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順序:配偶、父母、子女。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繼承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補充內容:
一、法定繼承的歷史淵源
對于法定繼承制度在古代羅馬法中已有明文規定。由于當時的特定條件,繼承人范圍除婚姻、血緣關系外,法定繼承人還包括解放自由人的舊主人及其子女、降服人的主人。羅馬法還明確規定各種法定繼承人的不同繼承順序。在奴隸制社會和封建制社會,一些國家曾長期實行嫡長子繼承制。到了資本主義社會,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及其順序,有了更為明確的規定,成為各國繼承法的組成部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規范法定繼承原則的法律,于1985年4月10日在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審核通過通過,1985年4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十四號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于1985年10月1日起施行。
二、法定繼承的法律特征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規定,法定繼承是主要的繼承方式。法定繼承有以下特征:
第一,法定繼承是遺囑繼承的補充。法定繼承雖是常見的主要的繼承方式,但繼承開始后,應先適用遺囑繼承,只有在不適用遺囑繼承時才適用法定繼承。因而,從效力上說,遺囑繼承的效力優先于法定繼承,法定繼承是對遺囑繼承的補充。
第二,法定繼承是對遺囑繼承的限制。各國法律雖都承認遺囑繼承的優先效力,但也無不對遺囑繼承予以一定的限制。例如,許多國家的法律都規定了法定繼承人的特留份。《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規定,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因此,盡管遺囑繼承限制了法定繼承的適用范圍,但同時法定繼承也是對遺囑繼承的一定限制。
第三,法定繼承中的繼承人是法律基于繼承人于被繼承人間的親屬關系規定的,而不是由被繼承人指定的。從這點上說,法定繼承具有以身份關系為基礎的特點。
第四,法定繼承中法律關于繼承人、繼承的順序以及遺產的分配原則的規定是強行性的,任何人不得改變。
第五,法定繼承具有法定性,法定繼承與遺囑繼承、遺囑并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行醫的處罰是怎樣的
2020-12-24借條過期5年還有效嗎
2020-12-04購買公司股權是否承擔之前債務
2021-01-10包裝相似度多少算侵權
2020-12-08交通事故復核需要什么
2021-02-02與港澳臺同胞結婚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01離婚后能要回酒席錢嗎
2020-12-22小區改造造成個人財產損失怎么辦
2021-01-112020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22城管強制拆除違建程序是什么
2021-03-04學生在學校自殘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1-01-24購房時怎么處理面積的差異
2021-01-01見 證 書(處理公民財產事宜)
2021-02-23有病史員工可否簽免責合同
2020-11-15繳納五險是否等同于建立勞動關系
2021-01-05如何認定事實勞動關系?
2021-03-05國際鐵路聯運發生的貨損能直接起訴嗎
2021-01-19綜合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04精神病人縱火保險公司需要賠付嗎
2021-03-04在保險公司不干了,對以后有影響嗎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