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法定繼承人是指依照法律規定,有權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被繼承人親屬。其范圍,根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包括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
所謂配偶是指被繼承人死亡時與其保持婚姻關系的人,即被繼承人的妻子或丈夫。
所謂子女是指與被繼承人有最近血緣關系的直系血親,根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母盡了主要撫養義務的,也屬于法定繼承人的范圍,與子女享有平等的繼承權。父母是子女的在血緣上最近的直系尊血親,對子女的遺產享有繼承權。但是子女被他人收養后,生父母與生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隨即解除,生父母和生子女之間,互相不再享有繼承權,父母的范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繼父母。與繼子女形成扶養教育關系的繼父母,對繼子女的遺產享有繼承權,同時對生子女的遺產也享有繼承權。
兄弟姐妹之間是血緣關系最近的旁系血親,其范圍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其中繼兄弟姐妹因扶養關系的存在而相互繼承遺產的,不影響兄弟姐妹繼承其親兄弟姐妹遺產的權利。
祖父母、外祖父母是指被繼承人的二親等的直系尊血親。在所有上述法定繼承人中,我國《婚姻法》又分別將其劃入不同的繼承順序,配偶、子女、父母是第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是第二順序的法定繼承人。
被繼承人有第一順序繼承人存在時,其遺產由第一順序的繼承人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的繼承人或第一順序的繼承人全部放棄或喪失繼承權時,第二順序的繼承人方能繼承被繼承人的遺產。
法定繼承實際發生的條件
法定繼承又稱為無遺囑繼承,是指由法律直接規定繼承人的范圍、繼承順序、遺產分配原則的一種繼承方式。法定繼承實際發生的條件主要有以下幾種:
1、被繼承人生前沒有立下遺囑;
2、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或受遺贈人放棄受遺贈;
3、遺囑繼承人喪失繼承權;
4、遺囑繼承人、受遺贈人先于遺囑繼承人死亡;
5、遺囑無效部分所涉及到的遺產;
6、遺囑未予處分的遺產。
還有疑問請來律霸網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訴訟起訴書怎么寫
2020-12-09怎么查第三方支付牌照
2020-11-17發明專利一般值多少錢
2020-12-31交通事故死亡的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12如何行使合同解除權
2021-02-22合同一方可以是兩個主體嗎
2021-01-20對身份不明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偵查羈押期限是多久,如何處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偵查羈押在實踐中的問題
2021-03-08離婚調解用出示證據嗎
2020-11-14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請贍養費
2021-01-22在合同中分工責任不履行怎么辦
2021-01-30祖父對未成年孫子恨鐵不成鋼,可以撤回贈與的房子嗎
2020-12-10工傷官司到最后也無法確立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1-31離職證明中注明無勞動糾紛是不是就不能要求補償金
2021-01-07勞動糾紛需要用到哪些法律
2021-01-19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及注意事項
2021-01-18交強險是什么,它與第三者責任保險的區別
2020-11-21保險代位追償權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3-21免賠額形式選擇有哪些
2021-03-11出讓土地合同變更受讓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16新農村建設搬遷是否是自愿為原則的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