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遺產繼承的方式分為如下四種:
(1)遺囑繼承,即被繼承人在生前訂立遺囑,指定繼承人繼承自己的遺產。
(2)遺贈,即被繼承人生前訂立遺囑,將遺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
(3)遺贈扶養協議,即被繼承人與扶養人訂立協議,由扶養人負擔被繼承人生養死葬的義務,被繼承人的全部或部分財產在其死后轉歸扶養人所有。該方式主要出現在老人無人贍養的情況下。
(4)法定繼承,即在上面三種情況都不存在的情況下,法律根據親屬關系的遠近確定的遺產分配順序。
如果同時出現2種以上的繼承情況,在這4種繼承方式中,遺贈扶養協議的效力最高,其次是遺囑繼承和遺贈,效力最低的是法定繼承。
相關知識:法定繼承的順序
法定繼承是依照法律的規定,由繼承人按繼承順序、繼承份額進行繼承。
《繼承法》規定的法定繼承人是: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順序是指上述繼承人繼承遺產的先后順序?!独^承法》將繼承人分成兩個繼承順序: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先由第一順序的繼承人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包括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及雖有第一順序繼承人但全部放棄或喪失繼承權的,才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繼承份額是指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時,份額一般均等。對于有特殊困難的人、未成年人、缺乏勞動能力又無生活來源的繼承人,應該予以照顧,適當多分配一些遺產。對于有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撫養義務的,在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少分,。繼承人經過協商一致,可以平均分配遺產,也可以不平均分配遺產,這一點在房產的繼承上尤為重要。
繼承人的繼承權可以因繼承人的下列行為而喪失:
1、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
2、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人的;
3、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
4、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房產的繼承和分割與其他財產不同,房產雖然可以分割但這種分割是有限的,如不能把一間房屋分成許多份。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由繼承人共同繼承,作為共有的房產。如一定要分割時,可以采用作價分割的方法。
對于土地遺產的繼承方式與其他遺產的繼承是一樣的,主要有四種繼承方式,即遺囑、遺贈、遺贈撫養協議以及法定繼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乘坐客車行李丟失可否向承運方索賠
2021-01-12醫療事故分級標準與傷殘等級賠償的關系是什么
2020-11-11公司怕跟員工打官司嗎
2021-02-12婚姻效力具有溯及力嗎
2021-01-20訴訟保全期限到了還能再次保全嗎
2020-12-102019個人合伙的法律規定
2020-12-17個人可以債務重組嗎
2021-02-19父母包辦婚姻合法嗎,包辦婚姻的法律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30放棄繼承權有啥法律后果
2021-03-16婚后男方出軌如何離婚
2020-12-20勞動法是如何規定變更工種的
2021-01-15車上人員險賠償范圍多大
2021-02-07人身意外險的內容
2020-12-17沒有按時交保費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18保險費率是否適用價格法
2021-02-22什么是單獨人壽保險?
2021-01-02怎樣取得土地承包經營辦證權利
2020-11-15耕地轉包合同書怎么寫
2021-03-21我國的土地流轉政策是怎么樣的
2020-12-26棚戶區改造是指危房、舊房改造,拆遷補償有什么不一樣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