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資瑕疵的股東將其股權轉讓給其他民商事主體后,其瑕疵出資相關民事責任的承擔問題,通常是引發瑕疵股權轉讓糾紛的重要原因,也是此類糾紛案件審理的重點和難點。對此,公司立法和司法解釋均未作明確規定,學界和實務界亦未形成共識。
一、主要觀點述評
圍繞瑕疵股權轉讓后瑕疵出資相關責任的承擔問題,主要存在四種觀點,筆者逐一評述。
1.出讓股東完全承擔責任說。該說認為,根據民法上責任自負的原則,出讓股東盡管在轉讓股權后不是公司股東,但公司設立時的投資義務是法定義務,不因股權轉讓而免除,故出讓股東應完全承擔瑕疵出資責任,出讓股東是否對受讓人構成欺詐,在所不問。該說揭示了出讓股東對出資瑕疵問題是有過錯的,但其闡述的歸責原則違反了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對瑕疵股權受讓人的真意及行為缺乏必要的關注,并可能導致否認公司股東名冊、章程以及工商登記材料的公示效力,不利于保護債權人的合法利益,其處理方案不夠全面。
2.受讓股東完全承擔責任說。該說認為,受讓人受讓股權后即替代出讓股東成為目標公司的股東,受讓人應完全承擔瑕疵出資責任,其是否受到欺詐,在所不問。該說雖注意到受讓股東也可能是瑕疵出資責任的承擔主體,但其完全忽視出讓股東的過錯,并以轉讓前后作為標準來簡單劃分責任歸屬的做法,失之簡單和片面,且對保護相關利害關系人的合法利益缺乏足夠的考慮,故該處理方案仍不夠合理。
3.出讓股東和受讓股東承擔連帶清償責任說。該說認為,瑕疵股權轉讓合同有效,出讓股東和受讓人應在出資瑕疵的范圍內向相關利害關系人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如果受讓人受欺詐,受讓人在向債權人承擔清償責任后,有權向出讓股東追償,或者向法院提起合同撤銷或者變更之訴。該說體現出側重保護善意第三人合法利益和維護商事交易安全的理念,但因對受讓人過于苛求,而使各方當事人之間的利益保護有失衡之嫌,容易造成處理結果的實質不公。
4.根據受讓股東善意與否確定瑕疵出資責任的承擔主體說。該說認為,如果受讓人明知或應知股權存在瑕疵仍受讓,則受讓人應承擔瑕疵出資責任,不能承擔的部分,由出讓股東承擔補充賠償責任。至于出讓股東和受讓人之間是否發生追償,要視合同對股價以及其他內容的約定而定。若受讓人受欺詐,受讓人可提出合同撤銷、變更或者無效之訴。在債權人追索債權的訴訟中,如果債權人將所涉公司、出讓股東以及受讓人列為共同被告,而受讓人同時又提起合同撤銷之訴的,法院可作合并審理;如果債權人僅列所涉公司和受讓人為共同被告的,若受讓人請求撤銷該合同,應另行起訴,并先于該債權債務糾紛案件審理。一旦合同被判令無效,瑕疵出資責任應完全由出讓股東承擔。該說更具合理性,一方面其體現出出讓股東應就其出資瑕疵問題承擔責任的正確思路;另一方面其又強調尊重客觀事實,主張在查明受讓人真實意思的基礎上,對受讓人應否承擔以及如何承擔前述責任進行區別處理,體現出過錯與責任相當、交易公平和安全并重的現代商事理念。當然,對在受讓人明知或者應知股權存在瑕疵的場合下,該觀點就出讓股東和受讓人的責任承擔問題仍有作進一步闡述和細分的必要。
二、認定原則
正確認定瑕疵股權轉讓后瑕疵出資責任的承擔主體,首要前提是遵循科學的商事審判理念,注意妥善平衡商事交易安全、迅捷和公平之間的關系。具體而言,應注意遵循以下一些處理原則。
1.注意保護各類商事主體基于相關材料的公示效力所實施的合法的商事行為。反映到公司實踐中,公司股東名冊、章程乃至相關工商登記材料的公示效力不容忽視,司法要保護基于公示效力所實施的合法行為。
2.注意兼顧各類民商事主體的合法利益的平衡,避免顧此失彼。譬如,在有足夠證據證明受讓人系因出讓股東的欺詐而受讓瑕疵股權、且受讓人及時提起合同撤銷權之訴的情形下,法官若仍片面以保護公司債權人的合法利益為由,判令受讓人和出讓股東在出資瑕疵的范圍內對公司債務承擔清償責任,其裁判結論顯然有失公正。
3.合理把握過錯和責任相當、對價和責任相當的原則。應避免對瑕疵股權出讓股東的“原罪”和受讓人受讓瑕疵股權的無償性視而不見,而應透過股權轉讓行為的表象對民事責任作出正確認定。
三、審理思路
當前實踐中,最具代表性的瑕疵股權轉讓糾紛是所涉公司的債權人要求公司以及瑕疵股權的出讓股東或者受讓人承擔債務清償責任所引發的訴訟(若債權人僅列公司和瑕疵股權受讓人為被告的,法院應依職權追加瑕疵股權的出讓股東為共同被告,其目的是節約司法成本,實現案結事了)。因此,我們以此為分析樣本,針對實踐中已經出現以及可能出現的具體涉訟情形,簡要闡述審理案件的基本思路。
1.在受讓人因受欺詐而有償受讓系爭瑕疵股權的情形下,如果瑕疵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尚未否定,善意受讓人原則上仍應和出讓股東一起在出資瑕疵的范圍內為目標公司的債務連帶承擔補充清償責任,受讓人承擔責任后,可向出讓股東行使追償權,同時,可在法定期間內提起撤銷瑕疵股權轉讓合同或者確認合同無效之訴。若該受讓人在被債權人訴至法院后,及時提起撤銷或無效之訴,且又符合合并審理條件的,法院應及時合并審理。否則,法院亦應依法優先對后者訴訟作出處理。如果處理結果是該瑕疵股權轉讓合同被判令無效,則受讓人應在前者訴訟中免責,而僅由出讓股東在其出資瑕疵的范圍內對債務承擔補充清償責任;如果處理結果是該瑕疵股權轉讓合同仍被判令有效的,則受讓人應和出讓股東一起在出資瑕疵的范圍內對債務連帶承擔補充清償責任。至于之后受讓人和出讓股東如何分擔責任,可由雙方協商解決;若因協商不成而訴至法院的,法院應根據當事人雙方的舉證情況,結合瑕疵股權轉讓合同的內容和轉讓細節作出公正處理。
2.在受讓人明知受讓的股權存在出資瑕疵而仍自愿有償(具體價格在所不問)受讓系爭瑕疵股權的情形下,應推定該受讓人明知其可能會因受讓系爭瑕疵股權而承受消極后果,但仍愿意承受該種消極后果。在此情形下,受讓人和出讓股東仍應在出資瑕疵的范圍內連帶承擔補充清償責任。至于之后受讓人和出讓股東如何分擔責任,則同樣可由雙方協商解決;如果因協商不成而訴至法院的,法院應根據當事人雙方的舉證情況,結合瑕疵股權轉讓合同的內容和轉讓細節作出公正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警察調查取證需要多久
2020-12-04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民事起訴狀(樣本)
2020-12-08贍養義務可以協議免除嗎
2021-01-02交通事故證據有哪些
2021-01-04車禍死亡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1-02-14擔保合同都是怎么擔保的
2020-11-17不知道借車人無證出事故承擔多大責任
2021-03-11未取得預售許可時簽訂的協議有效嗎
2020-12-13勞動確認無效判決能否恢復勞動關系
2021-02-03用房屋擔保借款,是否享有抵押權
2021-02-23在職勞動糾紛申訴期是多久
2020-11-25意外險和重大疾病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31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 由何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2020-12-22保險一半責任怎么賠付
2020-12-29銀行貸款禁止投向保險公司嗎
2020-12-25機動車保險的形式
2020-11-12保險利益的內容有什么
2021-02-15怎么確認土地承包合同內容法的
2021-02-11農村機動地承包合同范文
2021-03-05辦理土地轉讓辦法以及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