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解散簽訂的合同怎么辦
公司解散通常是經營不善、嚴重虧損或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造成企業嚴重損失無法經營所致,當然也有公司解散的原因是股東們事先在公司章程中約定的。根據《公司法》規定,公司章程規定的解散事由出現或經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的,公司可以提前于公司章程規定的公司終止日期前解散。公司解散即意味著公司法人資格的消亡。而作為勞動合同的一方當事人,公司法人資格的消亡必將導致勞動合同無法繼續履行,因此《勞動合同法》將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作為勞動合同終止的情形之一。同時,因此種情形下導致勞動合同無法繼續履行的原因并非在于勞動者,《勞動合同法》亦明確此種情況下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對公司解散而終止勞動合同時,經濟補償金如何計算存在困惑是因為對相關法律規定不了解。《勞動合同法》規定在本法施行前存續的勞動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終止的,按規定如需支付經濟補償金的,經濟補償金應分段計算。有人認為公司解散導致勞動合同結束是否應予補償屬于新舊法律規定不一致。《勞動法》并未明確此種情況下用人單位必須支付經濟補償金,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七條分段計算經濟補償金的原則,《勞動法》無相關規定所以用人單位亦無須支付經濟補償金。但這種觀點其實并不正確。《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七條關于經濟補償金分段計算的表述原文為“本法施行前按照當時有關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按照當時有關規定執行”。
二、公司解散后員工獲得怎樣的賠償
1、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2、單位因勞動合同的解除或終止需要向勞動者給予經濟補償時,其標準為: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支付半個月工資。
3、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4、公司領導不同意按照法律執行,可以直接去勞動仲裁提出補償申請。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公司解散是勞動合同終止的情形之一,勞動者可以得到公司的經濟補償。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0-11-27農村強制征地怎么解決
2021-02-01連帶責任人是否當然享有追償權
2020-11-28監視居住會有案底嗎
2020-12-01贈與合同受贈人后期簽字可以嗎
2021-02-08侵權賠償協議能否約定管轄
2020-11-23證人翻供是否要負刑事責任
2020-11-29交通事故訴訟的有效時限
2020-11-23離婚調解收取財產分割費嗎
2020-11-10勞動合同寫錯劃掉可以嗎
2021-01-22未經協商單方變更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02解除合同賠償金算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04實習期三個月合同簽幾年
2021-01-08延長假期加班企業如何發放加班費
2021-01-08關于北京勞動爭議管轄的地區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1-03-22意外險車禍手骨折能賠多少錢
2021-02-19他人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免責條款仍舊生效
2020-11-19保險合同中延遲生效條款如何生效
2021-01-20對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盡力防止損失擴大的責任
2021-03-06人身保險公司需要承擔怎樣的義務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