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客觀意義上的繼承權。它是指繼承開始前,公民依照法律的規定或者遺囑的指定而接受被繼承人遺產的資格,即繼承人所具有的繼承遺產的權利能力。
(2)主觀意義上的繼承權。它是指當法定的條件具備時,繼承人對被繼承人留下的遺產已經擁有的事實上的財產權利,即已經屬于繼承人并給他帶來實際財產利益的繼承權。這種繼承權同繼承人的主觀意志相聯系,不僅可以接受、行使、而且還可以放棄,是具有現實性、財產權的繼承權。繼承權的實現以被繼承人死亡或宣告死亡時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三條明確規定,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繼承權必需具備
(1)必需是公民死亡時留下的財產。
(2)必需是公民個人所有的合法財產。
繼承權主體:
1.法定繼承人。即指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法》第10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順序繼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或第一順序繼承人放棄繼承繼承權的,才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2.遺囑指定的繼承人。根據《繼承法》第16條的規定,公民可以立遺囑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數人繼承,也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繼承。
3.遺贈扶養協議指定的繼承人。《繼承法》第31條規定:“公民可以與扶養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扶養人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公民可以與集體所有制組織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集體所有制組織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
此外,根據《繼承法》第28條規定,“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胎兒出生時是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在遺產繼承糾紛中,首先要確定的便是繼承權主體,也即哪些人具有遺產繼承資格。而遺產繼承資格的確定,在沒有遺囑的情況下,應依法定遺囑的方式來分割遺產。而依法定繼承相關親屬關系的確定,則是依據《婚姻法》所規定的親屬關系間權利義務來明確是否具有繼承資格的。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2020-12-28開庭審理之后還能提交新證據嗎
2021-03-15仲裁委員會的待遇如何
2021-02-01贍養協議和經濟協議能合起來寫嗎
2021-03-20股東直接訴訟的被告
2021-02-05監護人無法履行責任的條件怎么認定
2021-01-14法律規定離婚證據與婚外情證據有哪些
2021-03-0750多歲的父母要贍養嗎
2021-03-04車被保全有時間限制嗎
2021-01-20接管期限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0-12-16裝修合同工期延誤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1和房產中介打交道要注意什么
2021-02-26什么是房產調查
2020-11-29試用期離職主管不同意怎么辦
2020-12-05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的補償是多少
2020-12-25投保后可以享有的服務有哪些
2020-12-23保險: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包括哪些內容2020最新
2021-02-06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概述
2021-01-03保險合同常識
2021-02-06什么是健康保險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