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行使優先購買權之前,出讓股東與第三人簽定的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
根據2005年《公司法》第72條之規定,股東向非股東第三人轉讓股權時,必須將其向第三人轉讓股權的初步意向通知其余股東,旨在征求其余股東的意見。假定股東乙反對股東甲的股權轉讓行為,并表示愿意行使優先認購權,但其他股東丙、丁、戊和己同意股東甲向第三人轉讓股權,反對乙行使優先認購權。在這種情形下,根據《公司法》第72條第2款之規定,既然其余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甲向第三人轉讓股權,股東甲即可與第三人簽訂股權轉讓合同。在該合同簽訂后,為了尊重其他股東(包括股東乙)的優先認購權,轉讓股東仍有義務將其與第三人簽訂的股權轉讓合同書面通知其余全體股東,以便其他股東捕捉商機,行使優先購買權。否則,包括股東乙在內的其余股東便失去了優先購買權。
筆者認為,股東甲向第三人轉讓股權的初步意向經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后,與第三人簽訂的股權轉讓合同應界定為附停止條件的合同。這里所說的“附停止條件”就是,如果包括股東乙在內的其余股東在該合同簽字之日起一定期間內(如30天)不按照該股權轉讓合同規定的價款和其他條件行使優先購買權,則股東甲與第三人簽訂的股權轉讓合同開始生效;倘若包括股東乙在內的其余股東在該合同簽字之日起一定期間內按照該股權轉讓合同規定的價款和其他條件行使優先購買權,則股東甲與第三人簽訂的合同即告消滅。
從理論上看,也會發生這種可能:股東乙行使優先購買權時,第三人表示愿意支付更高的價款,承擔更多的買方義務;作為回應,股東乙也可能愿意支付更高的價款,承擔對價更高的買方義務;如此競爭又可能持續多輪,直至其中一方偃旗息鼓。股東甲從自私利益出發,有可能將其股權轉讓給出價較高的一方。因此,股東乙按照股權轉讓合同規定的價款和其他條件行使優先購買權的行為,可能表現為一錘定音的一次行為,也可能表現為歷經多次角逐的動態過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股東乙與第三人多輪角逐的動態過程,既能充分體現股東乙與第三人的意思自治,也符合股東甲的最大利益。當然,出讓股東甲也要不斷地履行對其余股東的通知義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委托理財合同如何適用法律
2020-12-31行政拘留能隱瞞單位嗎
2020-12-19申請法律援助申請作假有什么后果
2021-01-21企業怎么防止股權收購
2021-01-28哪些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1-03-17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1-01-01事實婚姻如何起訴離婚
2021-03-10民間借貸到期后訴訟時效多長時間
2021-02-28公司錄用童工怎么賠償
2020-11-08人死亡后婚姻關系如何解除
2020-11-26保護令案件的證明方法是什么
2021-02-03公司建立了工會可以解散嗎
2021-01-04挪用公款多少可以立案
2021-02-01臨時停車多久算違章
2021-01-18哪些情況可向勞動機構投訴
2020-12-25實習期工資怎么算
2020-11-15交通事故之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包工頭在工地傷亡怎么賠償
2020-12-0270歲老人被打失去勞動力怎么賠嘗
2021-03-02什么是人身保險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