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二條規定“喪偶的兒媳和女婿對公、婆、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這里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的法定條件是“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何謂盡了主要贍養義務?
喪偶的兒媳和女婿對公、婆、岳父、岳母之間,只有姻親關系,并無血緣關系,如果兒媳或者女婿喪偶后,對公、婆、岳父、岳母提供了主要的經濟支持、精神撫慰,使其安渡晚年,可視為盡了主要的贍養義務,可享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的權利;如果沒有盡主要義務,但仍盡了一般義務,則不成為法定繼承人,但應按《繼承法》第十四條的規定“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他們適當的遺產。”
如果喪偶的兒媳、女婿沒有履行贍養義務,不但不能成為法定的繼承人,可能連遺產也只能少分甚至于不分。
喪偶的兒媳或女婿不能成為法定的繼承人,但并不影響其子女的代位繼承權的發生。
喪偶兒媳是否享有繼承權
案例:
被繼承人李某愛人早逝,其有三子,長子李大,次子李-耳,三子李-山。長子李大于2004年先被繼承人亡故,其媳張某自丈夫去世后,便與李-耳、李-山一起承擔了贍養被繼承人的義務。但被繼承人李某生前有收入和自理能力,較少向兒子及兒媳提出經濟或勞務上的要求,兒媳張某也如小叔子李-耳、李-山一樣平常不斷前往被繼承人的住處探望老人。只是在被繼承人李某臨去世前三、四個月,李某因病住院累及子媳,直至亡故。兒媳張某不僅在老人生病療養期間與李-耳、李-山輪替伺候,還承擔了老人三分之一的喪葬費。后在處理老人的遺物時發現有三萬元現金,但李-耳、李-山持有該三萬元后不同意分配給張某,形成糾紛,張某遂訴至法院,要求按第一順序繼承人的身份繼承遺產。
評析:
第一,關于法定繼承的法律性質。法定繼承是對已經亡故的被繼承人意愿的一種法律推定,而繼承權的享有則是基于同被繼承人的血緣或身份關系。一般來說,一個家庭中,無論是感情交流,經濟聯系,抑或是從法定的權利義務來看,夫妻關系最密切,子女、父母次之,再次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所以也就存在法定的第一順序繼承人第二順序繼承人之別。因此,當被繼承人死亡時,盡管他們沒有做出如何處分財產的意思表示,但從他們的親屬關系和生前的思想感情出發,推定由他們最親近的人繼承。這符合人們生活的一般情理,也符合死者的意愿,更符合我國的法律制度。作為兒媳,其與公婆在法律上幾無權利義務可言,更何況是喪偶兒媳,其與公婆僅有的姻親法律關系也隨其丈夫的亡故而消滅。故,喪偶兒媳要做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對被繼承人而言,要做到“視同己出”,這不是短期贍養行為所能達到的。
第二,量變與質變的比較。喪偶兒媳要質變為第一順序繼承人,離不開贍養行為的量變。而在量變的過程中,被繼承人無義務為喪偶兒媳創造讓其盡孝道從而獲得繼承權的機會。也即讓被繼承人在有收入又有自理能力,且有其他子女贍養的情況下,放棄這些優越的條件去接受本無繼承權人的贍養,這與長情相桲,也與現實不符。所以,我國司法解釋法定了喪偶兒媳、女婿取得繼承權應得到的“量”,即為老人提供了主要的經濟來源或勞務。而關于精神慰藉則無法從客觀上予以考量的。所以,司法解釋關于喪偶兒媳、女婿取得繼承權的規定仍具有其合理性。這種中國特色的繼承制度對于構建和諧社會仍具有積極意義,并不因社會的發展而滯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繼承人債務如何確定
2020-12-24股權轉讓必須其他股東同意嗎
2021-02-05企業經營異常怎么消除需要多久
2021-02-09交通事故鑒定未出能否進行民事賠償
2021-02-07法定贍養費的給付內容
2021-03-13效力待定合同中相對人有催告權嗎
2021-02-12工亡賠償金能否被強制執行
2020-12-19法院能否主動引用同時履行抗辯權
2021-01-07借調工作后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1-19以房養老和養兒防老哪個更告譜
2020-11-26哪些情況產品質量責任險不負保險責任
2020-12-01飛機延誤怎么辦
2021-01-06保險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1-02-05代簽名人身保險保單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2-14從一起賠案看保險公估的幾個法律問題
2021-03-16事故索賠需準備哪些證件?
2021-01-03獲得車險理賠的方法
2021-01-27簽訂集體土地承包合同有哪些法定程序
2021-02-25內部承包合同具備哪些效力
2021-01-31東莞某經濟合作社與東莞某實業公司土地轉讓合同糾紛案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