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同意商業部、財政部、國家勞動總局、全國總工會《關于整頓勞動防護用品經營和發放管理的報告》,現轉發給你們,請研究執行。
近幾年來,勞動防護用品的經營和發放管理比較混亂,不僅浪費了國家資財,增大了企業開支,而且助長了不正之風,影響了職工的團結,不利于生產的順利進行。勞動防護用品經營、發放、管理是一項政策性較強的工作,國家每年用于勞動防護用品的開支占社會集團購買力百分之十以上,把這項工作搞好,對保障職工的安全健康、支持生產、控制集團購買力,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各省、市、自治區要加強領導,并責成有關部門對勞動防護用品的經營和發放管理進行一次認真的檢查,切實加以整頓。在此基礎上,健全和建立必要的發放管理制度,合理組織經營,既能保證安全生產,又能節約開支。
關于整頓勞動防護用品經營和發放管理的報告
一九六三年,勞動部根據國務院頒布的《工廠安全衛生規程》、《建筑安裝工程安全技術規程》,制定了《國營企業職工個人防護用品發放標準》。各省、市、自治區根據這一標準的發放原則和范圍制定了地區的統一防護用品發放標準。各地廠礦企業相繼建立了勞動防護用品的發放管理制度。商業部門也相應成立了經營勞動防護用品的專業機構(以下簡稱專業商店)。勞動防護用品主要品種的生產和供應逐步納入了國家或地方計劃。粉碎“四人幫”以來,中央、國務院對職工的安全健康非常關心,多次作指示、發通知,對加強勞動保護工作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下,各地普遍重視了這項工作,勞動防護用品的經營和發放、管理工作也得到加強和改進,對于保障職工的安全健康,保證生產建設的順利進行,起到了積極作用。
但是,近幾年來,勞動防護用品的經營和發放管理仍然存在著一些混亂現象。據十幾個省、市的調查,不少工礦企業自行擴大發放范圍,任意提高發放標準,把發放防護用品當作福利待遇,求多、求高、求好。有的用呢絨、羊剪絨料制做工作服或防寒大衣;有的把勞動防護用品作為獎金發放;有的違犯財經紀律,不堅持憑證限額購買的規定,見貨就抓,甚至用買來的布票購進民用服裝發給職工。其后果是增加了矛盾,腐蝕了職工、干部的思想,個別的還導致怠工鬧事,毆打管理干部的事件。
出現上述混亂現象,在很大程度上同勞動防護用品的經營有關。原來勞動防護用品基本上都由專業商店統一經營,現在是多頭經營,爭攬生意。除了商業部門跨行業兼營和服裝工業部門自銷勞動防護用品的情況比較嚴重外,還有一些集體企業和社隊企業,不顧國家對棉花、棉布實行統購統銷的政策規定,大量套取各種紡織原料和棉布,生產質量低劣的勞動防護用品(主要是工作服),自訂價格,用饋贈土特產品、提回扣、給“獎金”等不正當手段,四處推銷。這就使勞動防護用品的供應失去了必要的監督控制,給濫發勞動防護用品提供了條件。既不利于保質保量、統一籌劃保障工人安全生產的需要,又不利于節約開支、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
據統計,全國用于勞動防護用品的開支每年約為十三、四億元,占社會集團購買力百分之十以上,關系著一億職工的切身利益。為了進一步做好勞動防護用品經營和發放管理的工作,提出如下幾點意見:
一、恢復健全領發制度。各廠礦企業必須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勞動防護用品領發制度,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任意擴大范圍,增添項目,提高標準或改發高檔品種。防護用品發放標準,由各省、市、自治區統一管理。對用布量大的工作服等的發放標準,如需要修改補充,應報請省、市、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要堅持交舊領新、調離收回的制度,大力開展修舊利廢,做到物盡其用。企業財會人員對勞動防護用品的購買要認真審核,嚴格控制,凡是超過發放標準的不準報銷。(注解:勞動防護用品發放標準的制定權限已由國家統管改為下放企業、事業單位。勞動人事部、國家經委、商業部、全國總工會勞人護[1984]27號文件《關于改革職工個人勞動防護用品發放標準和管理制度的通知》規定,企業、事業單位可以按照統一規定的范圍和原則制訂職工個人勞動防護用品的發放標準,報經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執行。)
二、統一經營渠道,充實經營網點。勞動防護用品有一定的供應對象和使用范圍,純屬集團購買商品,專業性和政策性都較強。應由國營商業的專業商店(包括專柜)統一經營,其它行業、企業一律不得經營,已經營的要立即停止經營。各地信托、寄售、廢品商店應停止收購個人出售的各種勞動防護用品。外地單位推銷勞動防護用品,均由當地專業商店統一接待,使用單位不準直接購買。專業商店必須及時組織進貨,改進經營作風,千方百計地保證廠礦企業的需要。對專業商店經營成果的考核,應以嚴格執行供應政策,及時保證企業需要,幫助使用單位開展修舊利廢、節約使用為主要依據,不要單純以完成銷售、利潤指標為考核條件。上級單位在確定專業商店的計劃時,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做到積極可靠,留有余地,改變那種硬壓任務的做法,以保護企業、職工的積極性。
工商部門要密切配合,提高勞動防護用品的質量。不符合質量標準的產品,工廠不準出廠,商店不準經營。(注解:關于勞動防護用品的經營問題,根據國務院國發[1984]92號文件《國務院批轉商業部關于當前城市商業體制改革若干問題的報告的通知》中,關于“實行政企分開,建立以國營商業為主導的、多種經濟形式,多種經營方式,多種流通渠道的商品流通體制;實行以城市為中心的開放式、多渠道、少環節的批發商業體系”的精神,勞保用品的流通體制也正在按照上述原則進行改革,“由國營商業的專業商店(包括專柜)統一經營”的獨家經營的流通方式已被打破。)
三、嚴格財經紀律,認真執行控制社會集團購買力的有關規定。廠礦企業購買勞動防護用品,要按年分季編制計劃,一式兩份,一份送當地控辦,一份送專業商店,并與專業商店簽訂供銷合同,由專業商店憑合同核實供應。使用單位確需外出采購勞動防護用品時,須經當地專業商店同意并出具證明,無證明者財務部門不予報銷,銀行的不予劃撥結算。其中質量低劣,不能保證生產安全者,不準穿用。
四、加強領導,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各級有關領導部門要加強對勞動防護用品的經營和發放管理工作的領導,列入議事日程,及時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同題。企業防護用品的發放標準和領發制度由企業后勤部門管理,安全技術部門和工會要充分發揮監督檢查作用,保證勞動防護用品發放管理制度的實施。工會組織要緊密配合行政領導,教育職工既要重視安全生產,穿用符合規定的勞動防護用品,又要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企業對管理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好的單位和個人,應予表揚,并給以適當的獎勵;對違法亂紀、嚴重浪費的單位和個人,應給予批評教育,屢教不改的要給予紀律處分。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做好這項工作。
五、加強市場管理,取締倒賣勞動防護用品的違法活動,對投機倒把分子,應根據情節輕重,分別采取勸阻、批評教育、沒收物資或罰款等辦法,認真加以處理。
以上報告如可行,請批轉各省、市、自治區人民政府和國務院各部門研究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2011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12-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2010-6-25)
2010-06-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
2010-02-26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
2009-12-26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關于07年預算執行情況與08年預算的決議
2008-03-18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2007修訂)
2007-10-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的決議
1980-08-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決定(1993)
1993-02-2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決定(1995)
1995-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突尼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04修正)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關于合作打擊非法販運麻醉藥品、精神藥物及其前體的協議》的決定
2004-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6-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直接選舉的若干規定
1983-03-05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辦法
1988-04-02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地方性法規對法律規定的執法主體可否作出調整問題的答復
1996-09-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中吉國界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0-04-29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2-19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2017修訂)
2017-11-19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2004-04-30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
2013-12-11職業學校兼職教師管理辦法
2012-10-18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央國家機關及有關單位對口支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實施方案的通知
1970-01-01中央對地方專項撥款管理辦法
2000-08-07國務院關于支持蘆山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3-07-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能源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知識產權局等部門關于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知識產權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2-04-28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
2011-10-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全國知識產權保護與執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