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
石家莊市人民政府
石家莊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石環公路輔道征地拆遷工作實施辦法的通知
石政發〔2009〕33號
藁城市、鹿泉市、欒城縣和橋西區、新華區、裕華區人民政府,高新區管委會,市政府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
《石環公路輔道征地拆遷工作實施辦法》已經市政府研究同意,現予印發,請遵照執行。
二○○九年七月二十九日
石環公路輔道征地拆遷工作實施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做好石環公路輔道征地拆遷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石家莊市城市
房屋拆遷管理實施辦法》和《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實行征地區片價的通知》(冀政〔2008〕132號)、《石家莊市征收市區集體土地青苗和地上建筑物附著物補償標準》(石政辦函〔2007〕27號)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凡在石環公路輔道工程項目規劃范圍內的征地、拆遷及相關事項,按本辦法執行。
第三條石環公路輔道工程是交通基礎設施、公益性事業項目,各有關人民政府和駐地各機關、部隊、學校、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村委會和個人,應全力支持、配合工程的征地拆遷工作,不得阻撓、妨礙征地拆遷工作的正常進行。
第二章組織分工
第四條石環公路輔道征地拆遷工作由石家莊市環城公路建設指揮部統一領導、組織和協調。石環公路建設指揮部辦公室(以下簡稱環指辦)是指揮部的辦事機構。環指辦是項目法人和拆遷人。
第五條石環公路輔道征地拆遷工作實行指揮部領導,縣(市)、區政府負責、項目法人委托實施的管理體制。縣(市)、區政府是征地拆遷的責任主體,對轄區內征地拆遷及安置負總責。
第六條石環公路輔道沿線涉及的藁城市、鹿泉市、欒城縣和橋西區、新華區、裕華區及高新區應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具體組織實施轄區內的征地拆遷工作。
第七條市城鄉規劃部門負責出具規劃紅線圖,辦理規劃許可證。市國土資源部門負責土地征收(含安置用地)和組卷報批工作。市財政部門負責資金保障和公共設施動遷費用的評審。市拆遷管理部門負責政策指導和監督工作。電力、通信部門負責涉及所屬線路、設施的改遷工作。
第八條各鄉(鎮)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街道辦事處負責做好被征地拆遷單位和村(居)民的工作。
第三章補償安置
第九條征用國有
土地補償標準
征收國有土地,按照其所屬區域基準地價予以補償(屬于劃撥性質的按照區域基準價的60%補償);對沒有規定基準價的縣(市)、區,征用國有土地按照石環公路主線采取免繳市級以下政府各項收費的辦法補償,經核算補償標準為17.9萬元/畝,其中含
征地補償費(區片價),以及應上繳的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按照80元/㎡計算)、耕地開墾費(按照15元/㎡計算)、上交省出讓收益(按征地補償費的16%計算)。
第十條拆遷國有土地上建筑物補償標準
拆除合法建筑(三證齊備:土地權屬、規劃許可、房產權屬),對個人和企業宗地實施整體搬遷的,按照《石家莊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辦法》規定的程序和標準給予補償。
對個人和企業實施部分拆遷的,原則上按按照《石家莊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辦法》規定的標準給予補償。
對不能提交三證的建筑物無償拆除。
對不具備規劃許可證,僅具有土地權屬證件,拆除后土地使用權由政府收回,按照國有土地標準予以補償,其地上建筑物不再予以補償。
國有土地上的被拆遷單位,原則上實行貨幣補償,不再安置。特殊情況確需安置的,經環指辦確認,由規劃、國土主管部門依據總體規劃,按有關政策規定,調整解決安置用地。
第十一條征用集體土地補償標準
根據《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實行征地區片價的通知》(冀政〔2008〕132號),征用集體土地補償標準按照石環公路輔道沿線區片價執行。
第十二條拆遷集體土地房屋補償標準
在集體土地上依法批建的居民住宅,給予
拆遷補償安置。具有合法經營手續,符合產業政策,依法批建的生產經營性用房給予拆遷補償。補償標準按照《石家莊市征收市區集體土地青苗和地上建筑物附著物補償標準》(石政辦函〔2007〕27號)執行。
拆遷集體土地居民房屋,在符合城市(村鎮)建設規劃的前提下,能建居民住宅樓的建樓安置,不能建樓的批宅基地自建安置。宅基地按征用集體土地補償標準補給村集體。新增用地指標由市統一協
調解決,安置事項由所在縣(市)、區政府具體辦理。
拆遷生產經營性用房,經評估按重置價結合成新給予補償,對設備搬遷、停產停業期間職工工資給予補償,土地按征用集體土地標準給予補償。房屋被拆除后,原則上不再安置。手續齊全、生產經營正常、確需整體搬遷的鄉鎮企業,根據經營性質和房屋類型、面積等,按照有關政策規定,由所在縣(市)、區政府協調國土部門調整解決安置用地。
企業停產停業期間職工工資補償,按實有職工人數和2008年度月人均工資標準核定,繳納“三險一金”的國有企業職工按1660元/月,其他企業職工750元/月,計發期限6個月。企業職工人數須經環指辦確認。
拆遷居民搬遷過渡費按房屋拆遷面積每平方米每月補助15元,計發期限6個月。
房屋拆除及垃圾清運費按照城市建設“三年大變樣”標準25元/㎡補償。
第十三條征用集體土地青苗(農作物、樹木)、附著物補償標準
征用集體土地青苗(農作物、樹木)、附著物補償標準按照《石家莊市征收市區集體土地青苗和地上建筑物附著物補償標準》(石政辦函〔2007〕27號)執行。
臨時占地(含便道、存土場、料場、借用等)青苗補償按占用時農作物的產值計算,占用一季補償一季,能收獲的不予補償。
對于《石家莊市征收市區集體土地青苗和地上建筑物附著物補償標準》(石政辦函〔2007〕27號)未涉及的補償項目按照石環公路主線征地拆遷補償政策執行。
第十四條拆遷臨時建筑補償標準
違法建筑和超期臨時建筑,必須無條件拆除,不予補償。對經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建設、使用時間未超過規定期限的臨時建筑,按其重置價的10%-50%予以補償;裝修部分按重置價結合成新給予補償。
第十五條拆遷公共設施補償標準
拆遷電力、郵政、電信、水利、人防、熱力煤氣、供水、排水、綠化、照明、有線電視、文化、衛生、電線電纜等設施,原則上按工程實際發生費用經財政評審后給予補償。
對涉及鐵路、高速公路、軍事設施、教堂、寺廟、文物古跡等特殊建筑物的拆遷,采取一事一議的辦法解決。
第四章相關規定
第十六條關于確認征地拆遷補償數量問題
由拆遷人委托專業測繪機構依據占地紅線圖進行現場測量放線、土地指界、統計征地畝數并作為組卷依據;拆遷建筑物面積及地上附著物數量由縣(市)、區政府組織具有評估資質的評估部門及相關單位現場統計,由環指辦核查確認。
第十七條關于規劃區域內嚴禁擅自建設問題
自公告發布之日起,規劃控制用地范圍內嚴禁自行建設;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及未經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準,非法占用土地擅自建設的各類建筑物、地上附著物,一律無償拆除;
征地公告發布后搶栽、搶種的花草、林木、作物及搭建的建筑物、構造物,一律無償拆除。
第十八條關于評估問題
由拆遷人委托具有評估資質的評估機構承擔評估工作,縣(市)、區環指辦具體組織實施,市拆遷辦負責政策指導。評估機構只對地上建筑物進行評估,其它地上附著物的補償標準按照《石家莊市征收市區集體土地青苗和地上建筑物附著物補償標準》(石政辦函〔2007〕27號)執行,不再予以評估。評估費用按照有關收費標準計入縣(市)、區征地拆遷包干費。
第十九條關于評審問題
公共設施費用評審由被動遷單位編制動遷方案及預算,拆遷人對動遷方案和預算進行審核把關后由拆遷人報市財政評審中心進行評審。項目動遷完成后,由被動遷單位出具竣工圖及竣工決算,報市財政評審中心進行決算評審。
第二十條關于權屬爭議問題
征收土地有權屬爭議的或在規定的拆遷期限內拒絕拆遷的,由拆遷單位對被征土地、被拆房屋做勘察記錄,向
公證機關辦理
證據保全,按照有關規定,國有土地依法實行行政
強制拆遷,集體土地依法實行司法強制拆遷。
第五章資金撥付
第二十一條石環公路輔道征地拆遷資金實行大包干辦法,直接撥付有關縣(市)、區,專款專用,超支不補,節余留用。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或挪用。
第二十二條包干資金的測算辦法,依據有關縣(市)、區征地拆遷數量,按照相應的核算標準進行統計,確定征地拆遷補償費用,計入各縣(市)、區征地拆遷包干費用,報市政府批準后執行。
第二十三條包干資金的撥付辦法,先期支付30%征地拆遷包干費作為征地拆遷啟動資金,征地拆遷實施后按照工作進度和任務完成情況分期撥付至95%,剩余資金待征地拆遷任務完成后,經驗收合格全額撥付。
第二十四條公共設施動遷資金,經財政評審后,先期撥付30%,然后按施工進度分期撥款至80%,驗收合格后全額撥付剩余資金。
第六章經費和獎懲
第二十五條為保障有關縣(市)、區征地拆遷工作的正常需要和運行,按各縣(市)、區征地拆遷包干費用的2%作為工作經費(不足10萬按10萬計),一次性計入各縣(市)、區征地拆遷包干費用。
第二十六條實行征地拆遷獎懲措施。對按時完成石環公路輔道征地拆遷任務,及時解決地方事務問題,確保工程如期開工建設的縣(市)、區,市政府按照完成期限予以獎勵。具體標準為:市政府召開輔道征地拆遷動員大會,與各縣(市)、區政府簽定責任狀后,50天內完成任務,并經環指辦驗收合格的,按該縣(市)、區征地拆遷包干費總額的2%給予獎勵;60天內完成任務,并經環指辦驗收合格的,按該縣(市)、區征地拆遷包干費總額的1.5%給予獎勵;70天內完成任務,并經環指辦驗收合格的,按該縣(市)、區征地拆遷包干費總額的1%給予獎勵;70天以后完成任務的不予獎勵。因征地拆遷及地方事務影響工程如期進行的,除在全市通報批評外,還要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
第七章附則
第二十七條本辦法有限期自2009年8月1日起至2011年12月31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