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自治縣、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市直有關部門:
《承德市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已經市政府第十二屆第六十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六日
承德市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規范承德市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的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河北省中小企業促進條例》和財政預算管理的相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承德市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以下簡稱專項資金)是由市財政預算安排,專門用于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資金。
第三條 中小企業的劃分標準,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的《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執行。
第四條 專項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應當符合國家和省、市宏觀經濟政策、產業政策和區域發展政策,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確保專項資金的規范、安全和高效使用。
第五條 市財政局負責專項資金的預算管理、項目資金分配、下達資金計劃和資金撥付,并對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確定專項資金的年度支持方向、支持重點和支持范圍,會同市財政局對申報的項目進行審核,并
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二章 專項資金的支持范圍、方式及額度
第六條 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專門用于支持中小企業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專業化發展、與大企業協作配套、技術進步、綜合利用、品牌建設、中小企業創業輔導基地、產業集群、公共服務平臺、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市場開拓、人才培訓等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建設,以及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所列應由市財政列支的對企業和各縣區政府的獎勵培訓等方面的支出。
專項資金的支持重點,以市屬企業、雙橋區、雙灤區、鷹手營子礦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財政市管縣為主;對擴權縣和財政省直管縣,可以根據工作開展情況,適當給予獎勵(納入政府獎勵范圍)。
第七條 專項資金的支持方式采用無償資助、貸款貼息和資本金注入方式。項目單位可選擇其中一種支持方式,不得同時以多種方式申請專項資金。
以自有資金為主投資的固定資產建設項目,一般采取無償資助方式;以金融機構貸款為主投資的產業結構調整項目,一般采取貸款貼息方式。
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項目,一般采取無償資助方式,特殊情況可采取資本金注入方式。
中小企業創業輔導基地、產業集群、公共服務平臺、品牌建設、市場開拓、人才培訓等項目,一般采取無償資助方式。
第八條 專項資金無償資助的額度,每個項目一般控制在50萬元以內。專項資金貸款貼息的額度,根據項目貸款額度及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貸款利率確定。每個項目的貼息期限一般不超過兩年,貼息額度最多不超過50萬元。對市財政專享企業可加大支持額度。
第九條 凡當年享受過國家或省、市財政其他專項資金支持的項目(國家要求配套的項目除外),專項資金不再予以支持。
第三章 項目資金的申請
第十條 申請專項資金的企業或單位必須同時具備下列資格條件:
(一)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
(二)財務管理制度健全;
(三)經濟效益良好;
(四)會計信用、納稅信用和銀行信用良好;
(五)申報項目符合專項資金年度支持方向和重點;
(六)能夠登陸“河北財政信息網”的“企業填報系統”,按時向財政部門報送企業經濟月報;
(七)對納入財政中小企業項目庫的優先予以考慮。
第十一條 申請專項資金的企業或單位應同時提供下列資料:
(一)法人執照副本及章程(復印件);
(二)生產經營情況或業務開展情況;
(三)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上一年度會計報表和審計報告(復印件);
(四)其它需要提供的資料。
第四章 項目資金的申報、審核及撥付
第十二條 專項資金項目的申報:
各縣區財政局、工業和信息化局應于每年第四季度上報下年度入庫備選項目,次年第二季度按要求組織當年項目申報工作。凡符合專項資金申報條件的企業和單位,可向所在縣區財政局和工業和信息化局同時提出申請,經縣區財政局和工業和信息化局聯合篩選后,分別向市財政局和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申報。市直有關單位申報專項資金,可直接向市財政局和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申報。
第十三條 市財政局和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對申報企業的資格條件及項目相關資料進行合法性初步審查。
第十四條 市財政局和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建立專家評審制度,組織相關技術、財務、市場等方面的專家,依據本辦法第三章的規定和當年專項資金的支持方向和支持重點,對申請項目進行評審。
第十五條 市財政局和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依據專家評審意見確定扶持項目,并聯合下達專項資金扶持項目計劃。
第十六條 市財政局根據專項資金扶持項目計劃,將項目扶持資金逐級下達到地方財政部門,由當地財政部門將資金撥付項目單位。
第十七條 企業收到專項資金后,應按照《企業財務通則》(財政部令第41號)第二十條的相關規定進行財務處理。
第五章 監督檢查
第十八條 財政部門負責對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管理和監督;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管理和監督。
第十九條 建立項目實施情況定期報告制度。各項目單位要定期向所在地財政部門和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報告項目進展情況、專項資金使用情況、取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情況。
第二十條 各縣區財政部門應會同同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每年對本地區中小企業使用專項資金的總體情況和項目建設情況進行總結,并于年度終了1個月內上報市財政局和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直單位于年度終了1個月內直接上報市財政局和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第二十一條 財政部門對專項資金的管理和使用進行監督檢查,也可委托審計部門或社會審計機構進行審計。
第二十二條 對于違反有關法律、法規規定截留、擠占、挪用專項資金的單位或個人,依據《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國務院令第427號)進行處罰。
第六章 附 則
第二十三條 本辦法由市財政局會同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四條 本辦法自2012年4月30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日本國領事協定》的決定
2009-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
2008-12-27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五條的決議
1980-09-1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延長本屆人民公社、鎮人民代表大會任期的決議
1982-11-1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鄉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95-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決定(2001)
2001-03-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關于合作打擊非法販運麻醉藥品、精神藥物及其前體的協議》的決定
2004-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4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5-07-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的決定
2005-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
2002-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國務院在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方面可以制定暫行的規定或者條例的決定
1985-04-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5-15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設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的決定
2003-03-06退耕還林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民用核安全設備監督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管理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物業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國家安全審查試行辦法
2015-04-20關于外商參與打撈中國沿海水域沉船沉物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嚴格控制新設行政許可的通知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戒毒條例
2011-06-26國家人口計生委關于印發加強新時期人口和計劃生育統計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1-03-28國家賠償費用管理條例
2011-01-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第一批三網融合試點地區(城市)名單的通知
2010-06-30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2010年5月4日)
2010-05-04文化產業振興規劃
2009-09-26國務院關于同意成立保障性安居工程協調小組的批復
2009-07-14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電監會關于加強電力系統抗災能力建設若干意見的通知
2008-06-25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
2008-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