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法定繼承人是指依照法律規定,有權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被繼承人親屬。其范圍,根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包括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
所謂配偶是指被繼承人死亡時與其保持婚姻關系的人,即被繼承人的妻子或丈夫。
所謂子女是指與被繼承人有最近血緣關系的直系血親,根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母盡了主要撫養義務的,也屬于法定繼承人的范圍,與子女享有平等的繼承權。父母是子女的在血緣上最近的直系尊血親,對子女的遺產享有繼承權。但是子女被他人收養后,生父母與生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隨即解除,生父母和生子女之間,互相不再享有繼承權,父母的范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繼父母。與繼子女形成扶養教育關系的繼父母,對繼子女的遺產享有繼承權,同時對生子女的遺產也享有繼承權。
兄弟姐妹之間是血緣關系最近的旁系血親,其范圍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其中繼兄弟姐妹因扶養關系的存在而相互繼承遺產的,不影響兄弟姐妹繼承其親兄弟姐妹遺產的權利。
祖父母、外祖父母是指被繼承人的二親等的直系尊血親。在所有上述法定繼承人中,我國《婚姻法》又分別將其劃入不同的繼承順序,配偶、子女、父母是第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是第二順序的法定繼承人。
被繼承人有第一順序繼承人存在時,其遺產由第一順序的繼承人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的繼承人或第一順序的繼承人全部放棄或喪失繼承權時,第二順序的繼承人方能繼承被繼承人的遺產。
法定繼承實際發生的條件
法定繼承又稱為無遺囑繼承,是指由法律直接規定繼承人的范圍、繼承順序、遺產分配原則的一種繼承方式。法定繼承實際發生的條件主要有以下幾種:
1、被繼承人生前沒有立下遺囑;
2、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或受遺贈人放棄受遺贈;
3、遺囑繼承人喪失繼承權;
4、遺囑繼承人、受遺贈人先于遺囑繼承人死亡;
5、遺囑無效部分所涉及到的遺產;
6、遺囑未予處分的遺產。
還有疑問請來律霸網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超過工傷認定期怎么辦
2020-12-24醫療訴訟時效起算點
2021-02-20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人員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1-23網貸逾期被仲裁怎么辦
2020-12-28公司合并有哪些限制
2021-03-07不可撤銷保證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5銀行貸款擔保的流程是什么,貸款保證擔保中的法律風險
2020-12-27拆遷支票丟失怎么辦
2021-01-07結婚彩禮的法律規定2019年是怎么樣的
2020-11-13交通局可以釣魚執法嗎
2020-11-07離婚自由的保障措施有什么
2020-12-07兒媳女婿有贍養義務嗎
2020-12-11交通事故證據有哪些
2021-01-04擔保合同期限有多久
2021-02-24房屋中介合同有何法律效力
2021-01-03公司不承認與員工有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2-03不滿半年被裁員要怎么補償
2020-12-14交強險賠償范圍及限額有什么變化
2020-11-24投資理財保險的適用人群
2020-12-05購買車險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