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繼承的適用情形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遺產中的有關部分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1、被繼承人生前未與他人訂立遺贈扶養協議,或雖訂立遺贈扶養協議,但只處分了部分遺產,或協議已失去法律效力的。
2、被繼承人生前未立遺囑、遺贈,或雖立遺囑、遺贈,但只處分了部分遺產,或所立遺囑、遺贈無效或部分無效的。
3、遺囑繼承人或受遺贈人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
4、遺囑繼承人放棄遺囑繼承或受遺贈人放棄受領遺贈的。
5、遺囑繼承人喪失繼承權或受遺贈人喪失遺贈受領權的。
法定繼承人的范圍:
法定繼承人的范圍,是指按照法律規定哪些人可享有繼承權,可作為遺產的繼承人。我國繼承法確定的法定繼承人有:
1、配偶。
2、子女。《繼承法》第10條中明確規定:“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
3、父母。我國《繼承法》第10條3款規定:對子女遺產享有繼承權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
4、兄弟姐妹。
5、祖父母、外祖父母。
6、對公、婆或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喪偶兒媳和喪偶女婿。
兒媳和女婿是公婆和岳父母的姻親,彼此不發生法律上的撫養、贍養的權利和義務,一般情況下,亦不產生繼承權的問題。但為了鼓勵那些照顧、贍養公婆和岳父母的喪偶兒媳和喪偶女婿,我國繼承法明確規定:喪偶兒媳對公婆和喪偶女婿對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的繼承人。是否盡了主要贍養義務,應從贍養的時間、內容等方面認定,主要指長期提供生活上的經濟幫助或在勞務方面給予主要扶助。
法定繼承人的順序
法定繼承的順序,是指法定繼承人繼承遺產的先后次序。被繼承人死亡后,并非所有的法定繼承人都可以同時繼承遺產,而是要按照法律所規定的先后順序,依次繼承。
我國《繼承法》第10條把法定繼承人分為兩個順序加以規定:
第一順序繼承人:配偶、子女、父母。同時,婚姻法把對公、婆或岳父母盡了贍養義務的喪偶兒媳、女婿,也列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第二順序繼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只有在第一順序繼承人全部放棄或喪失繼承權時,或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時,第二順序繼承人才能繼承。對同一順序的繼承人,繼承遺產時,沒有先后順序之分,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可見,繼承開始時,第一順序繼承人的繼承權是現實的,第二順序繼承人的繼承權只是一種可能性,它要成為現實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騙保有追訴時效嗎
2021-01-28合同到期了剩余貨款怎么辦
2020-12-11征地安置補償標準
2021-02-08債的保全是指什么,債的擔保指什么
2021-01-05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的有選舉權嗎
2020-11-09公示催告流程的適用范圍
2021-02-16哪些財產不能作為遺產繼承
2021-01-05判決后如何申請執行步驟是怎樣的
2020-11-28案外人無法通過執行異議之訴救濟時可不可以提起另案訴訟
2020-11-16交通事故起訴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23抵押擔保合同
2021-02-18離職后公司扣工服折舊費違法嗎
2021-02-16超越代理權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3500米以上建筑允許修建嗎
2021-02-28中介買賣房屋風險怎么防范
2021-02-15勞務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29強制調崗可以不上班嗎
2021-01-28合同中怎樣的免責條款是無效的
2020-12-03投保人有哪些主要義務
2020-12-31最高法院出臺司法解釋規范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內容是什么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