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在本質上是股東對公司及其事務的控制權或者支配權,是股東基于出資而享有的法律地位和權利的總稱。具體包括收益權、表決權、知情權以及其他權利。
1、股權轉讓形式: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轉讓出資的方式有兩種:一是股東將股權轉讓給其它現有的股東,即公司內部的股權轉讓;二是股東將其股權轉讓給現有股東以外的其它投資者,即公司外部的股權轉讓。這兩種形式在條件和程序上存在一定差異。
(1)內部轉股:出資股東之間依法相互轉讓其出資額,屬于股東之間的內部行為,可依據公司法的有關規定,變更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及出資證明書等即可發生法律效力。一旦股東之間發生權益之爭,可以以此作為準據。
(2)向第三人轉股:股東向股東以外的第三人轉讓出資時,屬于對公司外部的轉讓行為,除依上述規定變更公司章程、股東名冊以及相關文件外,還須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變更登記。
對于向第三人轉股,公司法的規定相對比較明確:
在新《公司法》第七十二條規定: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征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這是關于公司外部轉讓出資的基本原則。這一原則包含了以下特殊內容:第一,此處是以人數主義作為投票權的計算基礎。我國公司制度比較重視有限公司的人合因素,此處故采用了人數決定,而不是按照股東所持出資比例為計算標準。第二,以其它股東作為計算的基本人數,是除轉讓方以外股東的過半數。
2、股權轉讓實務操作方式:
股權轉讓的實施,實踐中可依兩種方式進行,一是先履行上述程序性和實體性要件后,與確定的受讓人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使受讓人成為公司的股東,這種方式雙方均無太大風險,但在未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之前,應簽訂股權轉讓草案,對股權轉讓相關事宜進行約定,并約定違約責任即締約過失責任的承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重組收購在哪里備案
2020-12-21如何取得商標專有權
2020-11-12解約定金解除合同的時間
2020-12-22收據原件丟失,復印件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3近親結婚可以領結婚證嗎
2021-01-29債務人在債權轉讓時的抗辯權的規定
2020-11-25中間人拿好處費違法嗎
2021-01-27買房注意購房合同的九個看點
2020-11-27人在外地怎么賣房
2021-01-31女職工產假時間如何保證,產假期間的工資如何保障
2020-12-11能否對離退休人員進行勞務派遣
2020-12-18勞務承攬與勞務外包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1買重疾險的相關解析
2021-02-16就一個財產是否可以投保多份保險
2021-01-17投保人身保險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14保險合同不能解除的條件
2020-11-16勞動保障部門管理失業保險工作的職責
2020-11-22公眾責任險的作用有哪些呢
2020-11-17保險欺詐全方位解析
2020-12-30土地承包經營權依據什么認定
2020-12-23