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繼承制度分為兩部分,一是身份繼承,二是財產繼承,就其實質而言,前者是政治利益和榮譽的轉移,后者是經濟權利的轉移,就轉移的方式看,前者不可以分割,后者則可以分割。唐代的身份繼承包括宗祧繼承、爵位繼承,是相當重要的一個部分,時人十分看重;唐代的財產繼承可分為兩類:一是法定繼承,二是遺囑繼承,在繼承的過程中也會有若干糾紛的發生。
唐代立法達到了封建社會法典編纂的最高峰,《唐-律疏議》中有關家庭法律制度的規定十分完備,為我們今天研究唐代繼承法律制度提供了較豐富的材料。唐代既是中國封建王朝中發展最鼎盛的朝代之一,更是溝通萬邦、與世界交流最緊密的封建王朝,家庭是社會最小的細胞,家庭秩序的好壞直接影響社會的穩定與進步。研究它的家庭財產和繼承法律制度,對于研究整個家庭法律制度的變革發展規律有極大意義,就是對我們今天的繼承法律制度修改、完善亦有借鑒意義。《呂氏春秋》有云:“故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與我同耳。有道之士,貴以近知遠,以今知古,以所見知所不見。”以所見知所不見,利用唐代史書、判例,以及傳記等相關資料,還原唐代社會繼承法律制度原型,反溯歷史的真相,明確繼承法律制度這一個社會基礎性關系的發展軌跡,無疑對于把握唐代封建禮制發展和封建民事法律發展具有雙重的巨大意義。但是,由于受傳統的“重刑輕民”思想影響,國內學術界對于古代家庭繼承制度的研究仍不夠,還有進一步研究的必要,基于此,本文試圖對唐代繼承制度作深入的探討,以期為達到理論研究方面的進一步完備盡微薄之力。
一、唐代家庭財產制度
唐代家庭財產制度,名義上是財產共有制度,一切財產歸全體家庭成員所有,即所謂“同財共居”;但實際上,家庭成員對財產的支配權是不平等的,只有家長才握有對家庭一切財產的絕對支配權。唐-律規定:“凡是同居之內,必有尊長。尊長既在,子孫無所自專。若卑-幼不由尊長,私輒用當家財物者,十匹笞十,十匹加一等,罪止杖一百。”“諸家長在,而子孫弟侄等不得輒以奴婢、六畜、田宅及余財物私自質舉,及賣田宅。其有質舉賣者,皆得本司文牒,然后聽之。若不相本問,違而輒與及買者,物即還主,錢沒不追。”即家長在時,法律不允許子孫私自處理家產,并視子孫私自典賣家產之行為為無效行為。法律還規定:“卑-幼不告家長,私舉公私錢物等”,須“尊者同署文契”,違者,錢主及保人并“先決二十,其本利仍令均攤填納”。另外,在唐代,家長在而子孫別立戶籍,分割家產,則比私自處置家產罪名更重,法律上屬“不孝”之罪,犯者要處以三年徒刑。除此之外,唐朝統治者還利用宗教維護家長的財產支配權,如唐代佛教典籍里編造了許多子女擅用家財,死后遭報應的故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事爭議處理決定適用于什么人事爭議
2021-02-15近似商標駁回復審能成功嗎
2021-01-27股權變更能否辦理土地抵押
2020-11-30合同法關于合同變更的解析
2021-02-11贈與合同訂立的原則
2020-12-28家庭暴力離婚賠償多少
2021-03-12贍養老人能占有老人房屋嗎
2021-01-03按揭的房產可以贈與未成年兒子嗎
2021-01-12如何區分雇傭關系和承攬關系?
2021-02-16認定勞動關系的存在可依據哪些憑證
2021-03-14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如何區分
2021-02-19從事勞務派遣是否需要資質
2020-11-13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和原則是什么
2021-02-20交通意外責任如何劃分
2020-12-18道路交通事故認定與保險合同條款解釋發生沖突應如何解決
2021-01-16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具體是指誰
2020-11-15交通事故中從車上摔下的是否屬于交強險中規定的第三者
2021-01-07重復保險理賠款并不會增多 超額投保得不償失
2020-12-09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嗎
2021-02-28保險公司的明確說明義務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