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
針對李某放棄繼承權的行為,合議庭有兩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繼承權的取得是基于特定的身份關系,單方面拒絕財產權益的增加,是人格自由權的體現。本案李某放棄行為并不違背私法自治原則,因此,該放棄行為有效。
第二種意見認為,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法律行為,侵害了債權人的合法權益,應確認該行為無效。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理由是:
我國民法通則第四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在大陸法系常被稱為債法中的最高指導原則,是一項重要的民法的基本原則。民法通則第七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守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破壞國家經濟計劃,擾亂社會經濟秩序”,該規定實質上是禁止權利濫用原則,即任何權利的行使不能損害他人的正當、合法權益,否則便是濫用權利。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意見》第四十六條規定:“繼承人因放棄繼承權,致使不能履行法定義務的,放棄繼承權的行為無效”。繼承人放棄繼承本身并不違反法律規定,但如果侵害或危及他人合法權益時應當予以限制。且我國憲法第五十一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本案中,李某在無力償還張某借款時享有繼承權而放棄繼承,主觀上具有惡意,有違誠實信用原則,其放棄繼承權侵害了張某對其享有的債權,且李某享有繼承權財產價值顯然遠遠高于該負的5萬元債務,如李某放棄繼承權的行為有效,使其不能償付債務,違背了立法目的,不利于保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發三天后還可以傷情鑒定嗎
2020-11-27不屬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行使的職權的是
2021-01-09專利工作部門可以參與推薦專利產品活動嗎
2021-03-12婚內協議離婚時為何不生效
2021-01-25新娘婚禮悔婚彩禮怎么辦
2020-12-30什么是指定委托收款
2021-01-02幫別人擔保買房需要承擔什么責任呢
2020-11-19入職體檢屬不屬于個人隱私
2020-12-28工作2年沒簽訂勞動合同,被辭退怎樣賠償
2020-12-17解除競業限制是勞動仲裁嗎
2020-11-18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08用人單位如何應對職場性騷擾
2021-01-13公司降職降薪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3簽勞務外包合同是勞務派遣工嗎
2020-12-29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1-01-03別人掛我公司現在欠農民工工資不給怎么辦
2021-02-10綜合意外險是否包括駕乘私家車
2020-12-24保險理賠需帶哪些材料
2021-01-07怎么走出車險理賠誤區
2020-11-22保險公司保證金退還時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