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經濟及其特征
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即以現代科學技術為核心,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存儲、使用、分配和消費之上的經濟。傳統的農業經濟以廣大的耕地和眾多的勞動力為基礎,“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工業經濟以大量的自然資源和礦藏原料的冶煉、加工和制造為基礎,以大量消耗原材料等有形資產為特征,“勞動創造了工資,資本產生了利息”;知識經濟則以不斷創新的知識為主要基礎,處于第一位的生產要素是知識—一無形資產,其他生產要素都必須靠知識來更新,靠知識來裝備。**知識,可以對自然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集約配置,實現資源的優化使用;**知識;可以開發出用之不竭的新資源;**知識,勞動力和資本才能得到最高效率的整合,更好地發揮其職能;**知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得以加強。隨著世界新的技術革命的蓬勃發展,知識所提供的生產率將日益成為決定一個企業、一個行業、乃至一個地區競爭地位的關鍵因素。
知識經濟時代的管理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企業的管理觀念、組織結構、運作方式將發生根本性的變革。企業傳統的管理信息方式日益電子化、數字化;組織結構逐步扁平化;企業的經營服務更加顧客化;傳統的批量經濟向個性經濟轉化;高物耗經濟向低物耗經濟轉化。同時,如何最大限度調動人的積極性,整合人力資源等管理方法為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重視。
(二)企業核心競爭力
知識經濟時代,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信息化和網絡化技術的普及應用,使企業競爭環境和格局發生了重要變化。在這樣的環境下,生產的產品能否實現銷售,“效率”(Effective)能否轉化為“效益”(Efficiency)是企業關心的首要問題。對企業發展來說;比利潤更重要的是市場份額,比市場份額更具有根本意義的是競爭優勢。企業要實現價值增值(Value-added),必須以提高產品競爭力為核心,全面提高整體競爭力。
核心競爭力(CoreCompetence),即核心能力,指企業以特有的學習、創新和組織方式,發展獨特技術、開發獨特產品和采取獨特營銷方式的能力(PrahaladandHamel1990)。其實質在于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依靠智力、軟件和創新實現增長。為反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20世紀90年代在美國興起了綜合業績評價制度(TheBalancedScorecard)。該制度從財務狀況(Financial)、顧客滿意程度(Customs)、企業內部業務處理流程(InternalBusinessProcesses)、企業知識積累與成長(LearningandGrowth)四個方面全面評價企業的經營業績(RobertS.KaptanandDavidP.North)。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檢察院申訴程序有什么要求
2020-12-26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的辦理流程有哪些
2021-01-12公司不能隨意裁員,裁員要走正當法律流程
2021-03-04股東違法股權沒收嗎
2021-01-06事實婚姻受法律保護嗎
2021-02-23哪些人屬于非直系親屬
2021-03-20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如何索賠
2021-02-20離婚前財產保全是凍結嗎
2020-12-29抵押合同有期限嗎
2021-01-16詳解以他人名義購房存在什么風險
2020-12-08解除合同的方式有哪些,合同法定解除的種類有哪些
2021-02-18勞動合同到期解雇有沒有賠償標準
2021-03-24勞務合同簽在第三方是什么意思
2021-01-29公對私簽勞務分包合同是否合法
2021-02-11疫情單位要求在家休息有工資嗎
2021-03-18人壽保險離婚時要分割嗎
2020-12-08意外傷害險理賠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15保險案件中不真正連帶責任的司法實踐問題
2021-02-01如何查詢保險撤案了沒
2020-12-26機動車保險條款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