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在本質上是股東對公司及其事務的控制權或者支配權,是股東基于出資而享有的法律地位和權利的總稱。具體包括收益權、表決權、知情權以及其他權利。
1、股權轉讓形式: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轉讓出資的方式有兩種:一是股東將股權轉讓給其它現有的股東,即公司內部的股權轉讓;二是股東將其股權轉讓給現有股東以外的其它投資者,即公司外部的股權轉讓。這兩種形式在條件和程序上存在一定差異。
(1)內部轉股:出資股東之間依法相互轉讓其出資額,屬于股東之間的內部行為,可依據公司法的有關規定,變更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及出資證明書等即可發生法律效力。一旦股東之間發生權益之爭,可以以此作為準據。
(2)向第三人轉股:股東向股東以外的第三人轉讓出資時,屬于對公司外部的轉讓行為,除依上述規定變更公司章程、股東名冊以及相關文件外,還須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變更登記。
對于向第三人轉股,公司法的規定相對比較明確,在第七十一條第二款規定:“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出資時,必須經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不同意轉讓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出資,如果不購買該轉讓的出資,視為同意”。該項規定的立法出發點是:一方面要保證股權轉讓方相對自由的轉讓其出資,另一方面考慮有限公司資合和人合的混合性,盡可能維護公司股東間的信任基礎。根據公司法的這一規定和公司第三十八條的規定,外部股權轉讓必須符合兩個實體要件: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和股東會作出決議。這是關于公司外部轉讓出資的基本原則。這一原則包含了以下特殊內容:第一,以人數主義作為投票權的計算基礎。我國公司制度比較重視有限公司的人合因素,故采用了人數決定,而不是按照股東所持出資比例為計算標準。第二,以全體股東作為計算的基本人數,而不是除轉讓方以外股東的過半數。
2、股權轉讓實務操作方式:
股權轉讓的實施,實踐中可依兩種方式進行,一是先履行上述程序性和實體性要件后,與確定的受讓人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使受讓人成為公司的股東,這種方式雙方均無太大風險,但在未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之前,應簽訂股權轉讓草案,對股權轉讓相關事宜進行約定,并約定違約責任即締約過失責任的承擔;另一種方式轉讓人與受讓人先行簽訂股權轉讓協議,而后由轉讓人在公司中履行程序及實體條件,但這種方式存在不能實現股權轉讓的目的,以受讓人來說風險是很大的,一般來說,受讓人要先支付部分轉讓款,如股權轉讓不能實現,受讓人就要承擔追回該筆款項存在的風險,包括訴訟、執行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當面咨詢律師的費用是多少
2020-12-10臨時工勞動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3-10被定義為非法集資的p2p具備哪些特征
2021-02-09包辦婚姻效力有哪些方面
2021-01-10房產證抵押貸款夫妻一方簽字能貸出來嗎
2021-01-20離婚冷靜期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21如何辦理執行案款提存手續
2021-01-11競業限制解除后是否要遵守保密協議
2021-03-21產假結束可以辭退嗎
2021-03-03勞動糾紛是否堅持屬地管理
2021-02-21原告潘某 邵某訴被告某保險分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18企業財產保險保費率是多少
2020-12-23投保人在投保時應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1-15車輛發生了保險事故因該怎么辦?
2021-01-31土地承包合同樣本
2020-12-09荒山種植承包合同
2021-01-22土地轉讓合同書一
2021-03-12土地流轉和土地托管的概念是什么,農民不愿意土地托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2021-02-17棚戶區改造是指危房、舊房改造,拆遷補償有什么不一樣
2020-11-19公房拆遷款能算作遺產嗎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