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財發(1996)18號 1996年9月4日)
中保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公司,計劃單列市分公司,
哈爾濱、
長春、
沈陽、
西安、
武漢、
成都、
廣州、
南京、
濟南、
杭州市分公司,總公司營業部:
現將《中保財產保險有限公司統計制度(暫行)》印發給你們,希望各公司認真貫徹執行。在執行中如果發現問題,及時報告中保財產保險總公司,以便修改完善。
特此通知。
附:
中保財產保險有限公司統計制度(暫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有效地、科學地組織中保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財險總公司)系統的業務統計工作,保障統計資料的準確性、及時性和全面性,充分發揮統計的信息、咨詢和監督的作用,為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集團公司)和各級領導以及有關部門進行決策提供有關信息資料,結合財產保險業務的實際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財產保險統計工作在總公司的領導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進行。
第二章 基本任務
第三條 財產保險統計是國民經濟統計的組成部分,是保險統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基本任務是:全面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按照黨的方針政策,堅持調查研究和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運用科學的統計方法和現代化的手段,全面、準確、及時、系統地對業務發展、經營管理等情況進行統計調查,開展統計分析,提供統計資料,實行統計監督。
第四條 財產保險統計提供的各種數據信息是編制保險計劃的重要依據,并對保險計劃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分析,提出建議,確保全面完成保險計劃。
第五條 保險業務統計工作的基本任務是對保險業務活動情況進行統計調查和統計分析,準確、及時、全面的反映保險業務的實際情況,為各級領導了解情況、決定政策、指導工作、編制計劃和加強經營管理提供依據。
第六條 向業務部門反饋有關信息,組織并參與業務部門開展業務活動分析,使統計工作為開展業務、完善條款、防災防損、核定費率、降低費用等工作服務。
第七條 通過系統的搜集整理資料,建立系統化、標準化的統計資料檔案,為開展業務、學術研究和經濟改革工作服務。
第三章 統計機構及職責
第八條 財產保險統計工作實行總公司,省、自治區、直轄市分公司,地、市中心支(分)公司和縣支公司(市、區辦市事處)四級管理。
總公司計財部管理和組織財產保險統計工作,其基本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國家有關統計工作的方針、政策和規定,負責制定系統的統計制度和業務統計報表,在報集團公司備案后,下達執行。
二、對本系統業務發展情況和計劃執行情況進行統計,實行統計監督。
三、管理本系統綜合業務統計報表,負責統計指標解釋,確定統計計算口徑,建立并實施制度,健全業務統計臺帳和原始記錄制度,管理和協調各部門制定的統計調查表和統計標準。
四、負責統計資料匯編工作,定期向有關部門和領導提供數據資料。
五、針對不同時期的業務發展情況,開展統計調查,進行綜合分析和專題分析,做好咨詢工作。
六、完成集團公司統一部署的統計調查,并為其收集、整理、提供統計信息資料。
七、總結和推廣統計工作中的先進經驗,組織經驗交流,不斷提高統計水平。
八、與有關部門配合加速實施統計管理電算化,盡快提高系統網絡管理的水平。
九、負責協調統計干部的業務培訓,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統計教育工作。
第九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分公司統計工作由總經理或副總經理分工負責,分公司設立計統科,其基本職責如下:
一、管理所轄公司的統計工作,根據當地情況,確定統計內容,制定統計報表的附表及細目,并報總公司備案。
二、負責匯總地、市中心支(分)公司綜合業務統計報表,編制上報總公司和當地有關部門的報表。
三、檢查、指導所轄公司的綜合業務統計工作,定期向總公司寫出工作總結報告和綜合業務統計分析報告。
四、負責本地區統計資料匯編工作,定期向有關部門和領導提供數據資料。
五、針對不同時期的業務發展情況,開展統計調查,進行綜合分析和專題分析,做好咨詢工作。
六、根據總公司的統計指標解釋,結合當地情況,確定新險種統計口徑。
七、負責組織所轄公司統計工作經驗交流和統計人員業務培訓。
八、負責所轄公司統計調查,統計資料搜集、整理、咨詢工作,實行統計監督。
九、總結和推廣統計工作中的先進經驗,組織經驗交流,不斷提高統計水平。
十、與有關部門配合加速實施統計管理電算化,盡快提高本地區電腦網絡管理的水平。
第十條 地、市中心支(分)公司必須配備專職統計人員。統計工作由一名副經理分工負責,其基本職責如下:
一、管理所轄公司內統計工作,根據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編制匯總綜合業務統計報表,并按規定上報上級公司。
二、負責所轄公司內統計資料的搜集、整理、分析、提供咨詢工作。
三、負責所轄公司內的專、兼職統計人員的業務培訓,檢查指導所轄區內的統計工作。
四、對所轄公司內統計數據的真實性實行監督,并對上報數據的真實性負責。
五、根據上級有關部門的部署和實際工作的需要,完成統計調查任務。
第十一條 縣支公司(市屬辦事處)是確保數據準確、及時的基層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設專職統計員或以統計工作為主的兼職統計員。其基本職責如下:
一、按制度規定、高質量的按時上報保險綜合業務統計報表,做到準確、及時,并對數據的真實性負責。
二、建立統計臺帳。
三、按照規定,搜集、整理、分析、提供基本統計資料。
四、配合上級有關部門,完成統計調查任務。
第十二條 各級統計部門,必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及本制度的規定,向上級領導和有關部門提供統計資料,不得虛報、瞞報、拒報、遲報,不得偽造、篡改。
第四章 統計人員職責
第十三條 統計人員應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并在工作中自覺貫徹執行有關統計方面的方針、政策和規定,忠于職守,熱愛統計工作,鉆研統計業務;堅決履行職責和遵守統計紀律,敢于同不正之風進行斗爭。
第十四條 完成統計調查任務,搜集、整理、提供保險業務統計資料;對保險業務的發展情況進行統計預算、統計預測、統計分析,實行統計監督;負責組織、協調財產險公司的業務統計工作,管理業務統計調查表。
第十五條 統計人員有權要求有關單位和人員依照有關規定提供準確的統計數據,有權檢查統計資料的準確性,要求改正不確實的統計資料。
第十六條 統計人員有權揭發和檢舉在統計工作中違反國家法律、破壞國家計劃的行為。要堅持原則,敢于同違反統計制度、虛報統計數字、弄虛作假、隱瞞情況的人和事進行斗爭。忠于職守的應給予表彰、嘉獎,違反統計紀律、失職的應受到批評教育,情節嚴重的應給予行政處分以至追究法律責任,使職權受到國家法律保護。
第十七條 按照國家規定,統計人員有權參加技術職稱的考核評定,考核合格者應得到相應的技術職稱。
第十八條 為了保證統計工作的連續性,根據統計任務和需要,配備統計人員。統計隊伍要相對穩定,各級公司調動具有統計專業技術職務的干部,應征求該級公司統計機構或統計負責人的意見。對其中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干部調動,應征得上一級統計部門的同意。各級公司統計負責人的調動,應征得上級主管部門同意后方可辦理。
第五章 統計管理
第十九條 財產保險業務統計報表和業務統計調查表的設計、指標解釋、組織填報等事項由統計部門統一管理,確保統計口徑一致,防止報表泛濫。有關部門需要增加表內統計項目和增加非一次性的各類統計調查表時,必須經統計部門批準,否則基層單位有權拒絕填報。
第二十條 業務統計分析包括綜合專題分析。各級統計部門要結合本地區、本單位情況,從不同角度和側面,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撰寫有情況、有分析、有建議的統計分析報告。
第二十一條 為確保統計數據能真實反映業務狀況,業務部門和計統部門要做好協調配合工作。業務部門每開發一個新險種,需先通知計統部門,以共同研究新險種的統計口徑和統計辦法。
第二十二條 加強統計基礎工作建設,建立統計人員的崗位責任制。編制業務統計月報表的資料來源是業務的原始記錄,包括保單、批單、日結單、登記簿、賠款計算書和未決賠款估損通知書等。加強統計基礎工作建設,建立合理的單證流轉程序,實行規范的統計臺帳,是保證統計數據準確可靠的關鍵。原始單據的傳遞要履行登記
手續,以免丟失和重復。
第二十三條 加強統計監督工作,深入檢查統計制度的實施情況,揭發、檢舉違法行為。
第六章 業務統計報表
第二十四條 統計報表是定期取得統計資料的基本調查形式。財產險業務統計報表經上級主管部門批準,統一編號后,方可布置編報。
第二十五條 為保證業務統計報表的嚴肅性,確保統計數據的連續性和可比性,一經確定的業務統計報表格式、內容、統計口徑和統計辦法不得自行更改。如果基層公司因情況特殊,現有報表不能滿足工作需要時,可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分公司計統部門在完成總公司制定的業務統計報表要求的前提下,根據自身需要,制定所轄公司內使用的業務統計報表的附表,但需報總公司計財部備案。
第二十六條 業務統計報表是公司的機密資料,應嚴格按照公司檔案管理規定裝訂成冊,妥善保管。報表的有關數據也是公司對外公布、宣傳報道的標準口徑數據。
第二十七條 現行統計報表有以下幾種:
一、項目電報
?。ㄒ唬╉椖侩妶笤聢蟊?
?。ǘ╉椖侩妶蠓止痉蛛U種匯總表
(三)項目電報簡析表
二、月報表
(一)保財統97H1中保財產保險公司業務統計月報匯總表
?。ǘ┍X斀y97F1中保財產保險公司業務統計月報分析表
(三)保財統97Y1企業財產保險統計月報表
?。ㄋ模┍X斀y97Y2家庭財產保險統計月報表
?。ㄎ澹┍X斀y97Y3工程險/責任險/其他財產保險統計月報表
?。┍X斀y97Y4機動車輛保險統計月報表
(七)保財統97Y5船舶保險統計月報表
?。ò耍┍X斀y97Y6貨物運輸保險統計月報表
(九)保財統97Y7航空航天保險統計月報表
?。ㄊ┍X斀y97Y8能源保險統計月報表
?。ㄊ唬┍X斀y97Y9出口信用保險統計月報表
?。ㄊ┍X斀y97Y10農業種植保險統計月報表
?。ㄊ┍X斀y97Y11農業養殖保險統計月報表
三、半年報
?。ㄒ唬┍X斀y97B1企業財產保險統計半年報表
?。ǘ┍X斀y97B2家庭財產保險統計半年報表
(三)保財統97B3機動車輛保險統計半年報表
?。ㄋ模┍X斀y97B4農業種植保險統計半年報表
(五)保財統97B5中保財險公司代辦、合辦業務統計半年報表
四、年報
保財統97N1中保財產保險公司經濟技術指標統計年報
五、保險業監管報表(中國人民銀行)
?。ㄒ唬┿y統98表 財產保險業務統計月報表
(二)銀統102表 財產保險主要險種統計年報表
?。ㄈ┿y統103表 保險機構、人員統計年報表
第七章 報表管理
第二十八條 財產保險業務統計原則上執行權責發生制。凡是已發生的業務,均應作收入和支出統計。
第二十九條 統計報表的編報說明:
一、1997年1月份起開始使用新的統計報表,編號字頭為“保財統97”,原保統93系列報表停止使用。
二、保險業務的統計年度為每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年度內本月發生數字加上以前各月發生數字之和為累計數字。
三、計劃單列市所在省分公司上報的統計報表不含計劃單列市的數字。
四、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分公司的具體報送方式和報出時間是:
?。ㄒ唬﹫蟊韴笏头绞剑?
?。保椖侩妶螅弘娔X傳輸
2.月報表:電腦傳輸
?。常肽陥?、年報:電腦傳輸
?。ǘ﹫笏蜁r間:
?。保椖侩妶螅河诖卧拢等涨皥蟪觯ㄓ龉澕偃枕樠樱?。
2.月報表:于次月10日前報出。
?。常肽陥螅荷习肽陥蟊碛诒灸辏吩履┮郧皥蟪觯幌掳肽陥蟊碛诖文辏痹履┲皥蟪?。
?。矗陥蟊恚河诖文辏痹碌字皥蟪?。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下屬公司的報表上報方式和時間自定。
?。ㄈ﹫笏椭袊嗣胥y行的三張保險業監管報表(銀統98表、102表、103表)在報送人民銀行當地分行的同時上報總公司。
?。保畧笏头绞剑焊鞣止緢笏椭袊嗣胥y行報表原則上采取同級報送的方式,直接報送當地中國人民銀行保險監管部門,并同時抄送同級人民銀行系統部門和稽核部門;報送財險總公司用電腦傳輸方式。
2.報送時間:報送人民銀行當地分行時間為:月報在月后15天內報送;年報在年后45天內報送。報送總公司時間與報送財險統計報表時間相同。
五、每年1月至11月份統計報表中人民幣與外幣的折算使用上年12月31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牌價中間價,12月份報表用當年12月31日的中間價調整。
六、統計報表的貨幣單位均為人民幣千元(或千美元),千元以下四舍五入,不要保留小數。
七、統計報表報出前,必須進行認真復核,防止錯報、漏報。報表需由主管經理、統計負責人和制表人分別
簽字蓋章、加蓋公章后方能生效。報表報出后如發現錯誤,應發文更正。
第三十條 統計報表主要統計指標解釋
一、計量單位和承保數量
承保數量的計量單位按承保對象確定。承保的對象不同,其承保數量的計量單位也不同。例如:飛機險的計量單位為“架”;衛星險的計量單位為“筆”;家財險的計量單位為“戶”。
按照統計原則,計量單位不同的承保數量是不能相加的。
保險責任開始后的退保,應沖減承保數量的本月、累計和期末有效數。增加標的數量的加保,承保數量增加;不增加標的數量的加保,承保數量不增加。
二、保險金額
指在保險合同中,經被保險人確定因保險標的遭受保險事故時,應由保險人承擔
經濟補償或給付的最高金額。
保險責任開始后的減保及退保,保額不作沖減(到期返還性險除外);加保,無論標的數量是否增加與否,保額均隨其增加;發生賠款后,原保額不減少。
三、保費收入
保費收入數即保單收費數,是保險費率計算的保費數減去按規定減收、折扣和各種優待的余額。
保險合同生效后,無論保費是否收入保險公司帳戶,均應作保費收入統計,保險責任開始后的減保及退保,應沖減保費收入。
按合同規定分期交費的業務,分兩種情況統計:以實際收到保費的數額確定保險期限的,按實收保費統計;沒有附加規定的,按應交數作一次統計。
滿期還本類險種是以儲金利息作為保費收入的,統計時以會計入帳數填寫。
一份保單包括兩個以上不易分開的險種,應統計在主險內。
四、退保費
指保險人退還給被保險人的保險費。在保險合同有效期內,保險合同如發生中途
解除或保險標的危險減少、保險費率下調等情況,保險人應按有關規定將已收到的部分保險費退還給被保險人。在統計報表中,退保費直接沖減保費收入,不作單獨統計。
五、儲金收入
是指在儲金性財產保險業務中,保戶交到保險公司的存款金額。保險責任開始后的退保,其退保金額要沖減儲金收入的本月、累計和期末有效數。
六、期末有效數
是自承保第一份保單開始,逐筆連續累計(包括增加和減少)的數。儲金性險種的承保數量、保險金額、儲金收入均應做期末有效數統計,其計算公式為:
期末有效數=上期期末有效數+本期增加-本期減少(包括滿期返還、以前年度承保本年度退保的退保數)
七、已決賠案件數
是指處理完畢的賠案數量。其計量單位為“件”。它按標的受損后
立案次數統計。某一保險標的發生并處理了若干次賠案,則統計為若干件已決賠案件數。
八、已決賠款(已決賠案金額)
是指對賠案支付的賠款金額數,是指標的賠付數與其他費用(指賠款通知單上所列明的施救費、救助費、整理費)之和,扣除收回損余款后的實際已支付的金額。
九、未決賠案件數
是指在保險有效期間內已經發生損失,但尚未處理或已處理但尚未辦理結付手續的賠案數量,其計量單位為“件”,按報告期實際未決賠案件數統計。
十、未決賠款(未決賠案金額)
是指在保險有效期間內已經發生損失,但尚未處理或已處理但尚無最后確定賠款金額、也未辦理結付手續的賠款。每一筆未決賠款只要沒有解決(即尚未賠付、或部分賠付、或注銷),每期報表都要上報。
十一、滿期返還數量
是指被保險人在保險期滿時,由保險公司一次性全數返還給被保險人的保險合同數量。
十二、滿期返還金額
是指在儲金性財產保險期滿時,由保險公司一次性全數返還給被保險人的金額。在保險合同有效期,當保險標的發生損失時,保險人支付給被保險人的金額應計入賠款,不在此項統計。
十三、追償款
是指保險人按照保險契約規定,賠付給被保險人損失后,從而取得“代位求償權”,在向第三者責任方追償的款項。如發生追償款,應在統計報表的相應賠款欄中扣除。追償款大于賠款時,用負數表示。
十四、平均費率
指保險費收入額占保險金額的百分比。是保險費率的平均水平,可以衡量目前保險費率制定得是否合理。其計算公式為:
保險費
平均費率=----×1000‰
保險金額
十五、賠付率
指保險人在一定時期內用于賠償(包括理賠費用)的總額所占同期保險費收入總額的百分比,是保險人考核其業務經營成果的一種主要指標,可以了解業務的損益情況,也是調整費率的主要參考依據。其計算公式為:
已決賠款
賠付率=----×100%
保險費
此項指標是電腦匯總后自動生成的,不用手工輸入。
十六、損失率
指某一時期內保險標的賠償總額占同期總保險金額的百分比。一般以險種為基礎進行計算,參照平均費率,可以衡量費率制定得是否合適,是研究、制定保險費率的主要依據之一。其計算公式為:
已決賠款+未決賠款
損失率=---------×1000‰
保險金額
此項指標是電腦匯總后自動生成的,不用手工輸入。
十七、計劃完成相對數
指統計指標實際完成數占計劃數的百分比,說明計劃完成的程度。其計算公式為:
實際完成數
計劃完成數=-----×100%
計劃任務數
第八章 附則
第三十一條 本制度1997年1月1日起實行,以前規定與本制度有抵觸的以本制度規定為準。
第三十二條 本制度由總公司計財部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