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外經貿委(廳、局),各外貿中心,各部委直屬公司:
現將中國銀行《關于下發“中國銀行對國有外貿虧損企業發放封閉貸款的暫行規定”的通知》(中銀信管〔1998〕398號)轉發給你們,并補充通知如下,請一并貫徹執行。
一、封閉貸款是解決當前國有外經貿企業,特別是虧損企業資金困難的一項有效措施,各單位應認真研究,充分了解封閉貸款的具體內容和操作程序,在實際工作中要加強宣傳,積極用好用足此項政策。
二、各單位應進一步加強同各級中國銀行的聯系,及時溝通有關資金情況,取得銀行的理解和支持,銀貿攜手,共同克服當前的資金困難。
三、各單位應配合中國銀行做好封閉貸款的監督、檢查工作,保證封閉貸款的正常安全運行。
執行中有何問題,請及時向外經貿部(計財司)反映。
附件:中國銀行關于下發“中國銀行對國有外貿虧損企業發放封閉貸款的暫行規定”的通知
中銀信管〔1998〕39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行,計劃單列市、經濟特區分行,沈陽市、長春市、哈爾濱市、南京市、武漢市、廣州市、成都市、西安市、杭州市、濟南、浦東分行,總行信貸業務部、營業部:
為進一步支持有信譽的國有外貿虧損企業有訂單、有效益、有市場的商品出口,培育企業新的效益增長點,幫助企業逐步走出困境,實現扭虧為盈。轄內部分行根據人民銀行、國家經貿委和國家稅務總局先后下發的銀發〔1997〕385號文和銀發〔1998〕265號文件精神,對部分國有外貿虧損企業嘗試辦理了封閉貸款業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發現了一些問題。為規范對外貿虧損企業發放封閉貸款的行為,根據《貸款通則》銀發〔1997〕385號文件“關于支持國有虧損工業企業有銷路、有效益產品生產的通知”和銀發〔1998〕265號文件“關于進一步支持國有虧損工業企業有銷路、有市場產品的補充通知”的精神,結合中國銀行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中國銀行對國有外貿虧損企業發放封閉貸款的暫行規定”,現將該規定下發各行,并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各行要認真貫徹銀發〔1997〕385號和銀發〔1998〕265號文件以及總行下發的“中國銀行對國有外貿虧損企業發放封閉貸款的暫行規定”的精神,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對外貿虧損企業辦理封閉貸款的實施細則。
二、要加強與當地政府及外經貿主管部門溝通,摸清國有外貿虧損企業有訂單、有市場出口商品的情況,選擇符合條件的國有外貿虧損企業作為封閉貸款的對象,并商同級稅務機關意見。在貸款管理上,要嚴格按照人民銀行和總行的要求,明確封閉貸款的期限,對使用封閉貸款的出口商品在銀行實行專戶管理,進行單獨成本核算,保證貨款和工程款的單獨收支、專款專用,保證信貸資金的安全。要把防范金融風險與支持國有外經貿企業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
三、為保證封閉貸款的正常運行,在封閉運行期間,可比照銀發〔1997〕385號和銀發〔1998〕265號文件的精神,不能用專戶的貸款扣取老的欠稅、各種費用、支付拖欠工資,做到對企業所欠的“稅、費、薪、貸”一律不得在專戶中扣繳。要按照即將由國家稅務總局與外經貿部聯合下發的“關于對國有虧損外經貿企業實行封閉貸款有關問題的通知”中的要求,加強銀行、外貿和稅務之間的配合,確保封閉貸款的安全。
望各行接此通知后,認真貫徹執行,對生產企業發放封閉貸款,參照本規定執行,各行在執行過程中有何問題,及時向總行反映。
中國銀行對國有外貿虧損企業發放封閉貸款的暫行規定
一、總則
(一)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貸款通則》和《關于改善金融服務支持國民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的精神,為進一步擴大外貿出口,支持有信譽的國有外貿虧損企業改善經營管理,培育新的效益增長點,幫助企業逐步走出困境。特制定本暫行規定。
(二)封閉貸款系指銀行對部分出口商品有訂單、有盈利的國有外貿虧損企業發放的信貸資金,實行專戶管理,封閉運行的一種方式。
二、封閉貸款的對象和條件
(一)本規定中封閉貸款的對象為總體虧損(含潛虧),但部分出口商品有訂單、有盈利、信譽較好的國有外貿虧損企業。
(二)國有外貿虧損企業向銀行申請封閉貸款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借款企業須是中行的基本客戶或長期在中行辦理各項業務;
2.企業資產負債率必須符合中國人民銀行銀發(1998)265號文件中的有關規定;
3.企業領導班子團結務實,有能力、有決心改善經營管理,帶領企業逐步走出困境;
4.企業必須具備良好的信譽,沒有逃廢銀行債務或未按比例在中行辦理各項中間業務的行為;
5.出口商品必須符合國家外經貿發展政策,出口商品須有一定的銷售利潤,貸款回籠率須在95%以上;
6.借款企業必須保證新增貸款還本付息,并向銀行提供認可的還款保證;
三、封閉貸款的申請和管理
(一)向銀行申請辦理封閉貸款的國有外貿虧損企業須向銀行提供下列材料:
1.企業向銀行申請封閉貸款的書面報告;
2.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年檢的營業執照;
3.出口商品合同、實行出口商品許可證管理的商品,須提供出口商品許可證和其他有關證明;
4.借款企業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及銀行需要的其他報表;
5.企業對出口商品成本、盈利水平的測算報告;
6.銀行認可的還款保證;
7.銀行需要的其他材料。
銀行根據企業的申請,按照《貸款通則》和封閉貸款條件對借款企業的領導者素質、經濟實力、負債情況、出口商品結構、經濟效益、還款能力和發展前景等因素進行嚴格審查,并深入企業對出口商品成本利潤測算進行綜合評估核實后,在企業確保還本付息的前提下,按照銀行的貸款程序確定是否貸款。
(二)銀行對國有外貿虧損企業發放封閉貸款后,要實行專戶管理,對外貿企業的出口商品收購、費用開支、貸款本息償還等都要由銀行實行逐筆審核,確保封閉貸款專款專用,防止擠占挪用。
(三)銀行須設專職信貸員負責封閉貸款的管理,跟蹤企業經營每一個環節的資金使用情況,對企業在專戶中進行資金匯出及費用開支等一切支出必須由企業財務負責人和銀行信貸負責人雙方簽字同意,方可用款。
(四)借款企業對使用封閉貸款的經營項目,必須設立單獨帳戶,單獨反映出口商品購銷、存貨管理、成本費用核算、利潤核算等。使用封閉貸款的出口商品收匯必須足額及時劃入專戶,用于歸還封閉貸款本息。在封閉運行期間,不得用專戶的貸款扣取企業老的欠稅、各種費用,支付拖欠工資,銀行也不能在專戶上扣收老的欠款和欠息。
(五)銀行對封閉貸款實行期限管理,保證按期還本付息,在封閉貸款運行期間,企業必須保證優先償還新增貸款的本息,若企業還有償還能力,對原有貸款本著銀企雙方協商的原則,可以按時間、按比例償還。
四、封閉貸款的監督和檢查
(一)銀行向國有外貿虧損企業發放封閉貸款期間,借款企業要隨時向銀行提供必要的經營情況和有關報表。銀行有權對企業的經營活動和往來款項進行監督,一經發現企業銷貨款未進專戶或擠占挪用封閉貸款或有逃廢銀行債務行為的,銀行有權停止放款,并扣收原發放的貸款。對無力還清的貸款,銀行有權追索擔保單位責任或處置抵(質)押物。
(二)借款企業必須配合銀行對封閉貸款的檢查,如實提供銀行所需資料。對造成貸款損失的,企業上級主管部門將給予企業負責人相應的處罰,并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五、附則
(一)本規定由中國銀行總行信貸管理部制定并負責修改、解釋。
(二)本暫行規定自發文之日起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關于07年預算執行情況與08年預算的決議
2008-03-1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可否充當辯護人的決定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排污費的種類及其適用條件的答復
1991-05-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1993)
1993-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2000-08-25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賣房等行為是否按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買賣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行為予以處罰的答復
1991-05-23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議案和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88-03-25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1994-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已修定]
1992-09-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
1999-12-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第一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成員繼續履行職責的決定
2002-06-29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2016修訂)
2016-02-06放射性藥品管理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
2010-09-14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
2014-03-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湖南望城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2012修訂)
2012-01-05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3-07-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上海市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條例
201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