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條 履行國有財產管理、監督職責的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應當依法加強對國有財產的管理、監督,促進國有財產保值增值,防止國有財產損失;濫用職權,玩忽職守,造成國有財產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違反國有財產管理規定,在企業改制、合并分立、關聯交易等過程中,低價轉讓、合謀私分、擅自擔保或者以其他方式造成國有財產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條文主旨
本條是關于國有財產管理法律責任的規定。
●立法背景
加大對國有財產的保護力度,切實防止國有財產流失,是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的重要內容。從國有財產流失的主要情形看,加大對國有財產的保護力度,切實防止國有財產流失,一方面要加強對國有財產的管理、監督。根據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二中全會關于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和設立專門國有資產管理監督機構的精神,經十屆人大一次會議批準,設立了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地方各級政府也組建了相應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十六屆三中全會的決定指出:“國有資產管理機構對授權監管的國有資本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維護所有者權益,維護企業作為市場主體依法享有的各項權利,督促企業實現國有資本保值增值,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另一方面要明確規定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本條從物權法的角度,對加大國有資產的保護力度,切實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作出規定,與有關國有資產監管的法律相銜接。
●條文解讀
本條第一款對履行國有財產管理、監督職責的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切實履行職責作了規定,同時第二款針對現實中存在的國有財產流失的突出問題作了規定。
一、關于國有財產管理、監督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職責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除了根據國務院授權,依照公司法等法律和行政法規履行出資人職責外,還負有以下主要職責:(一)指導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重縊;對所監管企業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進行監督,加強國有資產的管理工作;推進國有企業的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推動國有經濟結構和布局的戰略性調整。(二)代表國家向部分大型企業派出監事會;負責監事會的日常管理工作。(三)通過法定程序對企業負責人進行任免、考核并根據其經營業績進行獎懲;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選人、用人機制,完善經營者激勵和約束制度。(四)通過統計、稽核對所監管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情況進行監管;建立和完善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指標體系,擬訂考核標準;維護國有資產出資人的權益。(五)起草國有資產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有關規章制度;依法對地方國有資產管理進行指導和監督。還有三點需要注意:一是,履行國有財產管理、監督職責的機構不僅僅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設立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局),而且包括其他機構,比如,財政部門、審計部門、水利部門、外匯管理部門、銀行業監督委員會等,還有國家機關和國家舉辦事業單位內部設立的國有財產管理部門等,都負有一定的國有財產管理、監督職責。二是,國有財產監督管理機構應當支持企業依法自主經營,除履行出資人職責以外,不得干預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三是,本條強調了國有財產管理、監督職責的機構的工作人員的責任。如果濫用職權,玩忽職守,造成國有資產損失的,還要依法承擔行政責任、刑事責任等。
二、違反國有財產管理規定造成國有財產損失的法律責任
據了解,造成國有財產流失的,主要發生在國有企業改制、合并分立、關聯交易的過程中。造成國有財產損失的常見有以下的情形:(一)低價轉讓。有的不按規定進行國有財產評估或者壓低評估價格。有的不把國家劃撥的土地計人國有股;有的對專利、商標等無形資產不作評估;有的將國有財產無償轉讓或者低價折股、低價出售給非國有單位或者個人;有的在經營活動中高價進、低價出。(二)違反財務制度,合謀私分侵占國有財產。有的將應收賬款做成呆賬、壞賬,有的私設“小金庫”或者設立“寄生公司”,以后再侵占私分。(三)擅自擔保。有的根本不認真調查被擔保人的資信情況,未經法定程序和公司章程規定,擅自向非國有單位或者個人擔保,造成國有財產損失。
違反國有財產管理,造成國有財產流失的,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包括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紀律處分等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相關規定
《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第13條、第14條、第30條至第40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柬埔寨王國領事條約》的決定
2010-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2010第二次修正)
2010-0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
2010-02-26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2007-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的決定(1983)
1983-09-0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作業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公約》的決定
1994-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履行原由中國人民銀行履行的監督管理職責的決定
2003-04-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5-04-27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申請解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七十七條有關規定的答復意見
2005-12-2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領事條約》的決定
2003-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8-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1987-09-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實施刑事訴訟法規劃問題的決議
1980-04-16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1984-05-11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登記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
2020-01-01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
2019-04-20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氣象災害防御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出入境邊防檢查條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2-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貫徹落實“約法三章”進一步加強督促檢查的意見
2013-11-2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違規發放津貼補貼行為處分規定
2013-06-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3-04-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央預算單位2013-2014年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及標準的通知
2012-12-19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2-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