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當認定為工傷的七種情形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職工受到傷害的原因是內部的,即自己的或用人單位安全條件方面的原因。
(2)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這種工傷認定的關鍵之點在于工作時間的延伸,將工作時間的前后認定為工作時間,其必要條件是從事的工作必須是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因此,此時只有工作時間的要素有一定的變化,而工作場所、工作原因的要素都沒有變化。
(3)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職工受到傷害的原因是外部的,即自己的或用人單位安全條件以外的暴力等意外傷害。但在實踐中,勞動者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地點受到第三方的不法侵害,第三方逃逸,勞動保障部門不認定工傷。因為在案件未終結前,無法確定是否是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暫以非因工負傷處理。在此情況下如能找到侵權人工傷職工也可直接向侵權人要求侵權損害賠償。
(4)患職業病的。凡是患職業病,均與工作有關,因此一律認定為工傷,職業病的認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進行認定。
(5)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因工外出,其全部外出時間都應當認為是工作時間,其外出的地點以及沿途,也都應當認為是工作場所,但必須是因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下落不明。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上下班途中的時間,是為了執行工作職責,并不是為了自己目的而行為,因此是工作時間的延伸,因意外事故遭受損害的,也是認為是在工作時間內受到傷害。除正常上下班途中以外,職工加班加點的上下班途中出車禍也應認定為工傷;如果勞動者在上下班途中遭受的損害是由第三人造成的,用人單位沒有責任,則應由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按照此規定工傷職工能否獲得侵權損害賠償和工傷待遇,即能否獲得雙重賠償,在實踐中有不同看法
一種意見認為,《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至今尚未廢除,而新頒布實行的《工傷保險條例》對此又未作出規定,故應當按照《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的規定,不能獲得雙重賠償。另一種意見認為,新頒布實行的《工傷保險條例》對此未作出規定,視為已經廢除了《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不能獲得雙重賠償的規定,且《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是部門規章,而《工傷保險條例》是行政法規,應當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即工傷職工可以獲得雙重賠償。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其他法律和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而《工傷保險條例》沒有規定的,也應當認定為工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冤假錯案取保候審可以申請國家賠償嗎
2020-12-29老字號可以用作商標嗎
2020-12-02侵犯著作權的行為的認定
2021-03-08婚前債務協議怎么寫
2021-02-05交通事故從起訴到發傳票是多少天?
2021-03-19商鋪使用權有哪些作用
2021-01-28雇傭關系下的猝死賠償嗎
2020-12-14公司合并員工有賠償嗎
2021-02-21解除勞務合同和開除有什么區別
2020-11-24實習期結束才簽合同嗎
2021-02-09剛簽的勞務派遣合同改簽外包合同合法嗎
2021-03-08投保時注意事項及須知事項有哪些
2021-02-02養老概念股一覽有哪些
2021-01-23保險合同糾紛的產生是保險案件訴訟的前提
2020-11-21關于規范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證和標志管理的通知
2021-01-05非營業車輛進行營業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免責?
2021-03-24“過期”理賠訴訟如何判
2021-01-26他人毀壞財物后能否要求其和保險公司一起賠償
2021-03-01無責免賠條款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21預付土地出讓金該進的科目是什么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