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公司由股東會中心主義向董事會中心主義過渡,董事會在公司的決策管理中居于中心地位,股東會雖是公司名義上的權力機構,但由于其本身的運作機制的限制,使其在公司中的地位日趨弱化。而且大股東往往是公司的董事、監事,實踐中,董事經理違規操作,第三人侵犯公司利益的情況大量存在,而董事會怠于起訴,使得小股東和公司的利益遭受損失。
基于以上原因,為了保護小股東的權益和公司的利益,各國相繼創建了股東代表訴訟制度。什么是股東代表訴訟?依通說,股東代表訴訟是指當公司的合法權益受到他人侵害,特別是受到有控制權的股東、母公司、董事和管理人員等的侵害而公司怠于行使訴權時,符合法定條件的股東以自己名義為公司的利益對侵害人提起訴訟,追究其法律責任的訴訟制度。由于股東訴權派生于公司訴權,英美法上叫股東派生訴訟(Shareholders‘DerivativeAction),又稱為第二級訴訟(SecondaryAction)。大陸法系國家叫股東代表訴訟(Shareholders’RepresentativeAction),因為股東代表公司行使訴權。日本稱之為股東代位訴訟。本文統一使用股東代表訴訟的概念。
自我國公司法起草、頒布以來,學界對股東代表訴訟多有探討,然鮮有對各國代表訴訟制度進行比較分析者,本文擬對英、美、日、臺等國家和地區的股東代表訴訟制度進行比較研究,探討股東代表訴訟所涉及的法學理論問題和實踐中的操作程序,并對我國公司法的修改提出建議,試圖建構起中國自己的股東代表訴訟制度。
各國(地區)的股東代表訴訟制度
英美
股東代表訴訟制度肇始于英國。長期以來,英國奉行普通法的規則,在1843年的Foss
V.Harbottle案中,法院確立了“FossV.Harbottle”規則,該規則又被稱為“多數規則”(MajorityRule)或“內部管理規則”(InternalManagementRule)。根據這一規則,如何對待公司董事及管理人員的行為應以股東大會中多數股東的意志為準。除非經多數股東表決同意,否則少數股東不得僅因公司經營狀況不佳或管理人員的行為違反公司內部細則而對其提起訴訟。因此,FossV.Harbottle規則否定了股東發動代表訴訟的權利,該規則曾被法院長期遵守。
但是,如果不承認原告股東的訴權,法律將不得不面對這樣的難題:若公司的控制者,包括股東和董事等高級管理人員行為不當,侵害了公司的利益,但由于公司在加害人的控制之下而不愿對其起訴,小股東又不能以自己的名義起訴時,結果是公司所受到的損害將無法得到回復,加害人將逍遙法外。為了解決普通法上的這一危機,英國法院不得不從衡平法上尋找解決辦法,因為衡平法就是“為緩和普通法的嚴厲性而發展的一套法律規則”[②].
在1828年的HichensV.Congreve案中,有了代表訴訟的雛形。但是,事實上,英國司法界直到1975年WallersteinerV.Moir一案中才正式將代表訴訟一詞接納為法律術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的申請土地確權的步驟是什么
2021-01-20哪個部門宣告申請公司的設立是無效的
2021-02-24交通事故死亡賠償城市與農村標準各是多少
2021-02-28債權人申請破產流程
2021-02-13協議與實際不符可否作廢
2021-01-07結婚年齡降至18周歲是真的嗎
2020-11-10【拆遷賠償】拆遷賠償款如何辦理提存手續
2021-01-16雇傭關系有責任比例嗎
2020-11-25與中介公司簽約如何避免糾紛
2021-01-16光污染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10哺乳期可以做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5自愿放棄社保提出離職有補償金嗎
2021-02-25勞務工和合同工退休有什么區別
2021-01-26枯死老樹致人損害該如何求償
2020-11-17人壽保險有哪些種類以及老人人壽保險應該怎么選擇
2020-12-10了解人壽保險的受益人的知識
2021-03-11保險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哪幾類
2020-11-23財產保險合同的特征有哪些
2021-03-16保險公司保護被保險人利益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15農村機動地管理辦法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