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某和李某系夫妻,兩人分別于1950年、1973年死亡,留有夫妻共有財產房產壹套。該房產因舊城改造被拆遷,現安置于某花園6幢408(建筑面積65.6平方米)和6幢508(建筑面積77.88平方米)兩處。林某和李某生前未與他人訂立遺贈撫養協議,也未立遺囑對上述房產作出任何處分。林某和李某生前有兩個兒子,即林某松、林某樹。現林某和李某無其他繼承人,林某松和林某樹為該兩處房產如何分割發生爭執。林某松認為作為大哥,父母生前他盡的義務較多,兩處房產面積不等,因此,他應該得到面積較大的那套房子;林某樹認為,兩處房產他都有權繼承,如果要辦理房產證,兩套房子都應該把他的名字登記上。
林某于1950年死亡,林某和李某的夫妻共同財產就應該作出分割,即當時作為夫妻共同所有的房產先分出林某的個人部分,然后由李某及兩個兒子分別繼承。但本案當事人始終沒有對該房產作出任何處置,所以當李某于1973年死亡時,夫妻共同所有的房產成為共同遺產,應該由法定繼承人即林某松和林某樹共同繼承。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規定以及法理原則,共同繼承的遺產繼承人可以共同繼承,也可以協商約定繼承的份額,如果份額協商不成,一般按繼承人數進行均分。
因此,林某松以多盡義務為由要求多分遺產的主張不能得到法律的支持。如果雙方對于份額協商不成則按共同繼承處理。林某松和林某樹則必須先到公證處辦理《繼承權公證書》,公證該兩處房產由林某松、林某樹共同繼承,辦理共有產權(已安置的某花園6幢408為林某松、林某樹共同所有,6幢508為林某松、林某樹共同所有)。如果雙方能達成協議,對兩處房產的份額及歸屬作出處理,則林某松和林某樹必須先到公證處辦理《繼承權公證書》,公證該兩處房產由林某松、林某樹共同繼承。最后簽訂《房屋分析協議書》,可辦理個人產權(即兩處房產根據林某松和林某樹的約定分別登記為個人所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買賣合同,買賣合同有哪些特征
2020-11-14滯納金是否屬于行政強制措施
2021-02-25農村房屋拆遷該怎么補償
2021-01-26合同到期不履行要打官司多長時間有效
2021-02-13固定資產屬于可變現資產嗎
2020-12-01攝影拍建筑發布算侵權嗎
2021-01-25土地租賃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6澳門居民在內地結婚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06農民工工傷賠償糾紛
2021-02-27存單質押貸款辦理手續和具體流程
2020-12-23不良記錄具體包括什么
2020-12-21要約修改后原來的條款還有效嗎
2021-01-08陜西西安競業限制補償金標準
2020-12-06競業限制勞動者怎么可以解除
2021-02-24人壽保險受益人怎樣指定
2020-11-24指定人壽保險受益人需要注意哪幾點
2021-01-15保險公司拖車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24逆行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3-14固定資產的財產保險價值可以為賬面余額嗎
2021-01-28被保險人死因不明時保險公司的責任該如何承擔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