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介紹】
2011年4月,陳某進入江蘇吳江一家**公司工作,雙方沒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4個月后,陳某在工作中受傷。但是,**公司沒有按照規定,在陳某受傷后30日內向當地人社局為其申報工傷。得知該情況后,陳某依然沒有向人社局提起工傷認定申請,而是直接向當地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確認其與**公司之間存在勞動關系。同年12月,吳江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裁決陳某與**公司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仲裁裁決后,**公司在法定期限內提起訴訟,以雙方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為由,請求確認雙方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經過一審、二審,蘇州中院于2012年9月作出終審裁定,確認雙方存在事實勞動關系。隨后,陳某向吳江人社局提起工傷認定申請,但該局作出了工傷認定不予受理決定書,理由是陳某的申請超過了一年的申報期限。于是,陳某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確認其所受傷害為工傷,并由**公司支付相應工傷保險待遇。
一審法院審理認為,陳某各項主張的成立建立在其所受傷害被認定為工傷的前提之上。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五條第二款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工傷保險工作。因此,工傷認定屬于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職責和權限,是一種行政行為,人民法院在審理勞動爭議案件中無權對勞動者是否構成工傷作出認定。陳某起訴要求確認所受傷害為工傷,并按照工傷待遇支付其相應費用,未提交工傷已經認定的證據,于是裁定駁回陳某的起訴。
陳某不服一審裁定,向蘇州中院提出上訴。近日,蘇州中院經過審理作出終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
【法官點評】
工傷認定屬于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職責和權限,人民法院在審理勞動爭議案件中無權對勞動者是否構成工傷作出認定。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發生工傷事故后,用人單位應在30日內向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不申請的,工傷職工或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可以在事故傷害發生后一年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本案中,陳某未在法律規定的時間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存在明顯的過錯,由此導致的無法被認定為工傷的法律后果亦由陳某自行承擔,故法院裁定駁回陳某起訴。
此外,陳某雖未在法律規定時間內提起申請導致無法被認定為工傷,但其仍可基于人身損害賠償法律關系向**公司主張權利。
需注意的是,工傷賠償與人身損害賠償在責任劃分方面有所不同。一般而言,一旦通過工傷認定,不論勞動者有無過錯,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17條第4款規定,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1款規定的時限內(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而侵權賠償,如果受害人對損害的發生存在過錯,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另外,在傷殘定級、賠償標準上工傷案件和侵權案件也有所不同。就本案來說,陳某現在過了申請認定工傷的期限,雖然可以提起侵權賠償之訴,但因陳某本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所以無法獲得全額賠償。
相關知識:申請工傷認定時效是多久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職工申請工傷認定的時間為一年。職工只有被認定為工傷,才有可能進一步主張權利,因而該一年為訴訟時效期間。因此勞動者在工作中不幸遇到工傷的話,在治療的同時一定不要忘記去工傷認定,因為關系著我們的權益。若還有問題,可來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緩刑期間能否競選村委會成員
2020-12-11家暴告誡書出臺 取證有新招
2021-02-24合伙糾紛管轄相關規定
2021-01-06傷殘等級鑒定的標準
2021-02-26不贍養老人有繼承撫恤金權嗎
2021-02-15老公的“不再打牌”的承諾書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7主合同解除后擔保合同還有效嗎
2021-02-12房屋租賃合同不蓋章按手印可以嗎
2020-11-27企業如何與員工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對象、范圍、期限、義務
2021-01-03上班玩手機被開除算違反勞動法嗎
2021-03-13競業限制解除后是否要遵守保密協議
2021-03-21銀行的勞務派遣合同和正式員工待遇有什么區別
2020-11-27適用期解決勞動關系是否有限制
2021-03-25人壽保險理賠的過程
2020-11-15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免責條款效力爭議案
2021-03-14保險公司的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19如何處理保險理賠爭議
2021-01-15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保險公司拒賠
2020-11-28哪些情況下不能保險
2020-12-08車禍人傷保險賠償流程是什么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