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繼承權的放棄是什么?
繼承權的放棄是指繼承人于繼承開始后所做出的放棄其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的意思表示。
二、放棄繼承權需要注意的問題有:
我國繼承法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做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在確認繼承權可以放棄的同時,司法實踐中還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放棄繼承的表示必須在繼承開始以后做出。因為于繼承開始前,繼承人并不享有可以處分的主觀權利,僅享有客觀權利,而客觀權利僅是一種資格,是不得拋棄的。
2、放棄繼承的表示應當在遺產分割前做出。因為遺產分割之后,遺產已轉化為繼承人的個人財產,這時,繼承人即使放棄所得遺產,放棄的也已經不是繼承權,而是個人財產的所有權。
3、繼承人放棄繼承權是一種單方的法律行為,無需征求任何人的同意或認可,均有放棄繼承權的自由。但是,如果繼承人放棄繼承權會損害第三人利益的,則繼承人不得放棄繼承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中明確規定,繼承人因放棄繼承權,致其不能履行法定義務的,放棄繼承權的行為無效。
4、繼承權的放棄是否可以附保留條件,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爭議點集中在以下兩個問題上:
(1)繼承人可否部分放棄繼承權?我國現行繼承法對此未做明確規定。一般認為,繼承權具有不可分性,只能全部接受或者全部放棄,而不能附加任何條件,不允許部分接受或部分放棄繼承。如果允許繼承人部分放棄繼承權,就會導致繼承人只繼承權利,而不承受義務。如果繼承人只想得到部分遺產權利,而將應得的其他遺產權利讓與其他繼承人,則其完全可以在接受繼承后對其所得的遺產為讓與或在遺產分割時放棄。
(2)繼承人可否將其所放棄繼承的遺產讓給他人?我國繼承法并未區分不接受繼承和放棄繼承。我國繼承法上規定的放棄繼承就是不接受繼承。繼承人放棄繼承權也就是不參加繼承法律關系,不能取得遺產,當然也就不能將其所得的遺產讓給他人。至于繼承人表示自己不接受遺產,而將遺產讓給他人,這并不是放棄繼承權的意思表示,而是放棄遺產的意思表示,是對其參與繼承后所得遺產的處分,而不是對繼承權的處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用手機拍別人算侵權嗎
2020-12-13哪些人不能錄用為公務員
2021-02-21涉外離婚訴訟管轄權怎么確定
2020-11-20在何種情況下合伙人可以要求分割合伙企業財產
2020-12-02二審期間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9湖北最新勞動合同范本
2020-12-31農村信用社擔保合同擔保期是多久
2021-03-23土地在抵押狀態可以過戶嗎
2020-11-25網購電腦賬戶激活了還能退嗎
2021-02-28免責條款怎么履行告知義務
2021-03-26房屋債權糾紛查封無法過戶怎么辦
2021-01-22集資房是什么意思
2020-12-13外資房地產開發的基本程序
2021-03-10航班取消怎么賠償
2021-03-13保險免責條款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2財產保險理賠時受三個限額限制
2021-02-16人身保險合同如何簽訂
2020-12-16人身保險不是一買就保 一起保險理賠案的教訓
2021-01-01保險單能否辦理抵押貸款
2020-11-20無證駕車撞傷行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