使抵押權;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條文主旨
本條是關于抵押權存續期間的規定。
●立法背景
根據本法和擔保法的有關規定,主債權消滅、抵押權實現、債權人放棄抵押權以及抵押財產滅失的,抵押權消滅。那么,在上述任何一種情形都沒有發生的情況下,抵押權應當一直存續下去還是應當有一定的存續期間呢?這是本法要解決的問題。
本法起草過程中,比較一致的意見是應當規定抵押權的存續期間,但就如何規定抵押權存續期間的問題,存在不同意見?,F就其中四種主要意見作一介紹:
第一種意見認為,抵押權所擔保的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后,抵押權人在兩年內不行使抵押權的,抵押權應當消滅。理由是:主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后,主債權并沒有消滅,而只是債權人失去了勝訴權,由于主債權的存在,其抵押權也附隨存在。但如果抵押權一直存在,可能會由于抵押權人長期怠于行使抵押權,不利于發揮抵押財產的經濟效用,阻礙經濟的發展,因此再給抵押權人兩年的行使期間,兩年內不行使的,抵押權消滅,是比較合理的。最高人民法院就有關問題制定的司法解釋也是這樣規定的。有的認為兩年期間較短,不利于保護抵押權人的利益,建議改為五年。
第二種意見認為,擔保物權因其擔保的主債權履行期間屆滿后四年內不行使而消滅,理由是:將抵押權的存續期間與主債權的訴訟時效掛鉤.由于訴訟時效有中止、中斷的情形.可能會使擔保物權長期存在,加重了抵押人的負擔,也不利于法律關系的穩定和市場交易,規定四年的除斥期間,可以解決這一問題。
第三種意見認為,應當在擔保物權一般規定一章中規定,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屆滿未行使擔保物權的,擔保物權消滅。這樣規定可以將抵押權、質權和留置權的存續期間都包含進去。
第四種意見認為,抵押權人應當在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行使抵押權;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條文解讀
本條采納了上述第四種意見,這樣規定的主要考慮是,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運轉,如果允許抵押權一直存續,可能會使抵押權人怠于行使抵押權,不利于發揮抵押財產的經濟效用,制約經濟的發展。因此,規定抵押權的存續期間,能夠促使抵押權人積極行使權利,促進經濟的發展。由于抵押權是主債權的從權利,因此一些國家和我國臺灣地區民法將抵押權的存續期問與主債權的消滅時效或者訴訟時效掛鉤的作法,值得借鑒。此外,上述前三種意見各有一些不妥之處,現試作一簡要分析:
第一種意見提出的主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后,抵押權還有兩年的存續期間,是否妥當,值得研究。在抵押人為第三人的情況下,抵押人在這兩年期間內承擔了擔保責任后,應當有權向債務人追償。但由于主債權已過訴訟時效,債務人對抵押權人清償債務的請求享有抗辯權,這種抗辯權能否對抗抵押人的追償權?如果不能對抗,訴訟時效對債務人來說就失去了意義,債務人實際上還要履行債務;如果能夠對抗,抵押人的追償權就無法得到保障。
第二種意見中的四年是除斥期問,是一個固定期間,沒有中止或者中斷,而主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有中止或者中斷,這就可能造成主債權的訴訟時效期問尚未屆滿,而抵押權已經消滅的情形,從而使抵押權失去擔保主債權履行的功能。
第三種意見為質權和留置權也設定了存續期間,根據這一意見,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屆滿質權人、留置權人未行使質權、留置權的,質權、留置權消滅,質權人、留置權人應當向出質人、債務人返還質押財產、留置財產,這對已經實際占有質押財產、留置財產的質權人、留置權人是不公平的。關于質權、留置權的問題,本法根據各自權利的特點單獨作了規定。
綜合以上分析,第四種意見是比較適當的,因此本法采納r該意見。
需要注意的是,本條規定的是抵押權人在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內未行使抵押權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也就是說,過了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后,抵押權人喪失的是抵押權受人民法院保護的權利,即勝訴權,而抵押權本身并沒有消滅,如果抵押人自愿履行擔保義務的,抵押權人仍可以行使抵押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的決定
201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十一屆〕第十號
2009-06-27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2009-02-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
2003-03-10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2004修正)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政府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6-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2003-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的準備工作機構的決定
1993-03-31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2002-04-28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計量器具監督管理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政府投資條例
2019-04-14旅行社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17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出入境邊防檢查條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常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3-08-15國務院關于印發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0-06-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國慶節期間有關工作的意見
2009-09-28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
2009-09-09城市出租汽車管理辦法[失效]
1997-12-23基礎測繪條例
2009-05-12關于加強中央企業班組建設的指導意見
2009-03-30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
2009-02-25關于印發《國資委直屬機關黨委常委會工作制度》的通知
2008-09-01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的通知
2008-06-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通知
2007-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