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與人事爭議仲裁機構有關的案例
在某事業單位工作的李先生因工傷在家休息了9個月,單位已連續幾個月沒有發工資給他。他多次到單位要求發所欠的工資,但單位負責人給了李先生一份單位分配規定,對他說:“單位已經實行分配制度改革,實行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這個搞活分配機制方案出臺時,你也是舉手贊成的。現在你一直沒有上班,當然沒有工資可發了。”一席話說得李先生啞口無言。
有人指點李先生找人事爭議仲裁機構。李先生不知道人事爭議仲裁機構是干什么的,他心里嘀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能叫單位給他發工資嗎?
他將信將疑地找到市人事爭議仲裁院。市仲裁院在證實李先生確是工傷后,來到李先生工作的事業單位,要求單位領導按國家相關政策,給李先生補發工資。但單位解釋說,為提高單位的經濟效益,他們進行了分配制度改革。單位新的分配辦法規定,像李先生這樣的情況是不發工資的,新的分配制度所有職工都是同意的,李先生也是同意的。事實也證明,新的分配制度確實激發了職工工作積極性,有效地提高了單位的經濟效益。現在要給李先生發工資,違反了單位的分配規定會導致分配規定以后執行不下去。
仲裁院的工作人員解釋道,單位的任何規定都不能違反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違反的都必須改過來。單位新的分配政策對工傷的規定不符合國家政策,就要按法律法規規定改過來。該單位領導聽仲裁機構同志說得在理,修改了單位分配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章的部分,并給李先生補發了工資。李先生領到工資時開心地笑了,說:找人事爭議仲裁機構還真管用呵!
[評議]:隨著事業單位用人制度改革的深入和發展,人事爭議仲裁工作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關系越來越密切。但是,目前還有相當多的員工對人事爭議仲裁機構的性質、作用不了解,沒有仲裁意識,也就無法通過仲裁維護自己的利益。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束手無策,不知道該怎么辦,只能一次次找單位求情,或者一次次與單位爭論,勞而無功。其實,人事爭議仲裁機構是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而建立起來的一個新的工作機構。以事實為依據,以人事政策、法規和法律為準繩,以維護當事人(事業單位和事業單位在編人員)的合法權益為宗旨。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可以也應該找當地的人事爭議仲裁機構,要求主持公道和正義。而人事爭議仲裁屬于準司法行為,對于裁決決定的處理結果,如當事人中有一方既不自覺履行,又不向法院起訴的,可由法院強制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衛計委處理醫療事故是多長時間
2021-01-29終結審查決定書適用情形
2020-11-20什么是刑事上訴,刑事案件上訴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2社交軟件上散播他人隱私如何處理
2021-01-29定金和訂金區別,哪個可以退
2021-01-28交通事故傷者單方鑒定是否有效
2021-01-30機票退票費如何認定
2021-02-18借條和欠條的訴訟時效
2021-02-09限制消費令下達多久會生效
2021-02-24婚姻法解釋三
2021-01-09離婚協議中六種無效的約定
2021-02-12學生發現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1小區違章建筑如何處理
2020-11-22單位終止合同提前多久
2020-12-10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主要義務
2021-03-09新型人身保險產品謀求發展的對策
2021-02-28單位要給滿50歲的女職員買養老保險嗎
2021-02-17保險單證的信息要素有哪些
2021-03-05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五條
2021-01-21印刷品加工承包合同的范本內容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