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繼承的法律效力是如何的?
我國《繼承法》規定:
第五條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第5條被繼承人生前與他人訂有遺贈扶養協議,同時又立有遺囑的,繼承開始后,如果遺贈扶養協議與遺囑沒有抵觸,遺產分別按協議和遺囑處理;如果有抵觸,按協議處理,與協議抵觸的遺囑全部或部分無效。
法定繼承作為一種繼承方式,具有以下特征:
1、法定性。
法定繼承的繼承人范圍、繼承順序和繼承份額及遺產分配原則都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的,而不是由被繼承人決定的。
2、強行性。
法定繼承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的,屬于強行性的法律規范,具有普遍適用的強制性法律效力,任何個人和社會組織均無權改變或排除其適用。而遺囑繼承則聽任于被繼承人的個人意志,被繼承人得就繼承人的范圍、順序和份額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安排,除法律特別規定外,被繼承人有權任意處分自己的財產。
3、親屬身份性。
法定繼承是以特定的親屬身份為前提和基礎。親屬身份權是法定繼承的本源,法定繼承則是親屬身份權的派生。各國法律關于法定繼承人的范圍、順序、繼承份額的規定,都是根據婚姻關系、血緣關系和撫養關系。甚至有的英國學者認為:“無遺囑繼承規則來源于十分流行的家庭概念,并且它可以說是家庭法的附錄”。
從本質上講,法定繼承關系是具有身份性質的財產關系。我國現行繼承法規定的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和順序,依據的就是婚姻法對血親關系遠近的劃分,與被繼承人沒有血親關系和血緣關系較遠的親屬一般被排除在繼承人之外。而通過遺囑分配遺產與人身關系的聯系,就不是這樣密切。遺囑人可以將遺產給予與其沒有親屬關系的人,也可以給予國家或社會組織。
4、補充限制性。
法定繼承是遺囑繼承的補充。法定繼承雖作為重要的繼承方式,但只適用于無遺囑繼承或遺囑無效的情況下,所以,就其法律效力而言,遺囑繼承優先于法定繼承。同時,法定繼承又限制著遺囑繼承的適用范圍。依據我國繼承法,遺囑人只能在法定繼承人范圍內指定遺囑繼承人,并且應當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否則將導致該部分遺囑無效。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喪失繼承權或遺囑繼承人死亡的,不適用于遺囑繼承,而是依法復歸為法定繼承。
要是在法定繼承方面需要幫助的話,可以在線咨詢委托律霸網專業律師來幫助你,他們是專業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罰金怎么交
2020-11-30連帶與按份共同保證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2電梯發生安全事故應該找誰負責
2021-02-02執行排除妨害糾紛有哪些難點
2021-01-13交通事故責任劃分及賠償標準
2020-12-30什么情況下房屋能夠回購
2021-02-20什么是合同的可變更
2020-12-02被競業限制的對象如何界定
2021-01-12壽險種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1-01-03財產保險的概述與原則分別是什么
2021-02-10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的情況
2021-03-23學生意外保險理賠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21人壽保險理賠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6“閩連運9503”輪船載貨物保險糾紛案
2021-03-11車讓人放火了保險賠嗎
2021-01-11保監會保險代理人資格證還審理嗎
2021-01-23保險合同沒簽字想退保,怎么進行
2021-03-15保險條款解讀-家庭保險
2021-01-03承包林地需要注意些什么
2021-01-30國有土地出讓金可以分期支付嗎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