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行,計劃單列市分行,長春、杭州金融管理干部學院:
現將《中國工商銀行外匯信貸資產風險管理暫行辦法》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執行中遇到的問題請及時報告總行。
附:
中國工商銀行外匯信貸資產風險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外匯信貸資產風險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貸款通則》和《中國工商銀行資產風險管理辦法(試行)》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外匯信貸資產風險管理”系指中國工商銀行各級經營外匯信貸業務的機構,依據國家有關法規,運用量化手段和各種方法,對外匯信貸資產經營中的風險進行識別、認定、控制、監測及處置的行為過程。
第三條 實施外匯信貸資產風險管理的目的是:落實《中國工商銀行資產風險管理辦法(試行)》中關于對資產實行風險量化管理、分專業考核的要求,降低外匯信貸資產風險,減少外匯信貸資產損失,提高外匯信貸資產質量。
第四條 外匯信貸資產風險管理的基本原則是:量化管理,防范為主,努力轉化,及時補償。對增量的風險重在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對存量的風險重在轉移消化,對已有的損失重在及時補償。
第五條 本辦法適用于由我行發放的現匯貸款、我行轉貸的國際商業貸款、外國出口信貸及我行提供的對外擔保。由我行轉貸的外國政府貸款、國際金融組織貸款、混合貸款參照執行本辦法。
第二章 風險量化體系
第六條 外匯信貸資產風險量化體系主要是監控企業信用風險、貸款方式風險和貸款形態風險。對于其他各種風險,如用途風險、匯率風險、利率風險等,要在外匯貸款的調查評估和執行過程中充分分析,注意防范。
第七條 企業信用等級風險系數。根據《中國工商銀行企業信用等級評定標準》,將企業信用等級劃分為AAA、AA、A、BBB、BB、B六個信用等級,分別規定風險系數為0.4、0.5、0.6、0.7、0.8、1.0.第八條 貸款方式風險系數。對于不同類型的貸款方式,按照其對信貸資產風險影響的程度,確定不同貸款方式的風險系數(見附表一)。
第九條 中長期外匯貸款項目風險系數。在項目評估的基礎上,按照項目風險等級評定標準對項目風險系數進行測算,將項目劃分為GGG、GG、G、PPP、PP、P六個風險等級(其評定標準及風險系數見附表二)。
第十條 外匯貸款資產形態系數。按照外匯貸款資產存在的狀態,將外匯貸款劃分為正常貸款、逾期貸款、呆滯貸款及呆帳貸款四種類型。正常貸款是指可以按原定期限還本付息的貸款(如展期,則按展期后的期限)。逾期貸款是指到期(含展期后到期)不能歸還的貸款。呆滯貸款是指逾期2年(含2年)以上仍不能歸還的貸款和貸款雖然未逾期或逾期不到二年但生產已停止,項目已停建的貸款。呆帳貸款是指:(1)借款人和擔保人依法宣告破產,進行清償后,未能還清的貸款;(2)借款人死亡或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的規定,宣告失蹤或宣告死亡,以其財產或遺產清償后,未能還清的貸款;(3)借款人遭到重大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損失巨大且不能獲得保險補償,確實無力償還的部分或全部貸款,或者以保險清償后,未能還清的貸款;(4)貸款人依法處置貸款抵押物、質物所得價款不足以補償抵押、質押貸款的部分;(5)經國務院專案批準核銷的貸款。
按照外匯貸款資產四種形態對貸款安全影響的程度,確定貸款資產形態系數分別為100%、150%、200%、250%。[3第十一條 或有資產信用轉換系數,是指權衡或有資產轉換為表內資產風險含量的系數(見附表一)。
第三章 風險管理系統的運作
第十二條 獲準并被授權經營外匯信貸業務的分、支行及其他營業機構接受企業貸款申請并經認真評估后,根據借款企業的信用等級風險系數、貸款方式風險系數及中長期外匯貸款項目風險系數,按下列公式分別對貸款風險度進行綜合性總體測算:
(一)短期外匯貸款風險度=企業信用等級風險系數×外匯貸款方式風險系數(二)中長期外匯貸款風險度=外匯貸款項目風險系數×外匯貸款方式風險系數(三)或有資產風險度=短期(中長期)外匯貸款風險度×信用轉換系數(四)外匯貸款資產風險度=短期(中長期)外匯貸款風險度×外匯貸款資產形態系數第十三條 實行外匯信貸資產風險管理責任制。
(一)外匯信貸資產風險管理實行行長負責制,各級行長應當對本行外匯信貸資產的安全負全部責任。
(二)建立分級審批制度。各級行要根據業務量、管理水平和貸款風險度,確定不同的審批權限,執行限額與風險度雙向控制的管理模式。外匯信貸審批權限和程序按總行有關規定執行。按規定履行審批程序后,由有權簽字人簽字。
(三)各級行應當建立由行長(或主管副行長)和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的貸款審查委員會(小組)。對一定限額以上、一定風險度以上的貸款和借款人的第一筆貸款,須經貸款審查委員會(小組)審查,由行長批準。
(四)建立以“三查”分離為基礎的審貸分離制度。貸款調查部門(或崗位)負責貸款調查評估,承擔調查失誤的直接責任。貸款審查部門(或崗位)負責貸款發放時的審查,承擔審查失誤的直接責任。貸款檢查部門負責貸款的貸后檢查和清收處理,承擔檢查失誤、清收和督導不力的責任。
第十四條 建立外匯貸款合法性審查制度。對各類外匯貸款或涉外擔保的合同文本、借據、擔保書、財產抵押契約、有關清單及其它有關文件、憑證等,必須經過合法性審查,確認其合乎法律程序和規定,具有法律效力。
第十五條 強化信貸檔案管理工作,保證借款合同及有關憑證文件的完整無缺。
第四章 風險控制
第十六條 建立健全外匯信貸資產風險控制機制。嚴格控制并降低高風險含量外匯信貸資產。
(一)降低信用貸款比重。除對特大型企業外,均須采用抵押、質押或保證方式發放外匯貸款,一般不得發放信用貸款。
(二)中長期外匯貸款不準發放信用貸款。
(三)向個人發放外匯貸款,須經總行批準。
(四)逾期貸款、呆滯貸款及呆帳貸款應分別控制在全部外匯貸款余額的10%、5%及2%以內,并逐步下降到8%、3%及1%以內。同時,建立三項非正常外匯貸款登記制度,由會計和外匯信貸部門提供數據,稽核部門審核確認,由外匯信貸部門填報非正常外匯貸款統計表。
第十七條 建立外匯信貸風險投放企業及風險投放區控制機制。具體辦法按《中國工商銀行資產風險管理辦法(試行)》第十九、第二十條執行。
第十八條 加強對轉換經營機制企業非正常貸款的清收。具體辦法按《中國工商銀行資產風險管理辦法(試行)》第二十一條執行。
第十九條 加強對欠息企業的催收工作,并逐步壓縮其貸款余額。
第二十條 外匯貸款應依照國家產業政策,投向信用等級比較高的企業,逐步減少和控制對BBB級企業的外匯貸款,壓縮直至消除對BB級以下企業的外匯貸款。
第二十一條 加強對外匯貸款呆帳、壞帳準備金的管理,合理補償外匯貸款資產損失。具體辦法按國家有關規定和《中國工商銀行資產風險管理辦法(試行)》第三十二條執行。
第二十二條 建立健全抵押、質押物品及保證函的登記、監管、處置制度。建立抵押、質押及保證關系時,必須依法取得當債務人不能按期償還債務時的有效處置權,并注意保管好有關的法律文件和憑證。貸款到期不能收回債權時,應及時依法處理抵押物、質物或向保證人追索。
第二十三條 對借款人注冊資本未到位或所有者權益與總資產的比例不足25%的,建設項目投資總額中非負債部分不足3%的,一般不發放外匯貸款。
第五章 監測與考核
第二十四條 外匯信貸資產風險的監測與考核既是風險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考核各級行外匯信貸資產質量和指導安排全行外匯信貸工作的一項重要參考依據。監測考核指標要逐步實行電腦化管理,并按要求及時準確地上報各項指標的執行情況。
第二十五條 外匯信貸資產風險監測與考核指標如下:
(一)轄內全部外匯信貸資產風險度;
(二)轄內全部外匯貸款逾期率;
(三)轄內全部外匯貸款呆滯率;
(四)轄內全部外匯貸款呆帳率;
(五)轄內全部外匯貸款利息回收率。
第二十六條 總行依據第二十五條所規定的五項指標對各分行下達控制標準,對執行情況適時通報,并相應調整資產負債比例考核指標,對各項指標完成好的分行,適當調增信貸規模,放寬貸款審批權限;對完成不好的分行,調減信貸規模,上收審批權限,直至暫停其部分外匯信貸業務,限期整改,并建議調整撤換有關責任人員。
第二十七條 按照逐級管理、專人負責的方式組織實施外匯信貸資產風險管理。全行外匯信貸資產風險管理由總行國際業務部歸口負責。各級行也要把管理責任落實到具體環節及操作崗位。
第六章 附 則
第二十八條 本辦法與《中國工商銀行外匯信貸計劃及資產負債比例管理辦法(試行)》配套實施。
第二十九條 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執行。《中國工商銀行外匯貸款風險管理試行辦法》(工銀發〔1993〕第81號)同時廢止。
第三十條 本辦法由中國工商銀行總行負責解釋與修改。
第三十一條 各分行可根據本辦法制定實施細則,并報總行備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
2016-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
2015-08-29合同違法行為監督處理辦法
2010-10-13郵票發行監督管理辦法(2013修正)
2013-04-12胡錦濤主席任免駐外大使(2010-03-10)
2010-03-1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2010-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
1999-12-25中央人民政府任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暫行條例[失效]
1970-01-01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若干規定的決議(1982)
1982-12-1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非洲無核武器區條約>第一號議定書、第二號議定書》的決定
1997-07-03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1998修正)
1998-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2001修訂)
200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
1996-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1980)[已修正]
1980-09-10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
198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
1997-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問題的答復
1997-01-03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四)
2002-12-28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2-19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直銷管理條例
2005-08-10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4-23浙江省行政規范性文件異議審查處理辦法
2014-12-10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14-11-24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降低流通費用提高流通效率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3-01-11國務院關于促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科學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2-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