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順序繼承人先后順序
法定繼承的順序,是指法定繼承人繼承遺產的先后次序。被繼承人死亡后,并非所有的法定繼承人都可以同時繼承遺產,而是要按照法律所規定的先后順序,依次繼承。
我國《繼承法》第10條把法定繼承人分為兩個順序加以規定:
第一順序繼承人:配偶、子女、父母。同時,婚姻法把對公、婆或岳父母盡了贍養義務的喪偶兒媳、女婿,也列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第二順序繼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只有在第一順序繼承人全部放棄或喪失繼承權時,或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時,第二順序繼承人才能繼承。對同一順序的繼承人,繼承遺產時,沒有先后順序之分,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可見,繼承開始時,第一順序繼承人的繼承權是現實的,第二順序繼承人的繼承權只是一種可能性,它要成為現實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
二、繼承人是什么意思
繼承人是指依法繼承財產的人,分為法定繼承人和遺囑繼承人。
法定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遺囑繼承是指按照立遺囑人生前所留下的符合法律規定的合法遺囑的內容要求,確定被繼承人的繼承人及各繼承人應繼承遺產的份額。
三、第一順序繼承人如何分割遺產
依據我國《繼承法》規定,被繼承人死亡后繼承開始。被繼承人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被繼承人沒有遺囑的按照法定繼承。法定繼承第一順序繼承人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法定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但是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繼承人也可以放棄繼承權。
我們要根據繼承法的相關規定來合法繼承,不能侵犯他人的權利。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分辨交通違法短信的真假
2021-02-21具備哪些條件才能得到孩子扶養權
2020-11-17軍婚政審要查女方什么
2021-01-30土地轉讓和劃撥的區別有哪些
2020-12-29公司名稱變更合同是否依然有效
2021-03-09去勞動仲裁需要律師嗎
2021-02-24代位繼承和轉繼承的差別有哪些
2021-01-02競業限制領域如何界定
2021-01-10勞務分包合同應蓋什么印章
2021-01-07試用期時間有啥規定
2021-03-11勞動糾紛處理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04車險續保押金是不是必須繳納
2021-03-19保險合同中條款約定不明應如何理解
2020-12-21保險合同生效的要件是什么
2020-12-12一般保險公司多長時間可以賠付
2020-12-07保險報警但是未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0-11-12需要做保險代理人經營有什么要求
2021-03-25公路建設承包合同的當事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1-03-05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意思
2021-01-14土地承包的經營權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