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改革是國家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是從整體上搞好國有經濟、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調整和完善所有制結構的一項重要內容。十四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是十分重要的國企改制的方針,對指導國企從計劃邁向市場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特別是十五大召開以來,國企改制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企業在產權結構上由國家所有的一元化結構走向國家、集體、法人、自然人所有等多元產權結構,也就是“產權制度改革”,到了這個階段進入了國企改制的深層次。一直以來國企改制都受到各方面的持續關注,其根本原因在于國企改制關系到國家、社會以及廣大職工的根本利益。國企改制過程中的資產處置、員工安置、產權重組等如何規范,以及改制后企業如何改變觀念、如何發展、如何加強監督與約束、如何塑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等問題,都是國企改制必須面對的事實。
從目前國有企業改制的實踐看,國企改制的重點仍主要集中在調整產權結構,規范企業形式上,更多地強調了“產權清晰”,而忽視了“管理科學”。其實,國有企業改制不僅需要在企業的產權結構上予以變革,更需要在企業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上進行創新,從根本上轉換決策、用人、激勵這三大機制,這樣才能使企業成為市場競爭主體,從而實現國企改制的最終目的。
一、轉換決策機制
國有企業經歷了公司制改革后都建立了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但由于從產權結構上仍是國有股一股獨大,存在著所有者缺位,缺乏決策、制衡、監督機制。大多數國企改制后,都面臨“老三會”向“新三會”過度的問題,建立和健全公司的治理結構明確決策機制是經營的關鍵,否則會陷入“一人堂”的決策怪圈。因此,公司的重大決策應由股東會和董事會依法做出,股東不得直接或間接損害公司及其他股東的權益,對公司董事、監事候選人的提名,應嚴格遵循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
國有企業董事長、總經理一般都由政府委派,這樣一種治理結構,從出資人方看問題在于,公司內資產所有者缺位,導致在實際運作中所有者的權力行使難以到位,進而容易出現“內部人控制”問題;同時,由于資產所有者是公司追求利潤的最主要的源動力所在,如果所有者權力行使不到位,公司追求利潤的動力就大受影響;從另一個角度看,作為國有獨資的公司,國家所有就是全民所有(根據憲法規定),因此,某種意義上講,它又是股權高度分散的股份有限公司。由于每個人的股份都很少,每一股東都不會因自己對企業經營者的監督努力而獲得太多的收益,理性的選擇就是“搭便車”,于是大家就都沒有積極性去監督企業的經營者,從而也容易形成經營者大權獨攬的內部人控制現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雙方書面寫房產歸屬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30兩人出于共同故意去打人會怎樣處罰
2020-11-24專利文件不能修改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17限期拆除時間3天可以嗎
2021-03-18未成年人網絡平臺打賞是否有效
2021-01-27非機動車追尾機動車怎樣認定責任
2021-01-01贈與合同受贈人后期簽字可以嗎
2021-02-08贍養義務包括過世夫妻的父母嗎
2021-01-25銀監會非法集資的意見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0-11-10門面房出租合同范本
2020-11-14遺產非必須留給法定繼承人嗎
2021-03-16工傷認定爭議由誰舉證
2020-12-01企業地址變更員工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8用人單位招工能否收押金
2021-01-19勞務外包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03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調解什么時候結束
2021-03-20員工申請勞動仲裁的技巧是什么
2021-02-11勞動糾紛追討時間是多久
2021-03-10被派遣的員工與用工單位的人算是同工同酬嗎
2021-02-03企業為員工買人壽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