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訴訟與股東代表訴訟的區別
股東訴訟是指股東直接向法院起訴的情形,而股東代表訴訟是股東代表公司向法院起訴的情形,兩者在產生原因不同、訴訟目的不同等方面存在區別。
1、產生原因不同。
股東的權利雖然多種多樣,但總的來說,股東的權利可以分成兩大類:股東的個人性權利和股東的共同性權利。股東個人性權利是指法律或公司章程明確規定股東可以單獨要求并實現的權利,諸如分配權利、認購股份的權利、要求記錄其投票表決的權利等。股東共同性權利則是指股東根據與公司成員之間的契約而享有的、能夠對公司事務和事項作出決議的權利。
2、訴訟目的不同。
在股東代表訴訟中,雖然公司和股東個人都是侵害行為的受害者,但公司是直接受害者,股東個人是間接受害者,股東提起訴權的目的是為了公司的利益,但也間接地維護了自己的利益;而在股東直接訴訟中,股東個人是侵害行為的直接受害者,股東行使訴權的目的是純粹為了自身的利益,而非整個公司的利益。
3、訴訟被告不同。
股東直接訴訟只適用于公司及其內部人員侵害股東利益的情況,也即訴訟的被告只能是公司、控股股東、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經理、監事和其他公司高級管理人員。
4、訴訟歸屬不同。
在股東代表訴訟中,原告股東僅享有形式意義上的訴權,至于實質意義上的訴權則屬于公司,即形式意義上的訴權與實質意義上的訴權是互相分離的。因此,即使原告股東在代表訴訟中勝訴,則勝訴的利益應當歸于公司,而非原告股東。倘若原告股東敗訴,則不僅由原告股東負擔該案的訴訟費用,而且該案的判決對于公司產生既判力,不僅其他股東不得就同一理由再次提起代表訴訟,公司的機關亦不得再就同一理由為公司提起直接訴訟;而在股東直接訴訟中,股東所享有的形式意義上的訴權與實質意義上的訴權是合一的,無論股東勝訴抑或敗訴,一切利益和不利益均歸屬于股東,而非其所持股份的公司。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一百五十一條?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有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的情形的,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連續一百八十日以上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東,可以書面請求監事會或者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監事有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的情形的,前述股東可以書面請求董事會或者不設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執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監事會、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或者董事會、執行董事收到前款規定的股東書面請求后拒絕提起訴訟,或者自收到請求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提起訴訟,或者情況緊急、不立即提起訴訟將會使公司利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前款規定的股東有權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義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權益,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本條第一款規定的股東可以依照前兩款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股東訴訟是指股東直接向法院起訴的情形,而股東代表訴訟是股東代表公司向法院起訴的情形,兩者在產生原因不同、訴訟目的不同等方面存在區別。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減資要先補虧嗎
2021-03-18公司跨區變更地址費用
2020-12-26欠條沒有手印生效嗎
2021-01-02拖欠銀行貸款無力償還會坐牢嗎
2020-12-17離婚財產糾紛怎么解決
2021-03-24發現對方可能拖欠貨款怎么辦
2021-03-11主合同解除后擔保合同還有效嗎
2021-02-12交通事故磕碰需要賠償嗎
2020-12-27有病史員工可否簽免責合同
2020-11-15競業限制幾個月可以解除
2021-01-31人壽保險多長時間生效
2021-02-24怎么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能力額度
2020-12-15沒有考核被辭退按照勞動法補償嗎
2021-03-11第三者保險賠償范圍
2021-03-19車禍人傷保險賠償流程是什么
2020-12-27車禍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0-12-23保險法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1-03-03林地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2-15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是什么意思
2021-02-13土地出讓金和土地使用稅有什么區別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