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廣東省重特大
突發事件處置督查辦法》的通知
粵府〔2014〕60號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廣東省重特大突發事件處置督查辦法》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按照執行。
廣東省人民政府
2014年9月3日
廣東省重特大突發事件處置督查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有力、有序、有效處置特別重大、重大突發事件(以下稱重特大突發事件),確保各項相關措施及時落實到位,保障公眾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根據《廣東省突發事件應對條例》、《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政務督查督辦工作的實施意見》及有關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訂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本省行政區域內發生的重特大突發事件(不含維穩事件)處置(含協助處置)督查工作。
發生在我省行政區域外,涉及我省公眾、需要我省協同處置的重特大突發事件,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三條 重特大突發事件界定,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及有關規定執行。
發生在敏感區域、敏感時期的敏感性突發事件及可能演變為重特大突發事件,省人民政府認為有必要對其處置工作實施督查的,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四條 省人民政府統一負責我省重特大突發事件處置督查工作,具體工作由省府辦公廳(省政府應急辦)牽頭負責,各地、各有關單位應當予以積極配合。
第五條 督查工作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統一領導,依法依規。在省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及相關規定開展督查工作。
(二)及時啟動,確保高效。重特大突發事件發生后,在處置同時,應視情況進行督查,及時糾正處置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三)客觀公正,責任分明。督查工作形式要多樣化,采取現場督查、暗訪、隨機約談等方式,確保督查工作客觀公正,整改措施落實到位,責任追究落實到位。
第六條 法律、法規、規章對突發事件督查工作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章 督查組組成
第七條 督查組的組成應遵循精簡、專業原則。督查組組長由分管應急管理或監察工作的副省長或副秘書長擔任,成員由省府辦公廳(省政府應急辦)、省監察廳及有關單位分管負責人,省應急管理專家組成。必要時,邀請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有關負責同志、第三方專家、省人大代表參與。督查組成員不應來自與事件處置相關的單位。
第八條 督查組成員單位要按照要求認真選派相關人員參加督查組,合理調配工作分工,為派出人員提供必要條件。督查期間無特殊原因,督查組人員不得更換。
第九條 督查組成員在督查工作中應當誠信公正,恪盡職守,遵守紀律,保守秘密。
未經督查組組長同意,督查組成員不得擅自發布、泄露與督查工作相關的信息。
第三章 督查內容
第十條 督查對象主要包括牽頭處置重特大突發事件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直管縣(市、區)人民政府,相關單位及有關人員。
第十一條 督查內容:
(一)重特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與救援有關情況,主要包括相關應急預案編制及演練是否到位,突發事件信息報送及發布是否及時、屬實,領導同志批示(指示)落實是否到位,應急響應是否第一時間啟動,現場指揮官是否第一時間履職,應急指揮是否得當,應急處置措施是否及時、有效。
(二)重特大突發事件善后處置情況,主要包括領導同志批示(指示)是否落實到位,資金使用是否依法依規,善后工作計劃制訂是否科學、可行,受災人員安置是否符合規定,事后評估是否客觀、全面,原因調查是否全面、準確,整改措施是否可行、有效等。
(三)事件相關人員責任追究和處理情況。
(四)其他與重特大突發事件處置相關的情況。
第四章 督查程序
第十二條 督查程序:
(一)省府辦公廳(省政府應急辦)按程序報請成立督查組,印發成立督查組通知。
(二)被督查單位(含個人)收到督查通知后,按要求在3個工作日內上報書面情況報告,以后每5個工作日上報階段性情況報告,直至督查工作結束。重大事項,立即報告。
(三)督查組按照要求制訂督查計劃,并在督查通知發出3個工作日內深入現場進行督查,及時反饋督查意見。
(四)督查組自督查通知發出后,每10個工作日向省人民政府書面報告一次督查情況。重大事項,立即報告。督查工作結束后5個工作日內,督查組向省人民政府提交書面綜合督查報告。
(五)督查組視情況,報省人民政府批準后,向社會公布督查情況。
第十三條 被督查單位要認真配合、支持督查組工作,及時、真實上報有關情況,按時完成督查組提出的工作任務。
第五章 責任追究
第十四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撓和干涉督查工作的正常開展。對督查工作中的違紀違法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省人民政府及其應急管理辦事機構、監察機關舉報,接到舉報的部門應當依法依規及時處理。
第十五條 督查結果作為對有關地級以上市、省直管縣(市、區)、有關單位及有關人員進行責任追究的重要依據。對重特大突發事件信息報告不及時、處置不力、善后措施落實不到位、隱瞞事件真相等,依法追究相關單位及人員責任。
第十六條 督查組工作人員發生循私舞弊、玩忽職守等行為,依紀依法嚴肅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 則
第十七條 各地、各有關單位結合本地區、本系統實際,參照本辦法,制訂實施細則。
第十八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2017修正)
2017-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16年修正)
2016-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
2010-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2009-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友好合作條約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三國國界交界點的協定》的決定
2000-04-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關于在國際貿易中對某些危險化學品和農藥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約》的決定
2004-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6-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 《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的決定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生物多樣性公約》的決定
1992-11-07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1979-07-04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
1986-01-20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地方性法規對法律規定的執法主體可否作出調整問題的答復
1996-09-20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
1994-03-2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
1996-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虛開、偽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的決定
1995-10-30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2006-08-27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2006-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救援銜標志式樣和佩帶辦法
2018-11-06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9)
2019-03-02農田水利條例
2016-05-17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14-11-24工傷保險條例(2010修訂)
2010-12-20事業單位財務規則(2012修訂)
2012-02-07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煙臺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7-28國務院關于支持蘆山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3-07-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
2013-03-25國務院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3-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