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遺產分割的原則
一、國內現行繼承法關于遺產分割采用有限繼承的原則。
植根于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遺產繼承關系,不僅濃縮著家庭或親屬之身份關系、財產關系的歷史與現狀,而且折射出宏觀經濟體制的運行態勢,并反映人們的時代性財產觀念和權利意識。我國現行繼承法運作十多年來,經濟體制的縱深改革、國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家庭結構和職能及親屬模式的演變、公民財產權利意識的明顯增強都無不對遺產繼承產生深層次的影響,使遺產的靜態質、量多元化,動態歸屬復雜化。我國現行繼承法采用有限責任繼承原則(即通常人們所說的限定繼承原則)。有限責任繼承是保護繼承人利益的制度,其核心是限制繼承人對被繼承人債務的清償責任,即繼承人只須在繼承遺產的限度以內為被繼承人清償債務,而不以自己的固有財產對被繼承人的債務負責。這一原則符合現代社會家庭成員人格獨立、責任自負的觀念,無疑是正確的。
我國法律所確立的遺產分割原則,既尊重了繼承制度的一般要求和當今世界各國立法的通例,又體現了社會主義中國繼承制度的鮮明特點。綜其要點,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1.在遺產的分割順序上,實行遺囑繼
我國《繼承法》第5條規定:“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這就是說,在分割遺產時,首先應按照被繼承人所立遺囑中的拉指辦理,無遺囑時才按照法定繼承的規定分割。雖然被繼承人立有遺囑,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遺產中的有關部分按照法定繼承辦理:(1)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或者受遺贈人放棄受贈的;(2)遺囑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3)遺囑繼承人、受遺贈人先于遺囑人死亡的;(4)遺囑無效部分所涉及的遺產;(5)遺囑未處分的遺產。
2.在遺產分割的基本精神上,體現互助團結、權利義務相一致和對未成年人或生活困難的繼承人給予照顧的原則。
就遺囑繼承而言,法律除對繼承喪失作了明確規定外,強調遺產應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就法定繼承而言,法律要求繼承人本著互助互諒、和睦團結的精神分割遺產,并規定同一順序法定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均等,但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應予以照顧;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撫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可以多分;而有撫養義務和撫養條件卻不盡撫養義務的繼承人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3.在遺產的處理上,貫徹充分發揮遺產實際效用原則。
我國《繼承法》第29條第一款規定:“遺產分割應當有利于生產和生活需要,不損害遺產的效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8條指出:“人民法院在分割中的房屋、生產門資料和特定職業所需要的遺產時,應依據有利于發揮其使用效益和繼承人的實際需要,兼顧各繼承人的利益進行處理。”由于近些年來我國公民個人擁有的生產資料日益增多,在企業中的投資比例逐漸加大,遺產分割往往既直接關系到繼承人的實際利益也會奪某些企業的經營活動產生影響,這就要求繼承人努協調遺產的處理與生經營需要之間的關系,以有利于穩定經濟秩序,捉進生產發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自由原則與婚姻自主權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23對管轄異議二審裁定不服怎么辦
2020-12-01怎么舉報強制拆遷
2021-02-12室內噪聲檢測標準有哪些
2021-02-19夫妻共同財產包含哪些內容,如何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1-01-01業主委員會的概念以及職責是什么
2021-03-20員工對集資房享有什么權利
2021-02-21公司倒閉員工按入職時間怎么賠償
2021-01-18被公司惡意辭退的情況下,員工能要求賠償嗎?能賠多少?
2021-01-03新員工調崗管理流程怎么進行
2021-03-22單位調崗調職調薪勞動者要如何應對
2021-01-18什么是勞動爭議調解期限?怎樣確定勞動爭議的調解期限
2021-01-25抵押房的保險和購買人壽保險
2021-03-11海上運輸保險概述
2021-02-04被保險人家屬在不在保險所指“第三者”范疇內呢
2020-11-20保險合同變更條款及事項的變更是如何的
2021-02-28如何確定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如實告知義務
2020-11-07委托訴訟代理權如何取得
2021-03-15出讓土地能分割收回嗎
2021-01-31村干部侵吞征地拆遷補償款能否以貪污罪定罪處罰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