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應當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后,可以裁減人員。用人單位依據本條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錄用人員的,應當優先錄用被裁減的人員。”這里的“報告‘僅指說明,無批準的含義。”優先錄用“指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
用人單位進行經濟性裁員的法定條件有兩個,只要滿足其中一個條件即可以實行經濟性裁員:
一是因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瀕臨破產,被人民法院宣告進入法定整頓期間。“法定整頓期間”指的是企業為了恢復清償債務的能力,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破產法》和《民事訴訟法》的破產程序進行債務調整和企業整理的一種再建型破產制度。如企業經營不善,難以清償到期債務,就可能被債權人申請破產。如企業只是遇到暫時的困難,經過一段時間的運作就可以恢復清償能力,則企業可以和債權人達成和解協議,并由法院宣布進入整頓期。在我國整頓由被申請破產企業的上級主管部門提出并負責主持。如整頓期限結束,企業仍不能清償債務,則由法院宣告企業破產。“進入法定整頓期間”說明企業經營十分困難。
二是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達到當地政府規定的嚴重困難企業標準,確需裁減人員的,可以裁員。
裁員是集中的辭退員工,所以某些與個別員工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不在適用。同時由于裁員往往牽涉面較大,因此在程序上受到法律的嚴格限制。
由于裁員是用人單位的原因造成的,勞動者沒有過錯,因此如果勞動者符合以下四個條件之一的,就不得被裁減:
(一)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三)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在前,租賃在后,租賃無效嗎
2021-03-11如何處理醫療糾紛,怎么收集醫療糾紛證據
2021-02-23股權退出的5種方式是什么
2021-01-22交通事故怎么界定
2020-12-13如何保釋,保釋的流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07二審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6肇事逃逸是交警判定嗎
2021-01-28交通事故處理責任認定有期限么
2021-01-05瀆職侵權如何賠償
2021-03-07想訴訟離婚,女方把結婚證藏起來怎么辦
2021-03-02社交軟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證據嗎
2021-01-13對公賬戶變更法人流程有哪些
2021-01-25房屋有抵押買賣也不破租賃嗎
2021-02-06胎兒取得繼承權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9工會經費上繳比例是多少
2020-12-10云南省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6人身保險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30人身保險的投保人需要擔負什么義務
2021-02-07人身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規定
2020-11-26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承擔理賠責任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