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葫蘆島市行政執法人員管理辦法
葫蘆島市人民政府令
第151號
現將《葫蘆島市行政執法人員管理辦法》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市長 都本偉
2013年6月28日
葫蘆島市行政執法人員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行政執法人員的管理,提高行政執法水平,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遼寧省行政執法條例》和《遼寧省行政執法證件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葫蘆島市行政執法人員的管理,適用本辦法,法律、法規或者規章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行政執法人員,是指行政執法部門(含行政執法機關、依法授權和委托的行政執法組織,下同)中,取得行政執法資格,實際履行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征收、行政裁決等行政執法職責的在編在職工作人員。
第三條 行政執法人員的管理堅持統一領導與分級負責、資格準入與日常培訓、監督約束與考核獎勵相結合的原則。
第四條 市政府法制部門在市政府的領導下負責全市行政區域內行政執法人員的監督管理工作。
各縣(市)區政府法制部門在本級政府的領導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行政執法人員的監督管理工作。
行政執法部門負責行政執法人員的具體管理工作。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和監察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行政執法人員的相關管理工作。
第五條 行政執法人員在行政執法工作中有重大貢獻的,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
第六條 市政府法制部門應建立全市行政執法人員信息管理系統,通過葫蘆島市政府法制信息網公示行政執法人員有關信息,提供查詢服務,接受社會監督。
第二章 執法培訓
第七條 行政執法人員培訓應當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按需施教、講求實效的原則。
第八條 行政執法部門中擬從事行政執法工作的人員應當按照《遼寧省行政執法證件管理辦法》的規定參加行政執法資格培訓。
第九條 行政執法人員每年應當至少參加一次行政執法部門組織的法律知識更新培訓。
第十條 行政執法人員被暫扣執法證的,應當參加行政執法部門組織的離崗培訓。
第十一條 培訓結束前應當進行閉卷考試。
培訓考試實行百分制,考試得分在60分及以上的,為考試合格;考試不合格的,可以補考一次。
第十二條 行政執法人員的培訓情況、考試成績,應當作為年度考核的內容和任職晉升的依據。
第三章 執法資格
第十三條 實行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管理制度。
行政執法部門的工作人員未取得行政執法資格的,不得申領和持有執法證,不得上崗執法。
第十四條 行政執法部門的下列工作人員不得申請確認行政執法資格:
(一)不直接從事行政執法工作的;
(二)受記過以上處分未解除的;
(三)合同工、臨時工以及借用人員;
(四)年度考核不稱職的;
(五)因違法或者違紀行為正在接受審查的。
第十五條 申請確認行政執法資格,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葫蘆島市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申請表;
(二)葫蘆島市行政執法人員資格培訓考試成績;
(三)葫蘆島市行政執法人員資格公示表;
(四)行政執法部門的“三定方案、編制證明”;
(五)行政執法部門出具的執法崗位證明及年度個人工作考核證明。
第十六條 申請確認行政執法資格,按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個人書面申請;
(二)行政執法部門審核;
(三)市政府法制部門確認。縣(市)區政府所屬工作部門執法人員經縣(市)區政府法制部門初審,報市政府法制部門確認。
第十七條 行政執法資格有效期為3年,自行政執法人員取得行政執法資格之日起計算。
行政執法人員應當在行政執法資格有效期屆滿前,參加行政執法資格考試,重新申請確認行政執法資格。
第四章 執法證
第十八條 申領行政執法證件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直接從事行政執法工作的本單位正式在職職工;
(二)經過行政執法資格培訓并考試合格;
(三)熟悉和掌握與履行執法職責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及專業知識;
(四)年度考核稱職以上。
省以上有關部門對本系統申領《行政執法證》人員的專業資格認定有統一規定的,按其規定執行。市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要求,將領取證件情況報送省有關部門備案。
第十九條 《遼寧省行政執法證》(以下簡稱執法證)是本市行政執法人員取得行政執法資格的合法憑證,是從事行政執法工作的身份證明。
第二十條 執法證由省人民政府統一制作,套印葫蘆島市人民政府印章,并加蓋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鋼印。
第二十一條 執法證由行政執法部門向同級政府法制部門提出申領請求,市政府法制部門核發。
第二十二條 行政執法人員從事行政檢查、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征收等行政執法活動時,應當主動出示有效的執法證。
行政執法人員不出示執法證的,行政相對人沒有配合義務。
第二十三條 行政執法證件實行年度審驗制度。每年12月份,由持證人員所在單位向發證機關報驗。
未經審驗或者審驗不合格的行政執法證件無效。
第二十四條 行政執法人員因執法崗位發生變化或者執法證破損的,由行政執法部門向同級政府法制部門書面說明情況后,申請換發執法證,經市政府法制部門審查合格后予以換發。
執法證遺失的,行政執法部門應當通過報刊或者政府網站公告聲明作廢,向市級政府法制部門書面說明情況后,重新辦理執法證。
第二十五條 執法證有效期為3年。有效期屆滿后,需重新取得行政執法資格后申領執法證,原執法證由行政執法部門統一收回。
第二十六條 行政執法人員不再從事行政執法工作的,其執法證由行政執法部門統一收回。
第二十七條 使用國務院部門制發的行政執法證件和按照《遼寧省行政執法證件管理辦法》第十二條第一款第(四)項規定制發的行政執法證件的行政執法部門,應當將持證人員有關信息錄入全市行政執法人員信息管理系統,并報市級和本級政府法制部門備案。
第五章 權利義務
第二十八條 行政執法人員應當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堅持執法為民的理念,恪守職業道德,遵守職業紀律,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第二十九條 行政執法人員依法履行職務的行為,受法律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應當給予支持和協助。
第三十條 行政執法人員享有下列權利:
(一)獲得履行職責應當具有的工作條件;
(二)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被免職、降職、辭退或者處分;
(三)獲得工資報酬,享受福利、保險待遇;
(四)參加行政執法培訓;
(五)依法取得行政執法資格和執法證。
第三十一條 行政執法人員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嚴格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
(二)按照法定的權限和程序履行職責,秉公執法;
(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四)遵守職業紀律和行為規范;
(五)保守國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第三十二條 行政執法人員從事行政執法活動時,應當儀表整潔、態度和藹、舉止端莊、語言文明、禮貌待人。
行政執法人員在行政執法活動中,不得使用粗俗、歧視、侮辱以及威脅性語言。
第三十三條 行政執法人員從事行政執法活動時,有統一制式服裝的,應當著制式服裝;沒有制式服裝的,著裝應當整潔、莊重、得體。
行政執法人員不得轉借、出租或者買賣制式服裝;非行政執法活動時,不得著制式服裝出入娛樂場所。
第三十四條 行政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應當做到行為規范,不得有飲酒、嬉鬧、賭博等行為。
第三十五條 行政執法人員調查取證時,應當全面、客觀、公正、及時。
行政執法人員不得以利誘、欺詐、脅迫、暴力等不正當手段收集證據,不得偽造、隱匿證據。
第三十六條 行政執法人員糾正違法行為時,應當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推行說理式執法。
行政執法人員應當規范行使行政執法裁量權,平等對待行政相對人,不偏私、不歧視。
行政執法人員作出行政強制、行政處罰決定前,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并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陳述權、申辯權、申請回避權、申請聽證權和救濟權。
第三十七條 行政執法人員嚴禁下列行為:
(一)濫用職權,越權執法;
(二)態度粗暴,野蠻執法;
(三)執法不公,隨意執法;
(四)推諉拖延,效率低下;
(五)吃拿卡要,以權謀私。
第六章 執法監督
第三十八條 行政執法人員應當自覺接受監察機關、政府法制部門或者上級行政執法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以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監督。
行政執法部門應當設立監督電話,并向社會公布,接受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執法人員的監督。
第三十九條 行政執法部門應當建立健全監督制度,對行政執法人員執行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情況,遵守紀律的情況進行監督。
第四十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執法人員的違法、違紀行為,有權向有關國家機關舉報。受理舉報的機關應當及時查處,并將查處結果告知檢舉人。
對依法進行檢舉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壓制和打擊報復。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一條 行政執法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據《遼寧省行政執法條例》第四十二條規定,由所在機關暫停其行政執法工作;情節嚴重的,取消行政執法資格,調離執法崗位,并由有關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履行法定職責或者超越、濫用行政執法權的;
(二)執法態度惡劣,粗暴、野蠻執法的;
(三)對控告、檢舉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打擊報復的;
(四)在行政執法工作中徇私舞弊、索賄受賄的;
(五)非法收費或者截留、坐支、私分、挪用罰沒財物的;
(六)對應當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處理的涉嫌犯罪案件沒有移交,造成嚴重后果的;
(七)擅自使用扣留物品或者由于管理不善致使扣留財物嚴重受損或者滅失的;
(八)泄露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個人隱私的;
(九)未依法開具法定票據、清單的;
(十)侵害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
第四十二條 行政執法監督部門發現行政執法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據《遼寧省行政執法監督規定》第三十六條規定,可以暫扣、收繳其行政執法證件,并建議其所在部門給予批評教育、離崗培訓、調離執法崗位的處理;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分的,建議任免機關、監察機關按照干部管理權限給予行政處分;涉嫌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使用無效或者私印、偽造、變造行政執法證件的;
(二)未出具省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專用票據的;
(三)非法收費或者截留、坐支、私分罰沒財物的;
(四)擅自使用罰沒物品或者由于管理不善致使罰沒物品嚴重受損或者滅失的;
(五)不履行法定職責或者超越、濫用職權的;
(六)徇私枉法、索賄受賄,或者采取其他手段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
(七)對舉報人、投訴人進行打擊報復的;
(八)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
行政執法監督部門應當自暫扣行政執法證件之日起3日內通知行政執法人員所在單位和行政執法證件頒發機關。行政執法監督部門可以根據情況收繳或者提請行政執法證件頒發機關收繳行政執法證件。
暫扣行政執法證件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行政執法人員在被暫扣行政執法證件期間,不得從事行政執法活動。被收繳行政執法證件的,應當調離行政執法崗位。
第四十三條 持證人執行職務時不出示行政執法證件,涂改、轉借證件,越權使用證件以及利用證件濫用職權、謀取私利的,依據《遼寧省行政執法證件管理辦法》第十七條規定,由持證人所在單位給予批評教育或者行政處分;情節嚴重的,取消執法資格,收繳執法證件。
所在單位未按照前款規定執行的,由上級主管機關或者行政監察機關依法追究所在單位負責人的行政責任。
第八章 附 則
第四十四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按照國家和省規定執行。
第四十五條 本辦法執行中的具體問題由市政府法制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四十六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2011修訂)
2011-12-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名單
2010-10-28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若干規定的決議
1979-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1995修正)
1995-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澳大利亞領事協定》的決定
2000-07-0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突尼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10-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拉脫維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5-07-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的解釋
2000-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1992-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失效]
1980-08-26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決議
1982-12-04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推遲審議憲法修改草案的決議
1981-12-12中華人民共和國鄉鎮企業法
1996-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2004第二次修正)
2004-08-28糧食流通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國家安全審查試行辦法
2015-04-20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和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精神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3-03-28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2-11-09國務院關于印發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10-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2-03-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的意見
2010-07-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
2010-01-07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
2009-09-09國務院關于進一步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的若干意見
2009-07-05彩票管理條例
2009-05-04國務院關于開展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通知
2009-05-04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09-03-22國務院關于修改《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的決定
2009-01-29國務院關于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的通知
2008-12-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及周邊建筑安全管理的通知
200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