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過勞死認定為工傷的困境有哪些
困境1:48小時之內死亡
按照目前我國認定工傷的依據《工傷保險條例》,“過勞死”必須是死在工作崗位上或者搶救48小時之內死亡的,才能認定為工傷。也就是說,一個人累倒在工作崗位上,只要沒死就不能算工傷,哪怕他要在病床上躺一輩子;即使死了,如果不是死在48小時之內,同樣不能認定為工傷。
這樣的規定直接導致日常實踐中出現了用人單位在勞動者突發疾病后,一個勁要求“全力搶救”,一旦超過48小時,用人單位便停止搶救;或者家屬為了能夠認定工傷,而必須放棄搶救使得勞動者在48小時之內死去。這種不合理且非人性化的規定,嚴重挫傷了勞動者的工作熱情、降低了勞動者對單位的忠誠度。
“目前的規定極其不合情理、甚至是殘酷的、殘忍的。法律需要回應社會的關注和人民的呼聲,‘過勞死’不屬于工傷是制度性的冷漠。”
困境2:工作地點死亡
我國工傷保險實行的是危險責任原則,在對工傷進行認定時需要具備三個基本要件,即: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地點)以及工作因素(或工作原因)。
事實上“過勞死”發生的現場通常超出勞動過程這個范圍。我國目前為止并沒有明文的法律法規規定職業災害的概念,例如,“過勞死”通常發生在勞動者的家中,很難說是工作時間,而死者家屬通常較難證明是在工作過程中或工作崗位上。此外,“過勞死”通常是因為勞累過度導致的心肌梗死或其他類型的猝死,死者家屬很難證明死者是因為工作過度勞累而造成的死亡結果。
如果僅從字面上理解《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大多數“過勞死”將無法被認定為工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法學學士學位,現執業于湖北省規模最大之一的北京盈科(武漢)律師事務所,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湖北省律師協會會員,法律援助中心律師。自從事法律工作以來,始終秉持“專業、專一、專情,為您的事而專”的執業理念,以深厚的法學功底為依托,以豐富的辦案經驗為拐杖,以當事人最大利益為導向,為當事人提供辦案最專業,服務最美好,最優質的法律服務。執業以來以專業化、品牌化、團隊化為發展方向,致力于致力于勞動、人損、建設工程領域的理論和實務研究,并辦理了大量的勞動爭議、人損、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件,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驗,為當事人提供了全方位專業法律支持,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以誠信、責任的品質提供專業、高效的服務,獲得了當事人的信賴和好評!
交通事故無法認定如何賠償
2021-03-26老年癡呆癥老人,可以設2個監護人嗎
2021-02-03交通事故怎么檢驗、鑒定
2021-02-06交通事故索賠訣竅:尋找最佳法院
2021-02-03配偶成為法定繼承人需滿足什么
2020-12-21學生死在學校,學校有沒有責任
2020-11-10集資房如何辦理可上市產權
2021-03-21勞動主體發生變更須補償員工嗎
2020-12-14用人單位末位淘汰解除勞動合同合不合法
2021-01-03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投保人如果體檢不合格保費會退回來嗎
2021-01-23保險合同如果要撤銷要怎么做
2020-11-17顯示公平的理賠協議應當撤銷
2020-12-08鞍山3級地震,地震是否屬于財產險理賠范疇
2020-12-26什么是保險法中近因原則
2020-12-20保險期限內不予以賠償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5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有哪些權利
2020-11-29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三條
2021-03-08土地承包年限新解讀內容是什么
2021-02-12農用土地轉讓流程是什么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